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季
[摘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金融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依賴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國家宏觀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明確了“稅電指數貸”支持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和政策方向。近期,四川農信眉山辦事處聯合轄內行社圍繞“厘清市場邊界”主題,對四川農信(眉山)“稅電指數貸”產品(試點)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關鍵詞]? “稅電指數貸”;中小微企業;四川農信(眉山)
[作者單位]? 青神農商銀行
“稅電指數貸”是在“銀稅貸”“電力貸”的基礎上優化形成的一款信貸產品。該產品依托稅務、電力相關數據形成的“稅電指數”大數據,基于小微企業數據風險評分模型,是一款幫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信貸產品,真正實現“精準貸前獲客、智能貸中授信、實時貸后風險預警”全過程管理。該產品以其“數據優、覆蓋廣、程序簡、無抵押、利率低、效率高”的顯著特點深受廣大中小微企業青睞。
優化策略
一是優化經營策略。按照“多找客戶、找好客戶”基本思路,強化“五大營銷”,深入調查研究,思考和分析市場邊界變化和客戶群體情況,找準差距,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與所處區域經濟結構及發展方向,在盈利、市場份額與創新、傳統等策略中尋求最優策略。
二是優化營銷模式。做好目標企業客戶群梳理,加強客戶資源整合,立足于從每一筆簡單的業務辦理,轉變為提供多元化和組合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營銷技能,借助科技手段,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營銷質效。
三是優化對外協作。加強與政府、稅務、電力等部門和企業客戶群合作,構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從海量數據中篩選出符合政策支持的對象,運用“稅電指數貸”產品進行資源配置。
四是轉變科技思維。一方面,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產業數據化和數據產業化的互聯互通,通過企業稅務、電力方面的數據,運用“稅電指數”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盛與衰以及一個企業發展潛能的興與頹(以10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于100時經濟上行;低于100時經濟下行),可作為企業在生產鏈、資金鏈、景氣度與企業經營的生態結構和運行規律的重要評價手段。另一方面,進一步拓展多流程、多環節、跨部門的金融服務路徑,打通扶持中小微企業客群的“瓶頸”,借助科技和信貸技術的支持,喚醒企業“沉睡”的大數據資本,開發具備差異化特點的“稅電指數貸”,以加強信息交叉檢驗和數據聯系運用,著力提升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質效,實實在在地為中小微企業降本減負。
“稅電指數貸”的運行成效
四川農信(眉山)于2021年7月開始構想醞釀。2022年一季度提出“稅電指數貸”的概念。2022年7月建立眉山市3000余戶制造業企業分戶、分行業、分地區的企業“稅電指數”,搭建“稅電指數貸”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四川農信(眉山)構建授信模型和風險模型,首批選取65戶企業進行授信試點,并不斷完善授信方案、風險防范方案、產品宣傳方案。2023年2月,持續優化“稅電指數”模型,推動“擴圍提額、線上運行”工作,適時調整授信規則和制定多種授信模型,推出多種信貸組合策略,繼而進入全面推廣。
“稅電指數貸”一經推出,為四川農信(眉山)帶來了新的機遇。截至6月末,實現新增企業存款賬戶912個,增加低息存款13.94億元;新增小微企業客戶數417戶,新增小微企業貸款7.16億元;通過“稅電指數”實現“指數化貸后管理”貸款額度625戶18.95億元。其中,分別支持“天府糧倉”建設核心區種糧大戶眉山市一心農機專業合作社、眉山市東坡區四季蔬菜專業合作社各200萬元。擬通過“稅電指數”模型運用,綜合授信順應動力電池材料有限公司5000萬元,助力其實現上市目標。
“稅電指數貸”的創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果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眉山在全國首創的運用稅收大數據與金融機構合作的創新項目,入選國家稅務總局主題教育第一批先進案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推送了“眉山市推出‘稅電指數貸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信息;同時,被納入四川省政府《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向全省推廣。
“稅電指數貸”產品營銷推廣為優化調整信貸結構、客戶結構、盈利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從監管指標來看,四川農信(眉山)堅守定位6項核心指標達標,涉農及小微貸款增速9.7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0.29個百分點,普惠型農戶及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13.08%,高于各項貸款(不含貼現)增速2.5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兩增兩控”指標達標,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11.7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22個百分點。
破解現有問題
制度支撐問題。根據省聯社《小微企業貸款管理辦法》《稅金貸管理辦法》,“稅電指數貸”在實際運用中,與“稅金貸”在產品理論支撐、適用客群、數據頻度和貸后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產品制度支撐不夠,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該產品的營銷推廣,部分行社對突破制度有風險擔憂和顧慮,存在“就企業客戶說企業客戶、就貸款說貸款”等一些缺乏系統性營銷規劃意識。
去同質化問題。“稅電指數貸”是四川農信(眉山)立足地方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定位推出的一款“流貸”產品,但該產品與其他銀行信貸產品設計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雷同現象。一方面,不同銀行都看到了“稅電指數”運用于信貸業務的優勢,紛紛找到稅務部門尋求合作,眉山市稅務局與工行、樂山商業銀行等8家銀行機構簽訂了“稅電指數貸”合作協議,標志著他行同樣具備參與競爭的“入場券”。另一方面,四川農信(眉山)轄內機構一段時間內缺乏敏銳意識,行動遲緩,瞻前顧后、徘徊觀望,未突出首創優勢、獨占優勢,在客戶自主判斷和分析能力方面未占得先機,其結果不言而喻,亟待改善。
風控管理問題。大數據運用完善了產品風險,嚴格篩選潛在損失,將需要承擔的風險縮減。如果采用純信用擔保的方式,若遇市場風險沖擊,很容易形成信用風險,且對沖損失的能力弱,潛在風險隱患對于防控的壓力將大大提高,在風險選擇和風險容忍度上各有側重。因此,走訪率高、成功率低的情況一定程度存在。由此可見,嚴格的獲貸審核條件雖然會降低不確定風險,但也會造成產品營銷的實際效果不如預期。
營銷組合問題。目前,“稅電指數貸”只能通過線下辦理,在企業達到準入條件下,仍然需要實地調查企業具體生產狀況才能授信,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辦貸資料收集、撰寫調查報告、審查審批等環節的效率問題,辦理時間需要10個工作日,20多項資料。而他行的同款性質產品,辦貸時間僅需0.5天,視情況收集資料不超過5項。同時,營銷宣傳也滯后,部分行社、員工對“稅電指數貸”不熟悉,走訪不到位,作風不嚴不實,不能及時掌握和了解“稅電指數”名單客戶實情,不能精準判斷客戶需求,未形成產品特色和品牌效應,以致出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現象,導致核心競爭力指標沒有得到提升,營銷停滯不前。
數據賦能問題。“稅電指數”從2022年10月開始運用,時間較短,指數計算模型與貸款業務融合不夠到位,測算模型側重同比增加量,常忽略企業存量數據,對起步期企業的指數數據較高,成熟期的指數數據反而偏低。“稅電指數”數據壁壘尚未完全打通,稅務、電力居于主導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模型的優化;加之由于數據解密渠道未暢通,農信機構不能實現數據直聯提取,勢必影響到后續工作。一旦缺少必要的數據賦能,這樣的產品易成為“雞肋”,其日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優化管理對策
完善規劃管理機制。牢牢把握變與不變的關系,堅持守正創新,對“稅電指數貸”產品進行完善規劃,結合當前實情,設置專門機構負責統籌協調頂層制度設計、對外溝通協作機制,并按照“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管理要求,貫通省市縣三級機構黨委以及基層行社部門與網點之間責任鏈條,有效將管理工作、業務工作、產品研發工作和市場營銷工作進行聯結,測定市場邊界、逼近市場邊界,研判好發展態勢,切實把管理各方面、全過程抓實落地。建議將“稅電指數貸”納入全省“流動資金貸款”產品下的一款“拳頭”子產品進行設計規范,形成統一的規劃管理機制。
健全配套機制建設。強化省聯社與省稅務局的戰略溝通,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構建“稅電指數貸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并配套信息交互、產品管理、作業流程以及定價標準等方面的機制,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建立起“稅電指數貸”產品的市場邊界體系,更好地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建議從省級層面牽頭,結合“稅電指數”數據和模型,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健全“自主申貸、自主用貸、自主還貸”的線上智能貸款模式和“指數化貸后風險遠程管理”線上自動預警模式。優化線下貸款業務流程,簡化貸款資料、改進業務辦理流程,從而提高辦貸效率。省市縣三級聯動,積極爭取將“稅電指數貸”客戶納入各級政府風補基金支持范疇和國資背景擔保公司擔保范圍,以及財政貼息對象,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風險敞口。
確立市場營銷理念。市場營銷是系統整合性工程,各營銷部門必須直接面對市場、接觸客戶、做好售后維護,這樣才能提升市場份額和市場競爭力。一方面,要搭建起營銷基本框架,強化營銷理念對市場變革的作用,加深對營銷理念的認識,形成統一的營銷戰略。另一方面,各機構要提高全員對營銷工作的理解和重視度,從而深入研究轄內經濟情況、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和市場競爭格局,全面掌握各類市場主體的有效金融需求,對重點客戶實行“白名單”管理,加大營銷投入,一步一個腳印把營銷工作做到位。建議省級層面制定“稅電指數貸”統一的推廣方案,明確目標計劃,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實施強有力的考核,將業務營銷與中小微企業客戶覆蓋面提升、客群結構提升相結合,推動員工通過“稅電指數貸”開展精準營銷。
培養產品管理核心人才。“稅電指數貸”管理與創新、推廣與實施,關鍵在人。就是建設一支作風過硬、本領過硬的干部隊伍,不斷激發干部隊伍的創造性和管理熱情,使其思考出更多更好的“金點子”。各機構要通過制定嚴格的考核約束機制與績效激勵機制,在產品研發和產品營銷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動態管理好這類人才,納入重點關注和培養對象。要通過四川農信“一報一刊一平臺”宣傳報道“稅電指數貸”營銷表現突出的干部員工典型做法、工作成效和先進事跡。建議強化對一線干部員工產品研發、市場營銷能力提升培訓,讓他們在基層支行平臺上形成合力、拓展業務、創造業績,筑牢“三大銀行”建設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