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翔
長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勞動者就業問題,提出了通過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的若干舉措。2022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就業目標,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等重要部署。當前我國正面臨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需要不斷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積極賦能就業優先戰略,為促進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和我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強化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頂層設計,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方向指引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我國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需要加大力度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強化頂層設計。在制度建設的方向上,我們需要不斷完善現有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高現有制度的適應性。同時積極探索學分銀行制度,實現不同技能培訓成果間,技能培訓成果與其他學習成果間的互認互換互通,在此基礎上將其與勞動者的晉升、嘉獎和落戶等相結合。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積極探索和推進包括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在內的《終身學習法》的立法工作,進一步明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各主體的權利、責任與義務,明確各主體的責權利邊界。
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組織制度,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組織支撐
組織制度關系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有效執行。當前,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涉及的主體眾多,既有人社、教育等多個技能培訓管理部門,也有企業、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和社區等多類型培訓參與主體。為促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執行,需要設立能夠統籌多部門和多主體資源的聯合管理組織,通過集中領導,來強化對各部門、各主體資源和任務的協同和協調,促進制度落實和執行。同時,通過優化組織制度中的多元主體參與機制,形成治理合力,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職業技能培訓各主體的資源和能力優勢,構建形成適應我國國情的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治理網絡。
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激勵制度,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實施動力
為充分調動廣大主體的積極性,我們需要不斷加大制度激勵。一方面,我們需要激勵廣大勞動者積極參與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在具體實施中,我們可以繼續采取貨幣化培訓補貼等基本手段,同時積極探索可靈活兌換的技能學習積分等方式,以提高激勵措施的持續性和適應性;我們還可以積極推進技能型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制度,對技能型人才在升學、購房和落戶等方面給予專項優惠政策,以吸引廣大勞動者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激勵企業和職業院校等培訓供給主體參與到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尤其重點鼓勵符合資質要求的供給主體等根據社會需求開發中、高級別的培訓項目并實施,滿足高質量充分就業所需。
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評價制度,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質量保障
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涉及廣大勞動者的切身利益,為保證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的實施質量和效果,需要建立健全科學的培訓評價制度。首先,政策目標決定政策內容。相關部門應聚焦于我國的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進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評價制度設計,通過政策指揮棒對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向和內容進行政策引導。其次,應結合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終身性”的特點,積極探索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評價體系。該體系不應拘泥于短期培訓效果,而應該采用長期效益和短期效果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滿足勞動者終身成長的需要。最后,需要充分考慮培訓實施的一般規律和勞動者終身學習的特點,建立貫通培訓全過程的培訓評價制度。其中培訓項目的需求預測評價、過程執行評價、執行效果評價,以及培訓者培訓效果評價幾方面應該是未來評價制度優化的重點。
【作者系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本文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2023 年度研究專項課題“基于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江蘇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研究”(23ZXZB028)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