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偉

中日友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曉峰
“創新要來源于臨床,更要回歸于臨床,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性互動,不斷推動醫療水平的發展與進步。”近日,在與記者談及臨床與科研之間的關系,中日友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曉峰如是說。
周曉峰從事泌尿外科醫療工作20余年。工作中,周曉峰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立足臨床需求、探索疾病本質、勇于創新突破,在他的推動下,泌尿外科腎移植團隊近年除了開展常規成人腎移植外,在小兒腎移植、肝腎聯合移植、高致敏腎移植,以及機器人輔助供腎獲取、機器人腎移植等方面不斷取得創新突破,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醫療服務。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外科醫學駛入學科發展快車道,朝著創傷“最小化”、健康“最大化”方向發展。相較傳統手術,微創具有手術創傷更小、出血更少、疼痛更小等優點。
此前,周曉峰在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學習泌尿系腫瘤微創診療技術;后來,他又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泌尿系疾病新技術。
多年海外求學經歷,讓周曉峰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按他的話來說,對泌尿系統疾病的精準診療和微創手術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何推動國際最新診療技術和理念在國內落地生根,實現與國際接軌,這是周曉峰經常思考的問題。
腎臟作為人體重要器官,幫助排出代謝產物、廢物和有毒物質。而腎功能衰竭影響人體正常排尿、排毒。對于終末期腎病患者來說,透析或腎移植是最好治療方法。
作為我國最早開展腎移植工作的醫療機構之一,多年來,中日友好醫院積極開展器官移植工作,并將其視為重點發展的五大學科群之一。特別是2018年以來,在周曉峰的帶領下,泌尿外科腎移植團隊扎實推進腎移植各項工作,實現一個個創新與突破。
2023年3月4日,周曉峰帶領團隊成功實施了中日友好醫院首例全機器人下同種異體腎移植術,這標志著該院在腎臟移植技術方面再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
據介紹,腎移植團隊每年開展同種異體腎移植術150~200例。腎移植手術數量及質量均位于全國腎移植中心前列,為更多患者帶來了健康與希望。
腎移植并非易事。除了成功配型,還需要解決腎臟“保鮮”、跨血型移植等難題。
從臨床發現問題,通過科研解決問題。周曉峰舉例介紹,腎臟灌注儀器的出現,為腎源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可持續提供營養支持和低溫保存。即便長途運輸,也能保持活性。此外,通過免疫調節技術,包括血漿置換、免疫抑制劑和免疫治療,進而解決了跨血型移植問題。
“醫生是臨床的實踐者,身處臨床一線,最了解臨床的需求,醫生也是科研的創新者,要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努力做到臨床和科研相結合,才能提高診療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周曉峰說。
除此外,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我國男性泌尿生殖系統發病率最高的腫瘤。
高復發率,一直是膀胱癌治療的難點和痛點。膀胱癌起病較為隱匿,早期無明顯癥狀,即使做完手術,也容易復發。“大約有40%~50%的膀胱癌患者術后一到兩年復發。”周曉峰說。
為此,周曉峰堅持科研和臨床兩手抓:一方面,研究探索更精準、更微創的方式為患者切除腫瘤;另一方面,推動實現患者精準治療和全程管理理念,建立膀胱癌生物標本庫、膀胱癌隨訪系統和個體化綜合治療體系。以患者為中心,探索推動多學科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讓“醫生圍著患者跑”。
值得一提的是,堅持患者定期隨訪和回訪,不僅有效促進醫患關系和諧,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同時還能幫助醫生進一步了解患者治療情況,以便更及時準確地監測患者腫瘤是否復發,做到盡早發現、盡早診斷、盡早治療。
醫學是一條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道路,充滿了汗水和淚水。但每當看著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從全國各地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對健康的渴望和生活的熱愛前來就醫,周曉峰更堅定了把行醫當作自己為之奮斗一生的使命和責任。
在他看來,“治病救人,不僅幫助患者解除病痛,也充實了自己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醫學探索一直在路上。在機器人手術上周曉峰帶領泌尿外科團隊先后完成了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癌根治性切除術、前列腺癌根治手術、膀胱全切術、腎部分切除術、機器人腎移植手術等,實現了泌尿系疾病機器人手術全覆蓋。
“手術機器人是外科手術中的一項先進技術,主刀醫生可以通過操縱機器人手臂為患者進行手術。同時也可以讓更多患者得到手術的機會,大大降低手術創傷,減少患者痛苦。”周曉峰說。
他總結手術機器人的4個優點:一是機器人3D及視野放大,可以立體精細地看到手術視野;二是靈活穩定,手術機器人機械臂可以靈活旋轉,另外機械臂不會有疲勞感,可以持續、穩定地為患者進行手術作;三是精細,可以提供更精細的手術操作,精準地解剖分離止血;四是微創,可以使患者的創傷更小,恢復得更快。
近年來,周曉峰積極參與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研究,目前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水平醫院項目、首都發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研究型醫院病房項目、吳階平醫學基金等泌尿相關課題12項。
對于未來,周曉峰說:“征途漫漫,惟有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