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數據資源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數據資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以統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強化數據要素的賦能作用、應用場景的牽引作用、融合生態的助推作用,為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注入更加強勁的數字動力。作為實施“強省會”戰略的新一輪新一線城市,建設“數字長沙”的關鍵在于創新數字技術,以價值釋放為核心、數據賦能為主線,煥新人民生活、創新產業經濟、革新城市治理,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因此,建設“數字長沙”的內涵包括數字經濟、數字生活、數字治理、數字要素、數字保障幾個方面。
數字經濟新高地
近年來,長沙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帶動數字經濟。長沙發布了2023 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場景清單,涉及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生態宜居、產業經濟、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為場景和技術、機會和資本“牽線搭橋”,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大引力場。長沙將堅持科技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提速器”,把數字經濟作為創新發展的“新動能”,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協同發展,積極推進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和價值鏈“五鏈”深度融合,統籌推進算力、算據、算法、算網“四算”一體發展,不斷塑造一流產業生態及現代產業體系,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數字生活新典范
從“排隊報名”到“指尖報名”,背后是“數據跑路”代替了“群眾跑腿”。今年以來,長沙依托政務云和“城市超級大腦”,持續推進政務數據和公共數據匯聚共享應用。數據賦能給生活帶來的高效便捷并不僅僅體現在中小學入學報名一件事上。不動產登記、公積金業務辦理、各類證明開具……在覆蓋政務民生的數百個業務場景中,刮起了一場“智慧風暴”,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紅利。長沙將延續“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順應人民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向數字空間轉移的轉變,創建完善的社區公共空間和服務體系,形成人民生活無憂、出行無阻、高效便利、豐富多彩、安全遠慮的美好生活新典范。
數字治理新標桿
如今,在長沙城市運行綜合指揮中心的大屏上,已接入了近160 萬個城市管理部件以及33 個單位的28 萬余路視頻資源,密布的數字化點位串聯起長沙的智慧動脈,能夠實時掌握城市運行管理動態,快速指揮調度處置各類突發狀況。依托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長沙打造了“全時段、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智慧城管體系,形成城市綜合管理服務的“大閉環”。長沙將打造一個市民深度參與、各主體協同共建的開放式數字治理城市,圍繞市民和城市管理者最關心、最直接、最受用的數字化應用場景,設置智慧應急、城市生命線、智慧城市CIM/BIM、數字鄉村、智慧社區、智慧園區、城市運管服七大賽道,打造數字治理城市新標桿。
數字要素新效能
如何才能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實現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蝶變。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發布的《長沙市政務數據運營暫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確保數據安全、合規使用的前提下,加強數據運營,挖掘數據價值,將有效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長沙將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在資源共享、節能高效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數據要素賦能作用和應用場景牽引作用,并在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流轉中持續創造新效能,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催生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推“數字長沙”高質量發展。
數字保障新格局
長沙將在技術上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夯實數字技術基礎與新基建建設。通過技術創新加速產業的蝶變升級與數字新產業的重大突破,引領數字技術賦能下產業轉型、生活服務、管控治理。厚植具備數字化戰略頭腦、擁有數字化思維、推動數字化落地、實現數字化創新的新時代數字化人才沃土。健全政務數據開發利用合規程序和安全管理辦法,穩健推進政務數據有序開放與開發應用。不斷提升惠民服務“一網通辦”、城市治理“一網統管”、數據要素“一腦賦能”、統籌建設“一體聯動”數字保障新格局。
2023 年長沙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強省會”戰略背景下大數據產業推動“數字長沙”建設的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