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珍,曹媛媛,趙建春,王春雷
(1.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2.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江蘇 鹽城 224006)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妊娠期初次確診為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是妊娠期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與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過高有關,如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可能會對分娩產生影響。目前,妊娠期糖尿病主要通過補充外源性胰島素進行治療,其中門冬胰島素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短效胰島素制劑,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機體內胰島素作用敏感性下降,僅僅通過增加胰島素劑量難以解決這一問題,還會導致血糖控制難度增大,同時也會增加機體胰島素抵抗程度[1]。地特胰島素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新型胰島素類藥物,受眾群體廣泛,該藥物可以降低血糖,藥物釋放均勻,且降糖作用平穩,持續時間可長達24 h,作用時間長,更有利于維持血糖穩定[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 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3 例)和觀察組(43例)。對照組患者孕周24~39 周,平均(31.99±3.57)周;初產婦32 例,經產婦11 例;年齡20~36 歲,平均(28.36±3.34)歲。觀察組患者孕周23~38 周,平均(31.86±3.49)周;初產婦29 例,經產婦14 例;年齡21~37 歲,平均(28.04±3.27)歲。兩組患者孕周、初/經產婦、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3]中的診斷標準;對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不存在相關禁忌者;孕前無糖尿病病史者。排除標準:伴有遺傳性疾病、血液系統或免疫系統嚴重疾病者;系統孕產檢查不合格者等。本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已熟知治療方案、不良反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指導其進行常規運動訓練,為患者提供合理的飲食方案,為患者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知識。給予對照組患者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 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53001,規格:3 mL∶300 IU],三餐前注射,起始劑量0.2~0.3 IU/(kg·d),監測患者血糖水平,調節用量直至血糖控制達標。觀察組患者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劑量同對照組,并在其基礎上,于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島素注射液(Novo Nordisk A/S,注冊證號S20140042,規格:3 mL∶300 IU],起始劑量為0.2~0.3 IU/(kg·d),監測患者血糖水平,調節用量直至血糖控制達標。兩組血糖控制目標均為:空腹血糖(FPG)≤ 5.3 mmol/L,餐后2 h 血糖(2 h PG)≤ 6.7 mmol/L。兩組患者均于治療2 周后進行療效評價,并連續給藥至胎兒出生結束。
1.3 觀察指標①血糖和胰島功能。于治療前、治療2 周后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 與餐后2 h 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血糖儀(北京怡成生物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型號:JPS-5)測定FPG、2 h PG 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空腹胰島素(FINS),用糖化血紅蛋白儀(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型號:A1CNow Self Check)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Leptin)、脂聯素(ADP)水平。血樣采集和血清制備方法同①,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Leptin)、脂聯素(ADP)水平。③不良母嬰結局。統計兩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早產兒、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胎兒生長受限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和胰島功能水平比較相比治療前,治療2 周后兩組患者FPG、2 h PG、HbA1c、FINS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和胰島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和胰島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 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FINS:空腹胰島素。
?
2.2 兩組患者血清Hcy、Leptin、ADP 水平比較相比治療前,治療2 周后兩組患者血清Hcy、Leptin 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血清ADP 水平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Hcy、Leptin、ADP 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Hcy、Leptin、ADP 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Hcy:同型半胱氨酸;Leptin:瘦素;ADP:脂聯素。
?
2.3 兩組患者不良母嬰結局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早產兒、巨大兒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母嬰結局比較[例(%)]
正常孕婦隨著孕周增加體內各種激素水平會發生較大變化,導致機體胰島素負荷逐漸增加,同時分泌大量激素,拮抗胰島素分泌,最終導致孕婦血糖代謝紊亂,形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會引發患者體質量超重、過度肥胖、高血壓等一系列臨床癥狀,使剖宮產、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不良結局發生率升高,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門冬胰島素注射液是臨床常用的人工胰島素,經皮下注射后可迅速吸收進入機體,但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機體多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造成依從性低下、有效性和安全性欠佳,很難達到滿意的療效。
地特胰島素屬于一種長效胰島素,常用于治療糖尿病,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其作用機制為在體內形成微粒,從而延長作用時間,使其能夠持續降低血糖水平,幫助糖尿病患者減少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次數[4]。地特胰島素能夠促進機體組織對血液中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在肝臟中抑制糖原的分解,降低體內血糖效果明顯,且具有抑制脂肪酸釋放的特性,可以有效減少胰島素抵抗的發生[5]。門冬胰島素其活性與天然胰島素類似,含有一些化學物質,如多肽、生物堿、皂苷等,這些成分可被機體快速吸收,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受體數量,提高胰島素的利用效率,從而降低血糖水平。地特胰島素可對胰島β細胞功能進行改善,以此對胰島素抵抗有效減輕,并模擬人體胰島素分泌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控糖,同時還可以抑制腸道中葡萄糖的吸收,控制血糖升高。兩者聯合用藥,較好地發揮協同效應,更有利于促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水平恢復[6]。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糖、胰島素功能相關指標均降低,說明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可明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島細胞功能。
血清Hcy 為蛋氨酸重要代謝中間產物之一,當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處于高血糖狀態時,會增加尿排量,過度流失葉酸和B 族維生素,導致Hcy 水平異常升高,損傷患者血管病變[7]。Leptin、ADP 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激素,會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產生一定影響,患者在發病過程中會對胰島素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加,使Leptin 升高,同時也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造成ADP 水平下降,使病情加重[8]。地特胰島素通過結合胰島素受體,有效調節胰島素水平及葡萄糖代謝功能,阻斷肝糖原異生,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機體抗氧化能力,保護患者血管內皮功能[9]。同時,地特胰島素通過抑制肝臟及食欲中樞等機制,避免患者體質量增加,促進Leptin 代謝,提高Leptin的敏感性和作用效果,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進而影響能量代謝和食欲,通過抑制脂肪酸的產生和釋放,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糖代謝異常,促進ADP 的分泌與釋放[10]。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清Hcy、Leptin 水平降低,血清ADP 水平升高,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過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可有效調節各項代謝指標水平,促使病情轉歸。
地特胰島素聯合門冬胰島素聯合用藥,能將兩種藥物進行優勢互補,門冬胰島素促使患者的血糖值處于正常狀態,改善胰島素分泌狀況,在門冬胰島素快速起效的同時,地特胰島素控制平穩降糖,其獨特的結構使得其不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血液循環,兩者聯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子宮內代謝環境,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及妊娠相關并發癥或疾病的發生,利于改善分娩結局,確保了母嬰安全[11]。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觀察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早產兒、巨大兒發生率均降低,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過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不良母嬰結局,保證母嬰安全。
綜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過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可有效降低糖代謝水平,改善胰島細胞功能,調節各項代謝指標水平,同時可保證母嬰安全,值得進一步加強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