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 賈愚 彭天陽

以“二次創業”的奮斗姿態,扛起廣州北部增長極“新任務”,搶占現代化產業“新賽道”,重塑航空樞紐“新形象”,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這是今日廣州市花都區的真實寫照。
花都區地處廣州市北部,坐擁白云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擁有潛力巨大的空鐵聯運優勢,產業用地面積全市最大,先進制造業和傳統特色產業基礎扎實,擁有多個國家級、省級平臺,是廣州實體經濟的主要承載地;常住人口約170萬,是廣州北部最大的人口及公共中心,也是全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承載地之一。
2022年,花都區地區生產總值為1770.81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2509.1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78億元,實現了從“農業縣”到“工業強區”,再到“廣州北部增長極”的華麗蝶變。
在花都區,一座超過600年歷史的塱頭古村落正以“二次創業”的決心與姿態,描繪嶺南鄉村振興新畫卷。
塱頭古村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系統地保留了嶺南特色的古建筑群和“耕讀傳家”的文化體系,是花都區“鄉約古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的重要節點。村落由塱東、塱中和塱西三社組成,至今仍保留著單姓黃氏家族聚居的狀態。
2021年9月,唯品會與廣州市花都區政府簽訂塱頭鄉村振興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塱頭鄉村振興項目以古村落文化振興為切入點,通過公益性投入,探索農村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打造實現共同富裕的可持續模式,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元,被列為2022年度市級“攻城拔寨”項目和花都區鄉村振興重點項目。
作為塱頭鄉村振興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春陽臺藝文中心在今年4月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春陽臺設有文博展館、藏書樓、善本室、閱覽室、劇場與藝博活化等多樣空間,為村落多元文化活動提供全新場所,被列為廣東省“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典型案例。
“春陽臺除了傳承塱頭村的文化內核,更重要的是作為塱頭鄉村振興項目的首次落地,掀起了文化帶動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塱頭模式風潮?!睆V東省唯品會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沈旻表示,塱頭鄉村振興項目還包括高端民宿、古村市集與展覽等多樣化業態,并引入村民共治共建機制,其全部收入將用于回饋村民及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現在的塱頭村,村容村貌越發靚麗,文明鄉風愈加濃厚,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來,村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塱頭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志輝感慨。
塱頭鄉村振興項目正是花都區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要求,以百年古村“二次創業”為契機,高質量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次積極實踐。
像塱頭村那樣,花都區立足鄉村資源稟賦,集中打造一批各具風情、各美其美的特色鄉村。比如,瑞嶺村持續擦亮瑞嶺盆景百年品牌,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竹洞村依托美麗的竹洞湖、盆景精品園,結合洪拳、光影秀、民宿等要素,成為夜游勝地,獲評省級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馬嶺村將舊日的“空心村”建成休閑“打卡村”,2022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獅前村以“香”振鄉,打造出世間香境七溪地,入選廣東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不僅提升了村居環境,更激活了村里“沉睡”的資源和村民們創業致富的熱情。
林在城中、人在景中,林海蒼翠、芳草茵茵,流水潺潺、飛鳥不絕……這是花都區的生態美景?;ǘ紖^山、水、林、田、湖、濕地等各類資源要素一應俱全。花都市民愜意享受“綠色福利”,綠美花都生態建設已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徜徉在花都城市中央的國家級濕地公園——花都湖,放眼望去,碧水粼粼、繁花爭艷、白鷺翩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成一幅生動的綠色生態新畫卷?;ǘ己覞竦毓珗@全長6.68公里,總面積240.6公頃,是集生態保護、環境教育和市民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濱河公園,是花都區展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花都湖國家濕地公園只是花都區推進綠美花都生態建設的一個真實寫照。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獨一無二的“空鐵門戶”、廣州北部生態屏障,花都區擔起綠美廣州任務總量的20%。一是打造城林融合的“原森林”。形成城林融合、精準科學的高質量原生闊葉混交林。種植多樣的鄉土樹種和闊葉樹種,營造地帶性森林群落,提升森林生態效能。綠美花都從造林走向園林,重點提升濕地花園、體育花園、兒童花園,完成九龍湖、王子山、芙蓉嶂等區域的高質量森林提升。二是打造沿路有景的“花門戶”。建設樹木蔥蘢、沿路有景的世界級森林門戶。圍繞灣區雙樞紐(白云機場、廣州北站)和3條發展廊道(山前旅游大道、花都大道、空鐵大道),提升重點高速公路、鐵路沿線、重要城市道路的第一重山林和景觀林帶,打造世界級森林空鐵門戶。三是打造一脈三環的“惠品牌”。以花都北部山體和山前旅游大道為核心,融合森林生態、生活、生產功能,提升和串聯九龍湖、七溪地、梯面鎮五環步道和古茶園等自然和人文資源,結合康養旅游、自然教育和產業融合,形成一脈三環的“惠品牌”路徑。
花都區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走在前列,森林公園遍布全區,生態環境不斷綠起來,人民生活不斷美起來。
廣州藍海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機器人”)是進駐花都區鼎盛智谷產業園的一家杰出企業,是一家定位光伏、鋰電行業的數字制造、無人工廠項目系統開發公司,產品包括AGV、配套自動化、倉儲管理系統、MES系統。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光伏、鋰電行業,目前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全線產品自主研發公司,公司擁有工廠智能物流及信息系統的核心技術。
該公司副總經理冼志軍介紹說:“作為本土企業,從鄉村走向城市,從國內走向國際?;ǘ剂己玫臓I商環境和良好的政企溝通渠道,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p>
藍海機器人是花都區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搶占現代化產業“新賽道”的一個縮影。
“產業智能化將會進一步釋放和發展生產力,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開辟更多新賽道?!被ǘ紖^科工商信局相關負責人說。首先,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支持GAMECO、新科宇航、鴻利智匯、明緯電子、美華航空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進杰華特微電子華南總部、伊康納斯生物醫藥、阿里巴巴新零售供應鏈華南總部等項目建設,推動臨空高科技制造業、國際航空貨運、高端臨空服務業集聚發展。其次,做優傳統優勢產業。落實“智造”“定制”“上云”“賦能”計劃,確保棟方、艾麗、雅純等一批項目早竣工早達產,加快推動快麥(廣州)數字基地(一期)、花都時尚智造產業基地、中國皮具之都時尚創新基地等項目建設,支持國光、智度等企業發展壯大,加快化妝品、皮革皮具、聲光電等傳統優勢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再次,大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高地,積極導入“3+4”七大類臨空產業集群,即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和生命健康等3類臨空先進制造業集群,以及商貿會展、生態文旅、時尚創意和臨空物流等4個臨空現代服務業集群。最后,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形成新能源產業“萬畝千億”大平臺,前瞻布局氫能應用等產業。
皮革皮具產業是花都區的傳統優勢產業,因此,在二次創業中,作為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皮革皮具產業需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當好“急先鋒”。
作為“中國皮具之都”,獅嶺鎮一直肩負著引領皮具箱包產業發展的光榮使命。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獅嶺鎮皮革皮具產業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集聚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產業配套能力最強的產業基地。目前共有生產型企業8800多家,經營性商戶18600多家,從業者近30萬人,年產皮具7億多只,產品出口占70%以上,占歐美大眾流行箱包市場70%以上份額,是全國最大的箱包皮具生產基地和原輔材料交易基地,集群內已建成五大專業市場、七大工業園區,區域品牌享譽全球?!蔼{嶺皮具”區域品牌已在全球19個國家成功注冊,品牌價值達200億元。
走進獅嶺鎮,白天,可看到獅嶺鎮街頭一片繁忙,裝滿貨物的車輛來回穿梭;夜晚,可看到皮具供應鏈基地(聯合廣場)各大小箱包店的直播電商主播們激情澎湃地推介產品,一件件皮具產品搭乘電商“快車”奔向海內外消費者。目前,獅嶺皮具箱包電商企業超5000家,在抖音、淘寶等平臺創造單日直播銷售額達千萬元。
聯合廣場負責人阮孟紅表示,皮具供應鏈基地直接或間接為獅嶺皮具產業鏈每年貢獻超10億元的年產值,創造超過1萬個就業機會。
據悉,花都區積極推動皮具箱包產業提升發展能級,建設全國皮革皮具產業智造新高地,增強花都區打造廣州發展經濟增長極的戰略支撐,以建成千億級“國際化、時尚化、數字化、綠色化”皮革皮具智造新高地為目標,在市場開拓、品牌培育、創新研發、直播電商、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