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喜
(白山市中醫院中醫內科,吉林 白山 134300)
微血管性心絞痛是一種勞累性心絞痛或者心絞樣不適的綜合征,通常由多種原因導致心肌代謝異常,其發病時胸痛持續時間較長。目前,臨床多采用西醫藥物,如服用瑞舒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爾等西藥治療心絞痛,通過發揮其抗缺血的作用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雖有一定療效,但長期使用會降低藥效,實際應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虛氣流滯”指由于元氣虧虛、氣血失和,導致痰凝、氣滯、經絡閉阻、血瘀等病理變化進程,中醫學認為,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屬于中醫的“心痛”“胸痹”范疇,氣虛血瘀是其致病基礎,治療原則應以補虛通滯為主[1]。健脾養心方主要由黃芪、黨參、桃仁等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益氣、消食化滯等功效[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虛氣流滯”學說應用健脾養心方治療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對于本文所研究的球桿系統,設計二次型性能指標函數J,以優化球桿系統運動過程中的動能、勢能以及系統控制過程中所消耗的電能,并且考慮系統主要控制對象x、α的控制誤差。系統內部的動能和勢能可分別表示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白山市中醫院于2021 年2 月至2023年2 月期間收治的86 例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3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3~73 歲,平均(57.25±4.74)歲;病程7~48 個月,平均(24.42±4.46)個月;其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0、23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4~73 歲,平均(57.26±4.76)歲;病程7~49 個月,平均(24.45±4.48)個月;其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19、24 例。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診斷和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3]中關于微血管性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同時中醫符合《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心病分冊》[4]中關于“心痛”“胸痹”的診斷標準,且辨證為氣虛血瘀證者;②近1 個月未接受相關藥物治療者;③經臨床癥狀、病史、實驗室檢查、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確診者等。排除標準:①先天性心臟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者;②對本研究相關藥物不耐受者;③肝、腎臟等器官功能嚴重障礙者;④頸椎病、外傷、胸肺病變引起的胸痛者;⑤有心臟既往手術治療史者等。白山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予以對照組患者西醫常規治療,口服瑞舒伐他汀鈣片(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658,規格:10 mg/片)治療,10 mg/次,1 次/d;酒石酸美托洛爾片(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783,規格:50 mg/片)治療,50 mg/次,1 次/d;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43,規格:40 mg/片)治療,40 mg/次,1 次/d。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增加健脾養心方,組方:黃芪30 g,黨參、川芎、瓜蔞、石菖蒲各15 g,桃仁、柴胡、丹參、薤白各10 g,紅花6 g,心煩失眠者加牡蠣、龍骨各10 g;食少便溏者加薏苡仁、茯苓各15 g;痰多壅盛者加膽南星15 g、法半夏10 g,一劑加水煎煮至400 mL,分早晚2 次溫服。兩組患者均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參照《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心病分冊》[4]擬定的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心絞痛癥狀消失,中醫癥狀積分下降幅度≥ 70%視為顯效;癥狀顯著減輕,30%≤ 中醫癥狀積分下降幅度<70%視為有效;癥狀沒有改變或加重,中醫癥狀積分下降幅度<30%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心絞痛癥狀。于治療前后,統計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并使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5]評估兩組患者心絞痛疼痛程度,總分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③平板運動試驗結果。于治療前后,根據正常心電圖導聯連接心電圖并固定,后囑患者在平板上從快走到快跑遞增式運動,使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80%,觀察心電圖變化,患者自我感覺不適時終止運動,統計平板運動試驗總運動時間、ST 段壓低幅度、ST 段壓低0.1 mV 時間。④血清缺血修飾白蛋白(IMA)、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于治療前后,在患者空腹狀態下采集5 mL 靜脈血,離心10 min 后取血清(轉速為3 500 r/min),使用酶聯免疫法測定血清IMA、ET-1 水平,使用硝酸還原法檢測血清NO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經S-W 法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均減少,觀察組少于對照組;發作持續時間均縮短,觀察組短于對照組;心絞痛疼痛強度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平板運動試驗結果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平板運動試驗總運動時間、ST 段壓低0.1 mV 時間均延長,觀察組長于對照組;ST 段壓低幅度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清IMA、ET-1、NO 水平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MA、ET-1 水平均降低,血清NO 水平均升高,且較對照組,觀察組血清IMA、ET-1 水平更低,NO 水平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傳統建筑承載了村民的居住習慣。堂屋是傳統農村建筑的核心,起居功能皆環繞堂屋發生。而新農村建設帶來的“高大建筑”“平直馬路”令傳統建筑的特色與所處環境消失殆盡。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好轉,越來越多的自建房取代傳統的建筑。自建房多數采用城市住宅的空間構成方式,以客廳為生活中心;傳統的起居軌跡漸漸消失,年輕人開始對一些傳統的設施和用具感到莫名。
表2 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通過系統設置,實現每一步驟的參照或者引用能夠在參照的表單中實現被參照對象信息的記錄(如表單號等),確保通過查看某單據時能夠一目了然知悉單據信息的來源,以達到信息追溯反查的目的。同理,在某個模塊中生成的表單或者數據信息,在另外的相關聯的模塊或者系統中,能夠實現快速的調用,確保模塊間、系統間數據的共享、共建、共用,最大化地確保數據源的唯一性。
表3 兩組患者平板運動試驗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平板運動試驗結果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
近年來,隨著惠州經濟的快速增長,進出惠州港船舶數量逐年增多;加之惠州港地處大亞灣灣內,三面環山,防臺條件優越,每年臺風季節,大量過往船舶擁入惠州港水域防臺避風。
表4 兩組患者血清IMA、ET-1、NO 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血清IMA、ET-1、NO 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IMA:缺血修飾白蛋白;ET-1:內皮素-1;NO:一氧化氮。
?
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上主要采用以抗缺血治療為主的西醫治療,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心肌供血增加、減少心肌耗氧量等途徑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雖有一定療效,但部分患者容易出現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整體效果不夠理想。
中醫學認為,微血管性心絞痛的根本病機是氣虛血瘀,符合“虛氣流滯”理論,其多由臟腑虛弱、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寒邪侵襲、飲食不節等所致,日久傷及氣血津液,耗損氣陰,陽氣失養,血行無力,血瘀停滯,心脈痹阻,進而引發一系列癥狀[6]。健脾養心方中黃芪、黨參可益肺健脾、養血生津、補中益氣;川芎可活血行氣、化瘀止痛;瓜蔞可化痰清熱、散結消腫;石菖蒲可開竅豁痰、理氣活血、化濕開胃;桃仁、紅花可活血化瘀、通滯止痛;柴胡可疏肝解郁、解表透熱;丹參可活血化瘀、行氣通絡;薤白可行氣導滯、通陽泄濁;牡蠣、龍骨可鎮心安神、收斂固澀;薏苡仁、茯苓可利水滲濕、補益脾胃;膽南星、法半夏可清熱化痰,全方共奏補氣健脾、行氣通滯、活血散結之功效[7]。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患者容易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平板運動試驗可以檢驗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評估患者的運動耐量,對于疾病的預后評估有指導意義。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更高,且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更少、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更短,心絞痛疼痛強度、ST 段壓低幅度更低,平板運動試驗總運動時間、ST 段壓低0.1 mV 時間均更長,表明健脾養心方可以有效提高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患者臨床療效,提高心肌供血,從而緩解患者心絞痛癥狀,促進病情恢復。
IMA 是心肌缺血標志物,其水平高低與血管性心絞痛心肌損傷程度具有密切關系;ET-1 是血管收縮因子,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可導致ET-1 水平異常升高;NO 是血管內皮細胞舒張因子,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對血管有保護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石菖蒲可加快人體血液循環并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預防心肌缺血與血栓的作用[8];丹參中的丹參酮可以抑制IMA、ET-1 的分泌,降低其活性,減少細胞凋亡,減輕心肌損傷,同時促進NO 的增殖,提高NO 水平,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進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9];薤白可通過清除氧自由基、下調心肌自噬基因表達而抑制心肌細胞凋亡,起到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10]。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治療后血清IMA、ET-1 水平更低,NO 水平更高,表明健脾養心方可以有效改善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促進病情好轉。
綜上,健脾養心方可以有效提高微血管性心絞痛氣虛血瘀證患者臨床療效,提高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值得臨床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