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鵬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工會自覺把勞動法律監督和調解工作納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重要論述的重要舉措,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工作方針,以有場所、有組織、有隊伍、有制度、有系統、有典型的“七有”為抓手,推動工作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多元化、目標化、成效化,及時有效地把勞動爭議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促進了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
棗礦集團工會把勞動法律監督和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納入工會重點工作,始終堅持與職工之家建設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縱深推進“場所、平臺、設備、設施”一體化建設,構建了“幫扶中心+職工基地+基層工會”相融合的標準化服務職工陣地,為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打造“一站式”服務中心。為確保職工群眾勞動糾紛問題得到有效處理,棗礦集團工會建立了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協商調解、心理疏導、訴訟對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職工法律服務中心,并采取平面展示、電子展示等不同方式,設計場所陣地的立體式導視系統,設計各類牌板、圖表、標識,做到宣傳圖板、調解流程、監督流程上墻上線,實現工作事項、辦結過程全面展現(觸摸屏)。在此基礎上,堅持地企聯動,借助棗莊市總工會廣泛的社會資源,與專業律師事務所合作,建設勞動爭議調解、法律監督服務站,納入地方法律援助服務站點,全天候為職工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心理咨詢服務。同時,對困難職工、確有合理訴求的,可享受無償法律代書代理服務。2022 年接待職工群眾法律咨詢34 件次,提供心理咨詢輔導19 人次,有效推動了來訪事項的依法辦理。
構建“網絡化”服務平臺。堅持“抓實體、布網絡”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網絡便捷、快速的優勢,設立網上服務平臺,實現了線上調解勞動爭議(可多方參與)、勞動法律監督功能及侵犯職工權益舉報受理辦理功能,全程錄像錄音保存。開通“棗礦心聲”民生服務窗口,在各基層單位推出“職工微聲臺”等13 個線上平臺和33 個專線電話,積極構建線上法律咨詢、心理咨詢體系,提高調解效率。
形成“全覆蓋”服務站點。棗礦集團產業多、攤子廣,為更好地服務職工,集團工會堅持“基層為主”,積極探索將調解組織向基層延伸,在權屬、下屬單位建立了法律服務站14 個、心理咨詢站13 個、勞動爭議調解中心19 個,推動調解陣地下沉前移,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在基層化解。
為保證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快矛盾化解,棗礦集團工會以健全組織為支撐、強化隊伍為保障、完善制度為動力,建立健全規范化組織體系,為調解、監督工作提供有力的專業保障。
健全組織,構建網絡。堅持兩級聯動,建立了“1+39”的組織體系,即棗礦集團層面分別成立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委員會和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39 個基層工會組織分別按照“依法依規、統籌規劃”的原則成立“兩委會”,建制率達到100%。聘請5 名外部專業律師、8名心理咨詢師進駐服務中心,全天候為職工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心理咨詢服務。同時,兩級工會采取競聘、推薦等形式,配齊配強272 名勞動法律監督員和364 名勞動爭議調解員、28 名持證心理咨詢師、29 名法律工作人員,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分級負責、分級管理、全員覆蓋的網絡化勞動法律監督和勞動爭議調解體系。
強化培訓,提高素質。堅持把專業培訓作為推動勞動法律監督和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切入點,以“計劃組織、分批進行”的原則,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勞動法律監督員和勞動爭議調解員參加專業培訓,增強“兩員”隊伍的法律法規意識、學法用法能力和監督調解水平。2022 年組織106 人參加棗莊市舉辦的勞動爭議調解員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辦理調解員證書90 人,8 人參加市級勞動法律監督員培訓班,全部獲得市級監督員資格證。
結合實際,完善制度。堅持“務實管用、重在執行”的原則,分類制定勞動法律監督和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考核標準、獎懲辦法等工作制度,先后下發了《勞動爭議調解實施辦法》《訴前協調溝通機制》等文件,全面推行“兩書”(《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制度。實施“半年督導、年終考核、年度推優”,嚴格細致抓好工作管理,促進工作效能不斷提升。同時,制定調解標準化業務流程、“兩員”隊伍管理辦法、崗位責任制,統一工作記錄臺賬,實施網格化管理,做到集中領導、聯動協同、強化考核,確保調解工作規范化。
棗礦集團工會始終把“重源頭、強預防”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宣傳普法到位”“主動監督到位”“風險分析到位”形成了“三位一體”多元化矛盾排查掃描閉環體系,及時將爭議糾紛化解于萌芽狀態,促進勞動爭議化解在源頭。
宣傳普法到位。不斷創新學習方法,拓寬宣教形式,構建以“勞動爭議協調組織+工會干部+‘棗紅妝’女工隊伍”為成員的普法小組,進基層、進區隊、進車間、進班組,通過面對面解讀、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憲法日”“法制宣傳教育月”活動,加大對法律法規的普法力度。借助廣播、網站、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引導職工以理性合法形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維護自身權益。2022 年,在棗礦集團工會微信公眾號上開展了新《工會法》網絡知識競答活動,共有1.2萬余人參加,印制了宣傳手冊1300 余份,發放至基層單位和職工群眾。
主動監督到位。加強監督是有效做好預防的關鍵,棗礦集團通過關口前移、暢通渠道、加強走訪等多種形式,強化監督工作,織密筑牢矛盾糾紛“防火墻”。一是關口前移。各級勞動法律監督員定期深入一線,對《集體合同》《工資專項合同》等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將履約情況通過職代會等形式進行公開。結合上級新政策及實際,通過平等協商會等方式,及時修訂各類合同,著力引導和監督企業認真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二是暢通渠道。設立監督舉報箱,定期開展匿名問卷調查,暢通和拓寬監督渠道,保證勞動法律監督的各項信息及時、快捷地上報至各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三是加強走訪。通過“日常走訪”和“定向專訪”的形式,協同法律、工資、信訪等部門,深入基層單位開展調研座談,傾聽職工意見、建議,為職工答疑釋惑,努力變事后監督為事前預防,變坐等援助為主動調解,破解專業性不足、基層監督不夠的難題,把勞動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起始階段。
風險分析到位。發揮工會“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監督人”的作用,不斷完善前期服務,采取定期報告和及時報告的“雙報告”制度,加強職工思想動態的收集和分析,及時了解掌握職工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介入、早處理,避免出現過多的勞動爭議。2022 年對各類勞動用工進行法律風險分析,及時提出法律建議。對規范清理勞務派遣用工進行了風險分析,積極向勞動仲裁部門和各級法院協調溝通,對集團公司出臺的各種勞動用工管理規定提出法律建議,防控勞動用工風險,為積極穩妥處理勞動爭議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