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君
煙臺高新區兒童文明實踐廣場公園位于海博路和港城東大街交界處,在這個4000平米的公園里,不僅有游樂設施,還有免費書房、親子農場、家長學校……從設施設計到活動安排,處處體現著“兒童友好”的理念,釋放出一座城市的善意和美好,吸引著一批批家長陪同孩子前來游玩。
走進公園,門口豎立著一塊醒目的牌子——“煙臺高新區OKAY YA兒童文明實踐廣場”,原來這是一個將兒童文明素養教育與兒童游樂相結合的主題公園,再往里就是散落在草地上的八個造型各異的文明素養小屋。公園里還穿插著兒童文明素養系列漫畫、景觀小品、秋千、滑梯、攀爬架、足球場等游樂設施,還有兒童夢想空間、親子書房、親子農場、志愿小屋等。
“我覺得這個書房才是最好的,很少見公園里有書房的,在這里玩累了還可以看看書澆澆花,而且都是小朋友愛看的書。”從萊山區趕來的劉女士說,現在很多地方雖然也有兒童玩樂設施,但基本以娛樂為主,且好多設備都商業化了,而這里所有的設施設備不僅不收費,還給孩子們提供了看書、畫畫、講故事和做志愿服務的地方。
劉女士所說的就是位于公園東北角的親子書房和觀景書房,書房里圍著一圈矮凳,一側墻壁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書架,上面陳列著各式各樣和幼兒文明成長相關的書籍。據悉,這個書房是今年3月份開始慢慢充實起來的,24小時免費開放,精心準備了大量適合親子閱讀的健康向上趣味性強的繪本,供市民免費閱讀。
“說來也奇怪,我們一開始還擔心,純免費開放書房會不會丟書?沒想到的是,開放一個多月以來,書不僅沒丟,還增加了不少。”公園策劃人賽大委,孩子們嘴里的“賽叔叔”指著一個圖書漂流的活動公告說,“主要得益于它,而且還因此衍生出了跳蚤市場活動。”
這里除了是公園,還是山東省首個戶外家長學校的所在地。
兒童文明實踐廣場公園初建于2022年7月,一開始只有文明素養小屋和零星的游樂設施,后來隨著全環境立德樹人,兒童道德啟蒙工程落地于此,內容也慢慢充實起來,多了兒童夢想空間、親子書房以及志愿服務等內容,到現在根據實踐需求,又落戶了戶外家長學校。
近年,山東省文明委出臺《關于實施全環境立德樹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和《關于統籌推進美德山東和信用山東建設的意見》,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都有了新的明確要求。《意見》提出,要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在學校、家庭、社會、網絡等全場域,納入到積極心理品質塑造的全環節。

今年3月,煙臺市文明辦、煙臺市教育局和煙臺市婦聯于在煙臺高新區率先試點啟動了“全環境立德樹人,兒童道德啟蒙工程”。“工程啟動以來,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問題孩子,家長和學校都會認為對方有責任。這樣的問題,學校不好解決,家長也解決不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聯動家校社的紐帶,重塑家長學校,把問題集中到家長學校,通過各方在家長學校的學習、討論,達成對孩子教育方式的共同認知。”賽大委說,考慮到社區囿于場地的限制,公園則成了一個很好的載體,環境優美開放,適合常態化開展活動。
家長學校的課程主要以“活動”形式體現。家長學校的活動不會搞成說教式的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周末親子活動,彼此輕松交流、分享參與的方式,讓家長孩子都愿意參與進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學校成立以來,各個志愿群里媽媽們積極互動,踴躍提報各類創意想法。
“志愿群”背后,是一場“城市善意”與“家長回應”的雙向奔赴。
2022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導則(試行)》,明確了兒童友好空間的規劃、設計、建設以及各類空間的適兒化改造等要求。很多城市都在積極踐行“兒童優先”的理念,打造名副其實的兒童友好空間,煙臺高新區兒童文明實踐廣場公園就是“兒童友好空間”的一種有益探索。
兒童友好空間中釋放出對兒童的尊重和善意,換來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回應,一些家長自發成為了志愿者,參與到公園活動的策劃和環境的維護中來。
為更好地利用好這塊場地,把家長學校的理念落到實處、深處,日前,煙臺高新區成立了“全環境立德樹人,兒童道德啟蒙工程”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機制,還聚集了一批專家、教師和志愿者資源,推出了全環境立德樹人家庭教育系列短視頻和一套家庭教育系列漫畫,正在籌劃出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