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叢炫明
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經濟的頂梁柱,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而國企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保持先進性、戰斗力的重要保障,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緊密融合起來,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始終處于黨組織的指導和監督下,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效果,還能夠激發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滿足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煙臺鹽糧集團黨委在黨建與經營融合方面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在各產業整合過程中,加快推進融合力度,加強黨組織活動建設,引導集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生產經營工作中的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深入開展“黨建+安全”“黨建+經營”等黨內主題實踐活動,加強黨內先進典型宣傳表彰,選樹“黨員先鋒崗”“黨員先鋒倉”“黨員攻堅突擊隊”“安全標兵崗”等,培育具有集團特色的黨建品牌,凸顯“一支部一特色”,引領黨員在生產經營實踐中建功立業,在食鹽、糧油儲備和冷鏈檢測等中心業務中組建“黨員突擊隊”,當年順利完成食鹽8400 噸、糧食16.17 萬噸儲備任務。
流于形式。當前,很多國有企業在發展階段就立足根本、眼光長遠,主動進行黨建工作創新。但也有部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形式主義的傾向,僅僅流于表面,其中的策略和內容不具體,很難為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撐。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黨建與生產經營活動的契合度比較低。管理體系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導致黨建工作落實不到位,使生產經營活動無法同步進行。
缺少完善的融合工作機制。部分企業在發展中沒有針對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異同之處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融合方案。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后續沒有持續的跟進,不能確保融合的深度,實效性比較差。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要保證融合機制的完整性,如果融合模式比較單一,沒有找到可行性高的推進方式,會降低黨建工作者參與經營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導致兩者無法實現有效融合,對企業發展產生阻礙。
過于偏重生產經營。部分企業由于過于偏重經濟效益,導致黨建工作被忽視。由于黨建工作未能和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協同開展,因此出現了管理不協調現象。個別企業將黨建工作的重點放在組織生活制度上,監督黨員學習相關課程,導致黨建工作不能落實,生產經營效率比較低。
多年來,煙臺鹽糧集團總部聯合各企業開展“特色周六”服務活動,如碘鹽宣傳、展會展銷、產品包裝等業務活動及協助開展海參加工、終端營銷、社區為民服務等活動;權屬板塊企業,利用3·15 消費者權益日、5·15全國碘缺乏病消除日等重要時點以及日常集貿市場,持續對市民進行辨別真假食鹽、食鹽品種及適宜人群、補碘常識等科學用鹽知識的宣傳普及,提升市民科學用鹽意識,助力食安工程建設;規范運營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強化防疫措施落實,認真落實煙臺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指揮部及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安排部署的各項任務,冷鏈檢測共消殺進口貨物18553 噸,處理集裝箱825 個,占煙臺市進口冷鏈食品消殺總量的60%,充分履行了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彰顯了國企使命擔當。從實際情況來看,煙臺鹽糧集團黨建與經營深度融合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做好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為確保黨建工作切實發揮作用,工作人員主要從這幾點入手:第一,加強對黨建工作監督機制的建設,定期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進行監督,確保其能夠在生產經營中有效開展,確保黨建工作的“數量”;第二,加強對黨建工作評價機制的建設,加強黨建工作考核,開展黨組織星級考核評定和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工作,讓黨建相關人員對于每次黨建工作進行匿名評價,并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改善黨建工作的建議,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鞭策作用,確保黨建工作的“質量”;第三,加強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問責機制的建設,轉變相關工作人員對黨建工作的觀點和態度,引導其切實地參與到黨建工作中,確保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效果”。
精準定位黨建工作發展方向。為了讓國有企業工作人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黨建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引導。比如,相關工作人員除了借助黨建工作的宣傳之外,還應當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融入黨建,利用企業文化引導工作人員。在對工作人員黨建工作意識進行引導時,除了要讓工作人員認識到黨建工作對企業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性之外,還要加強黨建工作對于工作人員個人建設和發展重要性的引導,全面提升黨建工作宣傳和引導的效果。
加強企業黨建政治引領作用。為了加快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之間的深度融合,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當明確黨建工作人員與企業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有效處理兩者的關系,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進黨建工作的建設。此外,還應當讓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基于黨建工作的實際需求進行思考:第一,加強對黨的相關理論和指導思想的理解和適應性調整,讓黨的理論和指導思想能夠切實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第二,加強對實際生產經營活動的調查和研究,從實際工作的內容出發對黨的相關理論和指導思想進行解釋,讓企業職工能夠更加直觀、深刻地對黨的理論和指導思想進行理解,切實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體現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價值。
在決策層面上深度融合。一是企業各基層黨組織有效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召開黨委會議前置審查和決策“三重一大”事項,專題研究黨建工作、專題組織學習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在黨委會議事規程基礎上積極督促自身履行各項職責。二是根據四步工作法積極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當中,定期到基層聯系點開展一線調研,破解企業資金瓶頸、物流運輸、疫情防控、新產品開發、產權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重點難點工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指導。積極與魯糧集團、魯鹽集團、山東海洋集團、振華商超、喜旺等企業開展互利合作,進行產品營銷或代加工,借力實現自身業務快速發展和品牌宣傳推廣,集團糧食板塊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6%,水產板塊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6%。三是進一步深化“三基”建設,推動基層組織全面建強、全面過硬,圍繞安全生產、黨務知識、黨規黨紀、法律法規等,以“三會一課”、每月宣講以及“每周夜?!钡葹槠脚_,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重要講話和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第一時間進行傳達學習,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將企業各級組織決策的協調工作落實到位。四是有效結合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和基層工會組織等,確保黨建帶團建工作得到落實,同時能夠參與到與職工自身利益相關的決策制定中。另外,需要將“黨政交叉”任職制度積極落實,加強黨政互補,確保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充分發揮,從而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
新時期,企業黨建和經營管理需要進行高度的融合,兩者相輔相成。針對管理階段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管理人員引起重視,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避免不良風氣對企業發展的消極影響。正視生產經營的未來發展戰略要求,在工作中不斷推進兩者融合,從而促進企業整體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