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雪菲,婁愛青,陳 春,陳 怡
(1.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上海市201102;2.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對醫院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各大醫院面臨巨大挑戰[1]。醫院的門診是體現醫院服務質量及服務水平的重要窗口,門診分診預檢是醫院服務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在患者就診前對病情類型及嚴重程度給予初步診斷,并結合疾病的特征對患者進行分診,以提高門診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就診體驗[2]。兒科發熱門診是一個特殊科室,一般就診患者病情較危重,發病較急、病情變化較快,且陪伴家長較多,人員流動性大,是最容易發生矛盾的場所,因此,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3]。另外,在院內轉運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多,科學有效的預檢分診是保證重癥患兒及時進入綠色安全通道的關鍵環節,五級預檢分診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遇見系統,對兒科重癥患兒院內安全轉運意義重大[4]。有研究表明,在兒科發熱門診就診的家長普遍存在恐懼、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加之疫情常態化期間,只要發熱就必須做抗體及核酸檢查,家長通常需要度過漫長等待時間,這會加重家長的擔憂、焦慮心理,甚至會發生醫患沖突,給兒科發熱門診的分診預檢及正常診療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分診效率及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有重要意義[5]。健康教育在兒科發熱門診發揮重要地位,以往健康教育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難以滿足家長對健康知識的需求[6]。近年來,可視化健康教育逐漸在多種疾病的臨床護理中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7]。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五級分診聯合可視化健康教育對兒科發熱門診分診預檢效率和家長滿意度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本院兒科發熱門診收治的12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兒年齡3個月~18歲;②患兒至少有1名家長陪同;③患兒在發熱<24 h入院;④家長認知、理解能力正常;⑤家長對本研究知情。排除標準:①家長存在視聽說障礙者;②家長精神異常者。以2021年6月1日~12月30日就診的60例患兒為對照組,以2022年1月1日~6月30日就診的60例患兒為研究組,對照組77名家長,研究組75名家長。對照組患兒男38例、女22例,年齡3個月~18歲、平均(8.12±2.21)歲。家長男23名、女54名,年齡25~49(37.13±6.06)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7名,初中21名,高中20名,高中以上19名。研究組患兒男35例、女25例,年齡7個月~17歲、平均(8.27±2.38)歲。家長男20名、女55名,年齡24~50(37.27±6.49)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6名,初中20名,高中21名,高中以上18名。兩組患兒、家長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分診護理。在患兒進入兒科發熱門診后由預檢分診護士結合自身經驗及患兒的臨床特征評估其病情,并進行引導和分診,檢查等待患兒,并詢問家長患兒患病基本情況及相關資料。研究組實施五級分診聯合可視化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可視化健康教育。a.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1名、責任護士2名、發熱門診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由2名責任護士負責制作兒童發熱相關知識的微視頻,視頻內容經護士長及主任醫師及各級醫師審核通過后使用。b.健康教育過程:患兒及家長進入科室后,首先由護士邀請家長加入院內專門建立的兒童發熱交流群,群內成員包括主管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及家長,由指定的責任護士在微信群發布制作好的微視頻,并督促家長觀看,并安排1名責任護士在現場為家長答疑解惑。②五級分診流程。患兒及家長健康碼、行程碼、流調信息無異常后應用五級預檢分診系統評估患兒病情。該系統將患兒分為5個等級,1級為危急,需要馬上搶救;2級為重癥,需要15 min內救治;3級為緊急,60 min內需醫治;4級為亞急,120 min內需醫治;5級為普通,在普通門診等候處理即可。對1~2級及“120”送入的3級患兒立即送入搶救室進行搶救,對3~5級患兒先檢測患兒抗原、甲乙流病毒,后進行預檢、掛號、診前檢查等,且遵循3級優先檢查的原則有序就診。
1.3 觀察指標 ①預檢效率:統計兩組患兒候診時間、問診時間、預檢分診時間,計算兩組分診準確率。②統計兩組院內糾紛及患兒病死情況,計算兩組退號率、投訴率。③家長滿意度:以醫院自制的患兒家長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家長的滿意度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預檢迎接、分診流程、分診指導等內容,總分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70~90分為滿意、<70分為不滿意,家長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2.1 兩組患兒預檢效率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預檢效率比較
2.2 兩組院內糾紛及患兒病死率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院內糾紛及患兒病死率比較[例(%)]
2.3 兩組退號、投訴情況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退號、投訴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名(%)]
在目前情況下,一旦發熱,人們普遍存在恐懼、煩躁、焦慮等心理。兒科發熱門診作為醫院一個特殊的科室,存在人流量大、病區環境嘈雜等情況,均會影響陪同家長的情緒及預檢分診效率,造成院內糾紛甚至貽誤危重癥患兒的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兒病死等不良事件的發生[8]。兒科發熱門診傳統的流程是護理人員進行簡單的體溫測量,并不能及時發現病情危重的患兒,使患兒就診等候時間延長,從而發生治療時間延誤的情況[9]。因此,在兒科發熱門診中采取高效準確的預檢分診系統,盡早發現“潛在危重患兒”,是提高預檢分診效率,保障危重癥患兒救治效果的關鍵。預檢分診系統是依據預檢標準對患兒進行快速、有序的篩選,可避免分診不足或分診過度,可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為患兒贏得最佳搶救時機[10]。五級分診標準是參照美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預檢流程制訂的一種具有可重復性和可操作性的預檢分診標準,目前在兒科門診中展現良好的應用效果[11]。此外,多數家長因缺乏對兒童發熱的正確認識,面對孩子發熱會產生不良情緒,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因此,在預檢分診前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顯得十分重要[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候診時間、問診時間、預檢分診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分診準確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五級分診聯合可視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預檢效率,提高分診準確率。分析原因:一方面患兒及家長進入科室后,對家長實施可視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家長對兒童發熱原因、癥狀、藥物治療方式、護理方式等認知,減輕家長的焦慮、緊張及恐懼心理,從而使家長能有序排隊及等候,為預檢分診爭取時間;另一方面,五級預檢分診標準可快速、準確地將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分為5級,并根據不同等級進行分診,使醫療資源合理利用,并節約候診、就診及預檢分診時間,最大限度保證危重癥患兒的及時、有效救治,從而提升預檢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院內糾紛及患兒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退號率、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五級分診聯合可視化健康教育可降低兒科發熱門診的糾紛及患兒病死率,降低門診退號及投訴率,提高家長的滿意度。可能因為常規的預檢流程僅依靠體溫測量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判斷,往往忽略家長的情緒狀態,從而易發生糾紛等情況的發生,影響預檢分診流程順利開展,最終容易導致危重癥患兒病情延誤,造成死亡,而可視化健康教育既可減輕家長的不良情緒,又保證預檢分診的順利進行[13]。五級分診能對患兒病情進行準確、快速的識別,從而最大限度保證危重癥患兒的及時、有效救治,降低院內糾紛及患兒病死率;同時高效、準確的預檢分診流程使患兒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診,并獲得準確的救治,從而降低退號及投訴率,提升家長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