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8月6日,喜劇IP孵化綜藝《開播!情景喜劇2》在東方衛視首播,該季節目走出攝影棚,以實景拍攝的全新形態亮相,并將決出新一季的劇集投拍IP;7月29日,《大宋少年志2》在芒果TV開播,衍生綜藝《團建吧!七齋》《大宋探案局》分別于8月8日、8月22日上線;《長相思》暑期斷更期間,其衍生綜藝《大荒奇遇記》熱播,促成了劇集在社交平臺的二次傳播;此外,待播劇《寧安如夢》的衍生綜藝據傳已錄制完成,還在劇本打磨階段的《難哄》也放出即將劇綜聯動的消息。
劇綜聯動正成為影視內容創作的常規操作,各種創新形式和新鮮玩法也在加速迭代。
綜衍劇比劇衍綜挑戰更大
熱門劇集衍生綜藝節目,是較為常見的劇綜聯動方式。《鬢邊不是海棠紅》推出過衍生京劇脫口秀《瑜你臺上見》;《熱血少年》推出了衍生綜藝《救命啊!我要上班了》;《冰糖燉雪梨》推出游戲科普節目《冰糖燉雪梨·愛豆天團》;《東北插班生》制作了衍生真人秀《老鐵我們來了》;《后浪》有衍生綜藝《集合!浪花們》。江蘇衛視還專門推出大劇售后服務企劃《幸福劇聯社》,主打熱劇與綜藝聯動。
劇集衍生綜藝多在劇集熱播期上線,主要為劇集提供“售后”服務。相較常規的采訪、花絮、主創跑通告,劇集衍生綜藝內容多樣,形式靈活。例如,《大荒奇遇記》以主創做互動小游戲為主,同時穿插各種采訪;《老鐵我們來了》嘗試在衍生綜藝里代入原劇劇情框架,原班人馬以劇中角色代入真人秀錄制,不僅延續了劇粉對劇中角色的感情,也為劇集的第二季創作帶來靈感。
綜藝衍生影視劇方面也有積極探索,但整體數量比劇衍綜要少。作為綜藝衍生劇集的典型代表,《開播!情景喜劇》孵化的情景喜劇《家有姐妹》,于去年年底在東方衛視“心動80分”周播劇場開播。該劇單集時長30分鐘左右,故事并非綜藝里演出節目的簡單復排,而是基于人物關系的全新創作。此外,芒果TV曾為旗下綜藝《明星大偵探》推出衍生微短劇《片場謎案》《目標人物》;綜藝《開始推理吧》播出后,其衍生短劇《長生怪談簿》在騰訊視頻獨播;根據金牌民生新聞欄目《1818黃金眼》改編的短劇《1818編輯部》近期在杭州開機。
《開播!情景喜劇》出品人,春光好傳媒創始人、董事長辛維嘉表示,綜藝節目與影視劇有著不同的創作模式,前者更注重真實性,后者更注重戲劇性,需要深入挖掘角色,表現情感變化、內心沖突等,且創作和制作周期更長。辛維嘉認為,要將綜藝和劇集兩種內容融合,需要對兩個行業都有一定理解和熟悉度。《開播!情景喜劇》之所以能成功孵化劇集《家有姐妹》,得益于春光好多年來在喜劇綜藝和表演類綜藝兩大賽道的深耕,且擁有規模龐大的喜劇編劇團隊,“公司團隊深度參與了國內80%以上的喜劇綜藝,包括《歡樂喜劇人》《跨界喜劇王》《演員請就位》《象牙山愛逗團》等。在節目播出的同時,就有另外一組編劇同步進行后續劇集的開發和創作,以保障創作步調的連貫性。公司對編劇的要求是,在劇集開拍前,至少要把20集的分集大綱都寫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認為,綜藝衍生影視劇的挑戰更大,主要原因在于綜藝演員和專業演員之間存在差距,前者難以營造影視劇需要的沉浸感和真實感,因此觀眾無法代入。“綜藝最重要的是模式和場景,但影視劇最重要的是劇情。觀眾對于劇集衍生綜藝的期待通常是為了‘圓夢,想彌補劇集中的遺憾,衍生綜藝只要抓住這一點,就能構造清晰的模式框架。但綜藝衍生影視劇反其道而行之,觀眾對于影視劇的期待天然在于劇情邏輯和演技,在弱劇情的綜藝基礎之上,很難塑造強劇情的影視劇。”
以原IP為中心 多線延伸
目前市場上的劇綜聯動,主要通過共享內容、角色或場景等方式,將影視劇和綜藝相結合。冷凇認為,整體而言,自帶故事感、戲劇性、沖突點的劇綜更適合聯動。“這里的故事感指的是要在第一階段的劇集或綜藝中設置讓觀眾‘意難平的遺憾,以此為抓手,自然構想第二階段的戲劇沖突。具體來說,沒有一定不適合做聯動的劇綜,但適合做聯動的一定是能實現‘多線延伸的IP。”在冷凇看來,懸疑、探案類IP具備天然優勢,案件可延展、劇情可共享、主角可代入,劇綜之間更容易做到“無縫銜接”,不會有割裂感;愛情、親情或群像類IP則需要在第一階段就把故事“散開”來講,主角與其他角色之間發生的故事線相互勾連,既能給創作者營造“意難平”的空間,又能讓觀眾不自覺地希望每一條線都圓滿。
具體到什么樣的IP適合做劇情衍生綜藝,《老鐵我們來了》導演劉也認為,最合適的是現代劇,尤其是反映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群的現代生活劇。有一定年代感的劇集也可嘗試,“綜藝可作為劇情的延伸或番外,也可以做平行時空。諜戰劇、古裝劇的操作難度會較大,需要找準切入點。”
在《東北插班生》版權方出品人兼導演彭宇看來,更適合做劇綜聯動的類型,第一是群像,第二是有特定的場景或者方向,與IP故事有相配屬性。除了題材類型,劇綜團隊能否在制作流程上有效溝通,以及匹配合適的嘉賓或者演員陣容也很關鍵。彭宇直言,《老鐵我們來了》能快速落地,離不開嘉賓積極的錄制意愿,有人甚至推掉片約來參與拍攝。“頭部劇演員片約繁忙,想打造‘售后恐怕需要策劃前置,將衍綜錄制與劇集錄制綁定才可能成行。”
辛維嘉認為,劇綜聯動需以原內容IP作為中心支撐點,其他衍生和聯動內容從中提取和延續相同的人物、關系、嘉賓或情節等。因此,成熟的IP進行劇綜聯動更具優勢,原班人馬的效果會更好。“一些生活化的內容也可以嘗試,最好能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容易產生代入感。但不管什么題材類型,以IP為中心的劇綜聯動與衍生生態圈的形成,除了資金,還需要操作者具有強大的資源組織能力和控制能力。”
做好頂層設計 挖掘長尾效應
劇綜聯動涉及跨資源聯動,這需要創作者和平臺結合劇綜實際做好頂層設計,充分挖掘原IP的長尾效應。
在《東北插班生》第二季劇本打磨階段,其衍生綜藝《老鐵我們來了》就率先采用小體量投入,測試新模式。《大荒奇遇記》在《長相思》錄制期間拍攝,配合劇集同步播出,為觀眾“嗑糖”提供了大量信息。作為《后浪》的衍生綜藝,《集合!浪花們》專注于中醫文化的挖掘和展現,把錄制時間點前置到劇組開機拍攝前,將節目的核心主題定位為演員進組前的角色體驗。
到底是前置還是后置,彭宇的建議是,以小博大、原創的、新人多的項目要后置,受歡迎以后再來做;S級大項目、大卡司的情況下可以前置。“前置的項目,最好節目組提前進劇組,跟劇組一起出工。只有熟悉他們,不斷地觀察思考,才能想到有溫度的內容,找到最好的策劃角度。否則就變成‘堆演員了,換湯不換藥。”但如果是剛開始試水劇綜聯動,他建議穩步向前,“別想那么多,先做好內容,根據發酵效果再決定。”
做劇綜聯動,彭宇不在意覆蓋面的廣度,更看重垂直和精準,以及可持續,“我就服務我的劇粉,把他們看作最大的消費者。如果其他觀眾覺得好看,又成為新的劇粉,可以實現導入循環式。”
辛維嘉則希望深入挖掘原有節目的長尾價值,進而在聯動中形成新的IP效應。他表示,《開播!情景喜劇》的劇綜聯動,是團隊早就籌劃好的一盤大旗。“針對當下的市場環境,我們對公司內部的產品提出要求,即‘短的更短,長的更長。”“短”是指內容長度,“長”則指生命周期,“《開播!情景喜劇》看似只是一檔綜藝節目,它的播出周期為3個月。但1—2個月后,由節目衍生的劇集也會上線,這樣整個項目的周期就延長到6—8個月。同時,團隊還會根據節目中的IP,進行反向的微劇和短劇開發,從中選出經典人物全新包裝。”例如,由許君聰、趙櫻子、白凱南、郭陽、郭亮等創作的青春情景劇《雄起吧!蔡安逸》在第二季亮相后頗受好評,創作團隊后續可能以此為IP孵化劇集,并在抖音上啟動以郭陽、郭亮這對雙胞胎為主角的外傳劇情創作。“通過劇綜聯動,產品的生命周期可從3個月,延長到5個月、1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辛維嘉表示,影視劇更容易出圈,能持續帶來熱度和話題,甚至成就作品和演員。與劇集相關的綜藝創作,有時更像是宣發定制的限定作品。因此自帶短平快特質的綜藝創作,更適合與影視劇打配合,做輔助,從而實現IP內容的最大化傳播和能量釋放。“《開播!情景喜劇》還有個創作初衷,就是希望通過節目打造一個情景喜劇孵化平臺。實際上,這是公司布局的一個產業鏈條,3個月的綜藝節目只是個宣發期,最終目標是后續孵化更多劇集。劇集才是重頭,之后還會再由劇集開發其他各種衍生形式。”辛維嘉透露,去年受多種客觀因素影響,《開播!情景喜劇》最終只拍攝了一部《家有姐妹》,團隊今年的目標是至少推出2—3部劇集。
在辛維嘉看來,不同內容形態的相互轉化,不僅承載著互相宣傳、互為物料的功能,也是在嘗試IP的可持續發展,養成優質IP互相流動的健康內容生態。“影視內容品類之間的互通有無再常見不過,如今品牌IP的內容也在加速跨品類聯動。除了劇綜聯動,還有電影對綜藝、綜藝對綜藝等‘一魚多吃的各種探索。無論哪種形式,聯動成功的關鍵還是要看內容本身。不投機、不跟風,好的故事和內容始終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