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我是一個年近四十的女性,我結婚十多年了,夫妻感情很好,性生活也是滿意的。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藏在心里一直是個結。不記得什么時候開始的了,大約是婚后幾年吧,我們過性生活的時候,丈夫告訴我他經常想一些不著邊際的情形,比如看過的電視或畫報上的女人,有時還想著認識的一些女人。慢慢地,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特別是近幾年幾乎每次都這樣了,有時他引導我也這樣想象。后來,我知道了這叫性幻想。可是,心里總是感到一種隱隱的壓力,好像我們做了邪惡的事情。這樣的幻想,是不是一種墮落的表現呢?
佳佳
能夠把這樣一個問題呈現出來,實在是值得贊賞的。因為通過交流,你們會消除壓力,更好地享受夫妻性愛的幸福,你的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討論。
從心理學角度說,性幻想是與性有關的虛構想象,是人在覺醒狀態時通過幻想的方式獲得性快感的一種相當普遍的正常的性心理現象。在性幻想中,性行為都是按照自己潛意識中所希望的方式展開的,可以想象自己和異性在一起進行約會,撫摸,擁抱,接吻,做愛,可以隨心所欲,可以毫無顧忌。它能讓人盡早地進入性的角色,有人把它叫作性興奮的“心理春藥”。在進入角色后,還會伴有相應的情緒反應:或欣喜若狂或怏怏不樂,由此獲得一定的性滿足。
對于未婚的男女,可以通過性幻想這種間接的形式來獲得替代性的滿足。對于已婚的男女,可以通過性幻想達到性愛高潮。美國一個以著名性學前輩金賽命名的性學研究所公布的資料表明:有71%的男性和72%的女性,會在做愛時以幻想來加強性興奮。可見,有性幻想的人是相當普遍的。每一對夫妻都存在著一定的性幻想,只不過出現的頻率、內容、性質以及對它的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而已。一位性學專家曾這樣說:“性幻想是伴侶做愛時獲得快感的一種有效方法。夫婦之間不能達到性和諧,有很大可能是因為缺乏性幻想。”所以,在有些男女性障礙的治療中,醫生會要求當事人以性幻想作為輔助治療的手段。總之,性幻想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通常是無害而有益的。
性生理學和性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性反應是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個反射系統協同活動的結果。所謂無條件反射,就是先天本能的反應,是不用任何條件就有的反應。比如來自異性肉體的直接刺激引發的性反應。所謂條件反射,是以無條件反射為基礎,在后天的一定條件下逐漸形成的一種對信號的反應。比如,最初是異性肉體直接刺激引發性反應,逐漸地與此有關的事物如異性的容貌、聲音、情境等就會成為性信號。對掌握了語言的人來說,單單是有關性的詞匯就可以成為性信號。這些都會引發性反應,幾乎所有人的性反應都是兩個反射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
所謂性幻想,就是一系列性信號在想象中構成性情境的過程,而且比現實的性情境有更大的自由,可以為所欲為。因此,性幻想就有了強化性反應提高性感受的功能。在夫妻性生活中,往往結婚初期僅僅由雙方肌膚的直接刺激,就足以誘發性的激情,因而可能較少有性幻想。隨著時間的延長,對性刺激就會出現適應性,原來那樣的“刺激量”已沒有以前那么有效了,此時,性幻想正好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缺失。這便是性幻想在性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另外,人內心許多性欲求難以完全獲得現實的滿足,性幻想也就有了使性需要獲得替代性滿足的心理功能。因此,性幻想是夫妻性生活中正常的現象。
性幻想與婚外情、單相思等等是不同的。婚外情、單相思等最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現實性和穩定性,其感情是指向生活中具體人的,這種感情是真實的,而且具有強烈而穩定的意念定向,對相思對象朝思暮想,因而會傷害夫妻感情,甚至破壞婚姻。
性幻想具有虛幻性和暫時性,并不是什么實實在在的想法,或許這種想法根本沒有什么內容,可以是回味一些體驗,可以是一種氛圍,一種情境,一種心態。幻想的對象往往模糊不清,飄乎不定,可說是朝秦暮楚。
性幻想常常是影視、小說中虛幻的人物,或者,幻想中的人物在朦朧中又與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幻化成一體,難以區分彼此,這都說明性幻想并非現實生活,不過臨時想想而已,并無社會后患,而且還可能加深夫妻的恩愛,促進性的和諧。

夫妻間性幻想的交流因人而異,如果對性幻想彼此都有如上的認識和理解,那么,夫妻通過交流性幻想,對改善雙方的性喚起有很大益處,不僅可以使雙方了解對方的性心態和性偏好,還可以提高興奮的程度,使雙方獲得性滿足,是夫妻共享性愉悅的一種方式。當然,如果彼此不習慣這種交流,特別是一方還不能接受的情況下,性幻想就暫時獨自享受好了。隨著溝通和磨合,也會慢慢地過渡到夫妻共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