楊海亮
女兒把一本畫冊落在了車里,我回頭去取。鎖車的時候,我明明已經按了上鎖鍵,可車門還是一拉就開。又試,也是一樣;再試,還是一樣。我心里很是納悶,是車門出了狀況,還是鑰匙出了問題呢?
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傳達室的陳叔求助。陳叔說:“你把車鑰匙給我,你去關好門?!蔽野此囊馑甲隽?。只見陳叔走到離車幾米遠的地方后,讓我再試試打開車門。這次,車門被穩穩地鎖上了?!翱赡苁侵悄荑€匙的問題。”陳叔說,“鑰匙離車太近,車門會自動開鎖;鑰匙離車遠了,車門會自動鎖上?!?/p>
回家的路上,我感覺很無奈,沒考駕照,不了解車,連車門都鎖不上。其實,類似的無奈在我身上并不少見。比如,以前對著電腦時間長了,我便像《健康歌》里唱的那樣,“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后來,一個同事告訴我,“屁股扭扭還可以,脖子扭扭可不行”。原來,正確的動作是轉頭,不是搖頭,是水平前后轉,而不是繞圈隨意搖。退一步說,就算是“搖擺”,也不能“盡情”,不可“瘋狂”,醫生也是這么說的??墒?,我已經稀里糊涂地“搖擺”了幾十年,好在只是搖著“頭暈”,而沒有擺出“腦脹”。不然,可沒法向腦袋和頸椎交代。
我讀了很多書,見了許多事,可總感覺自己知道的東西還是極少極少。所謂的常識,就是普通知識,是應具備且能了解的日常生活知識。比如,向日葵是朝著太陽開花的,透明物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的,水果可以解酒,服藥不宜用茶水,雷雨天不能在樹下躲雨,等等。很多的常識只要知道便可,即“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如果非要弄清究竟,再去探本溯源、刨根問底也不遲。
我不由得想,既然世界是無限的,那么知識也是無限的。如果一個人說自己閱歷如何豐富、知識如何淵博,那一定是自欺欺人吧?知識中的常識,就算縮小了范圍,一個人又能知道多少呢?于我,不追趕時髦,不喜歡交際,基本上保持著“家—單位”兩點一線的模式,知道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無怪乎,妻子總愛時不時地揶揄:“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啦?!蔽依砬~窮,只好說:“是是是,你什么都知道!”說實話,幸好妻子“見多識廣”,哪怕我的生活是一團麻,“那也是麻繩擰成的花”。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電視劇《人生之路》。男主角高加林的人生被改寫,是因為高雙星冒名頂替他上大學。盡管后來的高雙星確確實實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公務員,可他的“起點”就是“污點”。有了這個“污點”,他都無法光明正大地展示后面所有的成績與成功,也無法心安理得地接受。為此,高雙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果一個人享受了不該享受的,必然要失去不該失去的。
我記得作家柳青的一段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痹囅?,如果當年在岔道上,高雙星沒有昧著良心,后面的路哪怕再苦再難,都走得從容自在。所以,我們要知道、要記住“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這是不是也是一個常識呢?同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不義之財不可取,無情之人不可交”等,是不是也該早知道、早記住才好呢?相比那些物理常識、醫學常識等,這類常識似乎也該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其實,不管哪類常識,人知道得越多越好。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庇糜邢薜纳非鬅o限的知識,當然不可能圓滿??缮钤诶^續,我們還是應該多學一些知識,多懂一些常識,那么生活中就會少一些無奈,少一些糊涂。特別是在“岔道口”上,如果不違背做人做事的常識,不走錯路,力避邪路,那就更是幸運而幸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