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森 李納璺
近年,景觀績效系列成為古典園林保護與景觀設計領域的熱點話題。因很多園林存在保護管理不當和被破壞等問題,本文將景觀績效理論引入古典園林的保護與更新實踐中。
美國風景園林基金會提出的景觀績效系列,是對已建成景觀項目的實際可持續性績效進行評估的研究框架。并發展了景觀績效評估的概念和方法,旨在增強利益相關者對可持續風景園林價值的理解和認可,提高風景園林行業設計實踐的質量[1]。
理論構架基于環境、經濟、社會3 個方面,通過量化已建成景觀項目在上述方面所創造的效益,明確該項目的景觀績效并分析其中的不足,該方法旨在綜合考慮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經濟和社會效益,評估和比較不同景觀設計方案的績效表現,以便深入了解項目在可持續性、社會互動、經濟效益等方面的表現,并提供指導和改進意見。
古典園林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遺產價值,然而由于古典園林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其保護和更新工作面臨著很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基于景觀績效評估理論,以桂林雁山園為例,總結雁山園保護與更新中的現存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古典園林保護與更新策略,以及在景觀績效評估視角下古典園林的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雁山園位于桂林市南郊,距離市區約20 km。整個園區的占地面積約為15 萬m2,形態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500 m,東西寬約330 m[2]。
3.2.1 景觀特征性分析
雁山園以其獨特的造園藝術而聞名,園林依山傍水,創造出了獨特的景觀,但園內的建筑布局相對較為稀疏,建筑的規模較小且數量不多。雁山園的每個樓閣之間均以廊相連,營造出一種“游廊觀景、處處為景”的雅致氛圍,如碧云水榭(見圖1)。任何建筑都需要經過合理的規劃和布置,以保證整體布局的和諧與協調[2]。
圖1 碧云水榭(來源:網絡)
當前的雁山園總體格局猶存,但開發和修復始終缺乏系統的規劃設計,仍存在以下問題:第1,景觀原真性方面,在后期維護過程中,為了確保游人的安全,一些功能性改動被引入玄珠橋和公子樓附近水面的景觀中,包括增加水泥欄桿和水泥平臺,破壞了傳統園林的原真性和秩序,對整體景觀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使得整個園區的風貌顯得極不協調。第2,植物配置方面,多處采用大面積簡單的西洋式草坪,缺少層次,與傳統古典園林配置相違背。
3.2.2 安全防護性分析
雁山園作為一座天然山水園林,在防止園區內澇與洪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引水、調蓄、防洪。為了有效排水,園林利用自然山勢和植被建立一個自然循環系統。此外,還采用一些特殊設計來控制水流,包括臺階步道、擋水石和疊石景觀擋水,有效引導和控制水流,以創造出美觀、實用的景觀效果。通過臺階步道和擋水石,引導水流朝著預定方向流動,以避免侵蝕和淤積。在建筑物方面,為了有效排除雨水,水系統通常采用排水管或臺明邊緣鏤空攔擋。雁山園在安全防護方面仍存在以下不足:
1)防洪和排水方面的問題:第1,排水口的維護狀況不理想,存在堵塞或損壞的情況。第2,管理方面忽視了對水利設施的定期檢查與維護,增加了內澇的風險。
2)古樹保護與防雷擊方面的問題:第1,古樹眾多,缺乏保護措施,缺少定期的監管和維護,枝干掉落的情況,導致一定的安全隱患。第2,重要建筑物缺乏避雷設施。由于園內樹木密集、靠近水系、電線外露等原因,使建筑存在雷擊隱患。
3)火災防護方面的問題:第1,園林內缺乏滅火器等必要的滅火設備,導致在火災發生時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因園林內存在大量老化的古樹和古建,這些木材表面缺乏防火涂層和漆面保護,容易受到火災的威脅。第2,園林中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過小,一旦火災發生,火勢可能很快大面積蔓延,增加了滅火的難度和風險。第3,存在游客違規抽煙和使用火源的問題。
3.2.3 文化遺產性
雁山園發展至今已有150 多年的歷史,唐岳最初興建的雁山園作為私家別墅,后來被岑春煊購得并改名為西林花園,并進行了修復和改造。西林花園后來捐贈給廣西政府,更名為雁山公園,成為政府辦學的場所。抗戰時期,廣西大學聘請了設計師梁思成、林徽因等在雁山公園內增建了匯學堂(圖2)、起文樓(圖3)等建筑,進一步豐富了園區的文化氛圍[3]。通過不同時期的修復與改造,雁山園具有極高的文化遺產價值。濃厚的文化色彩,是嶺南文化、桂林文化獨特地緣的實證。
圖2 匯學堂(來源:網絡)
圖3 起文樓(來源:網絡)
目前,園內的一些建筑現只對外表進行修復,內部環境卻破爛不堪,空有其表,多處墻垣存在掉漆及破損現象,石碑的外觀及碑文遭到嚴重的破壞。同時,古樹保護工作不到位,未采用科學的樹木防腐及修護技術,造成一些古樹受損嚴重。古典園林的圍墻內擁有很多具有歷史見證意義的古建筑和古設施,這些珍貴的遺產需要得到妥善保護和充分利用,通過對古典園林整體或部分損毀的修復,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文化價值[4-5]。
3.2.4 人文社會性
人文社會價值是指個人或團體通過滿足社會和他人的物質或精神需求來做出貢獻或承擔責任的能力。雁山園作為一座融合了景觀、人文和歷史元素的中國古典園林,具有巨大的人文社會價值。院內的雕塑、楹聯、景觀、建筑、附屬文物及歷史典故等具有教育功能,能夠啟發人們認識歷史,有助于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雁山園是桂林4A 級景區,具有較高的旅游價值,能夠為桂林市的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雁山園在人文社會性方面仍存在以下不足:第1,教育研究價值方面,由于傳統技術流失、技術傳承人才規??s減、造成對雁山園的保護研究深度不足;第2,創造經濟效益方面,由于園區博物館旅游模式單一、缺乏相應的文創產品,未發揮片區優勢聯動引入商業功能,難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首先,在保存已有部分要素的基礎上,從格局、要素、風貌等方面展開對歷史園林的探索[6]。其次,全方位恢復雁山園景觀的歷史原貌,加強區域整體性。最后,優化水系統與水利設施,豐富植物層次,保護植被。
排水方面,為了改善排水情況,可以借鑒蘇州傳統園林的拼接式鋪裝方式,即選擇滲水性好的透水鋪裝材料,同時在水池附近選擇美觀且生態的材料,如自然山石駁岸。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表水的滲透和過濾能力,有效改善排水問題[7]。防火方面,由于古典園林中的建筑多為木結構,應完善防火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管理方面,加強員工培訓,如正確使用防災設備,重視防災教育;制定園林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入園規定、安全指引和緊急預案等,讓游客和員工能夠知道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安全設施方面,應設置欄桿等防護裝置,防止游客無意破壞;針對古樹進行支撐保護,防止枝干掉落等情況;在危險的區域,設置提示標識和警示燈等安全設施。
傳承地域文化的重點是延續空間的肌理和形態,并注重文明的傳承和文化的延續[8]。對于這些建筑的保護,要在保持其原始真實性和傳統風貌的基礎上,挖掘它們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同時,應加強文化解讀和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雁山園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如可在園內設置更多的文化解讀牌和展板,向游客介紹園林歷史、文化淵源、園林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可邀請專業文化解讀人員或園林專家對游客進行解說,加深游客對雁山園的理解和認知。
4.4.1 加強文化解讀傳播
當地政府和文化機構應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組織文化活動和展覽,吸引游客和文化愛好者到園區里學習、體驗,實現教育研究價值。雁山園有多位名人居住過,可通修繕名人故居,引入敘事性設計,讓游客與歷史文化產生互動,激發情感共鳴[9]。
除了傳統的觀賞和游玩之外,雁山園是中國新文人畫派和中國漓江畫派的創作基地,同時也是鳳儀書院和廣西藝術學院漓江國際文化學院的教學基地,可在園內開設文化展覽、藝術表演、旅游推介等活動,滿足社會各界需求。
4.4.2 增強人文體驗
首先,梳理園林人文重點,增加人文體驗,通過協同設計激發附近居民的創造性。例如,可以聯合社會組織以及附近居民,開發推廣與雁山園相關的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進一步提升雁山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進雁山園與桂林市區和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
其次,拓展旅游市場,打造特色品牌,從而推動雁山園的社會價值的發掘。雁山園作為桂林市4A 級景區,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旅游吸引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改變傳統的文化觀覽模式,通過新的文創模式激發社會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雁山園的文化旅游價值和社會價值,實現園林景觀的“內生性”發展。
本文基于景觀績效理論,以雁山園為例,論述了景觀績效視角下古典園林保護與更新的設計策略。在對古典園林進行保護更新時,應注重延續歷史風貌、傳承地域文脈、完善安全防護等問題,同時發掘其文化價值,豐富古典園林的功能,實現古典園林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