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康有為視界中的劉歆

2023-09-10 10:14:11魏義霞
現代哲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孔子

魏義霞

提起康有為,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孔子的推崇備至與對劉歆的深惡痛絕。在康有為的所有論作中,以人物作為批判的靶子著書立說而予以駁難的惟有《新學偽經考》。《新學偽經考》中的“新學”即歆學,也就是劉歆之學。從《新學偽經考》的書名即可一目了然,劉歆在康有為的視界中是重點人物,足以作為反面教材,所以才被康有為當作批判的靶子。事實上,出現在康有為視界中的劉歆無一不以反面形象示人,自始至終都予以極力鞭撻成為康有為對待劉歆的基本做法和態度。就康有為對國學人物的態度而言,劉歆的待遇非同尋常,因為只有抨擊而無贊譽乃至肯定在康有為那里并不多見。可以看到,即使是對被他抨擊為最大之蠹的韓非,康有為也肯定其所作《韓非子》一書的價值,尤其對其中的《顯學》篇給予較高評價。康有為對怒不可遏的韓非有過肯定,對墨子、荀子和朱熹等人毀譽參半,唯獨認為劉歆一無是處,恨不得將劉歆一棍子打死。給予劉歆的特殊對待體現了康有為的特殊立場,背后隱藏著深刻而復雜的原因。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反觀康有為視界中的劉歆,不僅有助于體悟康有為對古文經學以及漢唐哲學的態度評價,而且有助于理解他的孔教觀和國學觀。

一、剝奪孔子的教主資格

康有為指出,劉歆給孔教以及中國造成了無法彌補的致命后果,這一切都源于劉歆對孔子的認識以及敗壞了孔子大道。具體地說,在他看來,劉歆否認六經為孔子作,也就等于否定了孔子的教主資格。對此,康有為揭露并解釋說:

若我國以儒治國垂數千年,篤生教主,不假異地,此乃大地之所無,而吾國文明之最光遠有耀者也。況孔子去世卿,去奴隸,而開二千年一統平等自由之治;定同姓不婚,而人民數萬萬冠于大地,功莫盛焉。其改制為教主兼該三世,自據亂、升平、太平莫不備具。一世之中又有三統、三正,以待變通,故曰上下無常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其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以文為主,尚進化也。《詩》始文王之君主以寓據亂,《書》首堯、舜之民主以示升平,《易》稱見群龍無首天下治也以示太平。明堂之制上圓下方,三十六牖,七十二戶,則各國之王宮議院正同之。衣長后衽,尚白尚黑,建子建丑,則今歐洲各國行焉。試問誰能于數千年前范圍歐土之制乎?今茲經說泥古而不能進化,皆劉歆偽說為之,偽《左傳》以奪《公羊》,而微言大義絕。不然,則我六朝時已進升平世矣。太平大同之道,今歐美尚去之萬里,而何自棄其妙道大教乎?妄人寡識,以己國一日之弱而驚于歐人一日之強,乃欲盡棄其學而學焉,于我國所棄除之諸子舊說出之,歐人則珍之,而乃輕其東家邱(1)據《孔子家語》載,這是魯人對孔子的鄙稱。,至有謂中國無教主。敢謂孔子乃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非教主者,審若是,然則中國無教乎?于是媚外風行,群盲推波,乃至大學堂編官書亦公然采茲謬說,漸且有議謁圣不行拜跪禮者,漸且有自稱西歷幾世紀者。無識無恥,謬妄顛愚,舉國若狂,甘為奴隸。噫!何吾國人之少弱即不自立,愚頑忘恥若是之甚也!(2)康有為:《歐美學校圖記 英惡士弗大學校圖記》,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8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5-126頁。以下所引相關文獻,均出自此版本。

依據康有為的定位和理解,與其說孔子是哲學家、政治家或教育家,不如說孔子是宗教家。孔子不僅創立了孔教,而且是中國的教主。沿著這個思路,康有為將孔子尊稱為“神明圣王”“素王”等。康有為強調,中國的教主是孔子最重要的身份,這一身份無論對于中國還是對于孔子都至關重要:對于中國來說,孔子的教主身份表明,中國擁有數千年以儒治國的傳統,孔教撐起的中華文明最為光遠榮耀,冠絕全球。對于孔子來說,教主表明孔子是托古改制,創立三世三統,“開二千年一統平等自由之治”。

康有為進而指出,世人以哲學家、政治家或教育家稱孔子,偏偏不以教主事孔子,最終使中國淪為無教之國。更可怕的是,這種做法既使中國人喪失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使中國喪失了精神信仰和民族凝聚力。由此,耶教乘虛而入,中國人紛紛信奉耶教,從而導致信仰危機、身份迷失和文化迷惘。康有為強調,這一切都源于孔子以及孔教地位的下降,而劉歆正是使孔子地位下降的始作俑者。依據康有為的分析,正是劉歆使孔子從萬人愛戴的教主淪落為備受嘲弄的“東家邱”,從而失去了教主的地位,而這一切都是劉歆偽篡經書導致的。正是劉歆以《左傳》取代《春秋公羊傳》,導致孔子微言大義的歇絕。對此,康有為解釋說,無論孔子的教主地位還是孔教的微言大義都體現在六經中。由于“‘六經’皆孔子作,百家皆孔子之學”,孔子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的教主,孔教也成為中國的國教。

在康有為看來,“‘六經’皆孔子作”與“百家皆孔子之學”一樣證明了孔子的絕對權威和至高地位。相比較而言,“‘六經’皆孔子作”更為根本。原因在于,有了六經皆是孔子所作,才有了包括老子、墨子在內的先秦諸子皆傳孔子所作的六經而來,都成為孔子后學;有了先秦諸子對孔子所作的六經的不同選擇和傳承發揮,才有了諸子思想的涇渭分明,最終演繹出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在此基礎上,康有為指出,劉歆偽造經書,將六經說成是周公所作。這樣一來,在孔子之上多了一個周公,孔子的地位和權威大打折扣,最直接的表現是孔子從創教的“神明圣王”下降為傳播古代典籍的先師。更有甚者,由于劉歆將六經歸功于周公,便在經典上否定、剝奪了孔子成為中國教主的資格。在這個意義上,康有為聲稱:

夫大地教主,未有不托神道以令人尊信者。時地為之,若不假神道而能為教主者,惟有孔子,真文明世之教主,大地所無也。及劉歆起,偽作古文經,托于周公,于是以六經為非孔子所作,但為述者。唐世遂尊周公為先圣,抑孔子為先師,于是僅以孔子為純德懿行之圣人,而不知為教主矣。近人遂妄稱孔子為哲學、政治、教育家,妄言誕稱,皆緣是起,遂令中國誕育大教主而失之,豈不痛哉?臣今所編撰,特發明孔子為改制教主,六經皆孔子所作,俾國人知教主,共尊信之。(3)康有為:《請尊孔圣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而廢淫祀折》,《康有為全集》第4集,第97-98頁。

依據這個說法,當今之世稱孔子為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而不稱孔子為教主,早在劉歆偽造古文經、托于周公之時,就已經埋下了禍根。對此,唐代尊奉周公為先圣而貶抑孔子為先師便是明證。康有為強調,唐代時稱孔子為“純德懿行之圣人”,這證明了孔子已經不再是教主。循著上述邏輯,通過揭露劉歆偽篡經書、還六經真面目成為康有為試圖恢復孔子教主地位的關鍵。康有為的初衷和做法既決定了他對劉歆的深惡痛絕,又預示了他提升孔子的權威、恢復孔教地位的過程。同時,康有為的所有做法就是譴責、揭露和抨擊劉歆的過程。

二、偽篡經典

康有為指出,古文經是偽經,篡偽者便是劉歆。劉歆偽造經書造成偽經的流行,以至中國幾千年傳誦的經典都是劉歆染指的偽經。基于這種認識,康有為試圖借助對經書的逐一辨偽,揭露、印證劉歆偽造經書的罪行,同時點明還原真經的方向。

(一)《春秋》

盡管《周禮》是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爭議的焦點,然而,在康有為看來,不是《周禮》而是作為六經金鑰匙的《春秋》對于孔子的地位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有鑒于此,康有為對《春秋》的考辨、解讀用力最著,對劉歆給《春秋》造成的破壞更加耿耿于懷。

《春秋》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從西周起就有太史記載國家大事。按照歷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因而歸國史為春秋。從這個意義上說,各國都有自己的“春秋”,即國史。魯國有魯春秋,齊國則有齊春秋。現存《春秋》記載的魯國歷史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基本上可視為魯國的國史。康有為正是利用這一點,借助“春秋”將古代文獻歸于孔子麾下,借此將孔子打造成中國的教主。于是,他聲稱:

《春秋》,舊名。《墨子》云:百國《春秋》。公羊云:不修《春秋》。《楚語》:教之《春秋》。是今十一篇孔子作,公羊、穀梁所傳,胡母生、董子所傳本是也。《春秋》為孔子作,古今更無異論。但偽古學出,力攻改制,并鏟削筆削之義,以為赴告策書,孔子據而書之,而善惡自見。杜預倡之,朱子尤主之。若此,則圣人為一謄錄書手,何得謂之作乎?今特辨此。言作《春秋》者不勝錄,略引數條以成例爾。(4)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卷10,《康有為全集》第3集,第137頁。

在這里,康有為坦言《春秋》是“舊名”,不惟《春秋公羊傳》,《墨子》《楚辭》皆引《春秋》,“《墨子》云:百國《春秋》”印證了各國皆有《春秋》以及《春秋》的版本眾多。在這個前提下,康有為有意無意地彌合孔子所作《春秋》與各國《春秋》的區別,并借此斷言《春秋》為孔子所作,古今并無異議,分歧僅在于對《春秋》版本的傳承。他強調,作為今文經學——《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的《春秋》是胡母生、董仲舒所傳,這才是正版。這一版的獨特意義和價值在于隱藏著孔子大道,而《春秋公羊傳》的貢獻恰恰體現在圍繞著三世三統、托古改制的宗旨和主題解讀《春秋》,注重發揮《春秋》的微言大義。不幸的是,由于古文經學的出現,一切都發生改變。胡母生、董仲舒傳承的正版的《春秋》就此歇絕,流傳下來的只是劉歆偽造的古文經的版本。

針對這種認定,康有為以《新學偽經考》為開端推出了一系列著作,在力圖將孔子打造成托古改制的祖師爺的同時,力求恢復孔子三世三統的微言大義,光大孔門的大同之學。這用康有為本人的話說便是:

然則雖知孔子之教,當知《春秋》三世之義,當知《禮運》大同之說。欲知《禮運》大同之說,當求西漢今文五經之說,而黜東漢以來偽古文五經之說,進而求之六緯。吾有《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春秋筆削微言大義考》《論語注》《中庸注》《孟子微》,皆發此義。庶幾孔教可興,大同之治可睹。(5)康有為:《長安講演錄》,《康有為全集》第11集,第285頁。

值得注意的是,康有為在此揭露、譴責古文經學敗壞了《春秋》大義,直接點名批判的是杜預和朱熹而沒有提到劉歆。盡管如此,劉歆對此難辭其咎,因為康有為認為偽造經書、提倡古文經學而抵制今文經學的始作俑者是劉歆,其他人包括朱熹在內都是步劉歆的后塵或受劉歆的蠱惑。因此,康有為早在1891年就推出《新學偽經考》,并將批判的矛頭對準劉歆。不僅如此,下面這段話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這一點:

始作偽亂圣制者自劉歆,布行偽經篡孔統者成于鄭玄。閱二千年歲、月、日、時之綿曖,聚百、千、萬、億衿纓之問學,統二十朝王者禮樂制度之崇嚴,咸奉偽經為圣法,誦讀尊信,奉持施行,違者以非圣無法論,亦無一人敢違者,亦無一人敢疑者。于是奪孔子之經以與周公,而抑孔子為傳;于是掃孔子改制之圣法……且后世之大禍,曰任奄寺,廣女色,人主奢縱,權臣篡盜,是嘗累毒生民、覆宗社者矣,古無有是,而皆自劉歆開之。是上為圣經之篡賊,下為國家之鴆毒者也。(6)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康有為全集》第1集,第355頁。

在康有為看來,劉歆以古文經篡改《春秋》的版本,造成了《春秋》版本的混亂。更嚴重的是,后世沿著劉歆古文經學的思路解讀《春秋》,湮沒了其中的微言大義,最終也背離了《春秋》的原義。對于《春秋》,康有為的解讀不憚其煩,核心觀點便是《春秋》作為六經之至貴隱藏著孔子托古改制、三世三統的微言大義。例如,康有為一再斷言:“《春秋》托始于據亂世,中而升平世,進而太平世。”(7)康有為:《南海師承記·張三世例》,《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262頁。“孔子因道不行作《春秋》。”(8)康有為:《南海師承記·通三統》,《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263頁。這就是說,《春秋》是孔子的救世之作,寓含孔子托古改制的微言大義,隱藏著孔子由據亂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即大同世的三世三統思想。劉歆卻偽造經書,力攻托古改制之說,鏟除《春秋》筆削的微言大義。如此一來,孔子便從托古改制的教主而蛻變成了“謄寫書手”。劉歆的做法既貶損了孔子,又褻瀆了《春秋》。這是康有為不能容忍的,故而一面作《新學偽經考》,揭露劉歆對經書的偽篡;一面作《孔子改制考》,旁征博引以證明孔子作《春秋》寄寓托古改制之義。

(二)《易》

康有為揭露,偽篡《易》并將之歸功于周公是劉歆所為。有鑒于此,他反復辨明《易》之作者和源流,以此證明《易》之文出自孔子。在將《易》說成是孔子所作的同時,康有為反復揭露劉歆對《易》的偽篡。

對于《易》之作者,康有為的具體說法前后之間有所出入,主要觀點是《易》之畫出自伏羲和文王,《易》之文則出自孔子。對于《易》之源流、真偽和傳承,康有為如是說:

故《易》之卦爻始畫于犧、文,《易》之辭全出于孔子。十翼之名,史遷父受《易》于楊何未之聞,殆出于劉歆之說。(9)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卷10,《康有為全集》第3集,第137頁。

《易》畫于伏羲,卦于文王,彖、爻、象、文言、系辭作于孔子,道通天人,兼義理、象數而為之。自《史記》《法言》《論衡》,皆以《易》作于三圣,而周公不預焉。其稱為《周易》,以為周公作者,皆劉歆偽古文之說也。(10)康有為:《〈易經遵朱〉序》,《康有為全集》第11集,第309頁。

孔子之傳《易》也,自商、瞿、田、何至施、孟、梁丘、京、焦,漢時立于學官,多推卦氣,此孔子之正傳也。其說卦得于宣帝時河內女子,序卦、雜卦則發現于偽古文家之費氏易,此皆劉歆之偽撰也。(11)同上,第309頁。

康有為對《易》之源流的追溯與他對其他問題的看法一樣前后之間并不完全一致,歸納而言,大致圍繞著四個問題展開:第一,康有為始終肯定《易》之文是孔子所作,進而將《易》歸功于孔子。在承認《易》畫于伏羲、卦于文王的前提下,康有為強調《易》之彖、爻、象、文言、系辭皆出于孔子。這與康有為一貫宣稱的包括《易》在內的六經都是孔子所作相印證。第二,康有為認為,伏羲、文王和孔子共同造就了《易》,《史記》《法言》《論衡》共同證明了這一點。這表明,《易》與周公并不相干。劉歆卻將《易》稱為《周易》,借助“周”之名混淆視聽,讓人誤以為《易》(《周易》)為周公所作。基于這種認識,康有為利用西漢經典印證《易》出于伏羲、文王和孔子“三圣”而與周公無關,進而指出將周公凌駕于孔子之上是劉歆所為,將《易》說成是周公所作是從劉歆開始的。第三,康有為認為,劉歆將《易》稱為《周易》,讓人以為是周公所作與對以古文經偽篡《易》是同步進行的。特別是《序卦》《雜卦》,都是劉歆偽篡。更重要的是,劉歆偽造古文經以及以周公取締孔子的絕對權威都與《周易》密切相關。第四,康有為勾勒了從伏羲、文王到孔子再到孔子后學的完整的易學譜系,借此消除劉歆對《易》的偽篡和古文經學的影響。“自商、瞿、田、何至施、孟、梁丘、京、焦”,康有為視界中的《易》傳承有序,并且始終將易學的傳統譜系框定在儒家經學的范圍之內。在將這一譜系視為孔學正傳的同時,康有為著重揭露劉歆的偽篡,旨在為孔子之《易》正本清源。一目了然,在對《易》學傳承軌跡的勾勒中,康有為極力貶損道家、道教之傳。經過康有為的如此勾勒,《易》成為純粹的儒學經典,并且消除了以劉歆為首的古文經學。

進而言之,康有為之所以極力肯定《易》為孔子所作,是為了證明孔子是宗教家,而孔子的宗教家身份無論對于孔教的成立還是對于立孔教為國教都至關重要。有鑒于此,為了坐實《易》為孔子所作,康有為竭盡全力地從多個方面全方位地進行論證。其中,揭露劉歆對《易》的偽篡是他證明《易》為孔子所作的主要證據,也是他對劉歆致命錯誤的曝光。例如,康有為堅稱,《易》之《彖》《象》《系辭》《文言》都是孔子所作,并從兩個不同方向證明了這一點:第一,司馬遷、揚雄對于《彖》《象》《系辭》《文言》是孔子所作并無異說。第二,搬來《論語》《史記》為自己作證。《論語》《史記》中出現了有關《易》的如下記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依據上述記載,康有為分析并發揮說,《易》是孔子講天道之書,道理深奧,為了盡善盡美而累易其稿,固有“韋編三絕”之說;由于期待《易》之彬彬,孔子才有“假我數年”之嘆。值得注意的是,康有為一面堅稱《易》為孔子所作,一面揭露劉歆對《易》的偽篡。依據康有為的揭露,《易》之《序卦》《雜卦》便出自劉歆之手,并且劉歆以《左傳》篡改了孔子所作的《春秋》。沿著古文經學的思路認定《彖辭》是文王所作,《象辭》是周公所作,孔子只作《十翼》。如此說來,劉歆的罪行不惟是篡改了孔子所作的《易》,還篡改了《論語》和《春秋》。在康有為看來,劉歆的所有做法有一個共同點:在孔子之上樹立周公的權威。

(三)《禮》

康有為對《禮》予以辨明,旨在揭露劉歆偽造《周禮》。對于《禮》,康有為宣稱:“《禮》舊名。三代列國舊制,見予所著《舊制考》。今十七篇,孔子作,高堂生傳本是也,即今《儀禮》。今文十七篇皆完好,為孔子完文,漢前皆名為《禮》,無名《儀禮》,亦無名《士禮》者。自劉歆偽作《周官》,自以為《經禮》,而抑孔子十七篇為《儀禮》,又偽天子巡狩等禮三十九篇,今目為《逸禮》,而抑《儀禮》為《士禮》。”(12)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卷10,《康有為全集》第3集,第130頁。禮有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康有為肯定《禮》是舊名,卻否定《周禮》為三代所有。他的觀點是,《禮》十七篇均出自孔子之手。《禮》即《儀禮》,只有今文十七篇的《儀禮》才是《禮》。換言之,只有孔子所作的才是《禮》。對此,康有為的證據是,西漢皆名為《禮》,并沒有《儀禮》或《士禮》之名。自從劉歆偽作《周官》自以為《經禮》,才有了《周禮》之名。這足以證明,《周禮》是劉歆為了假托周公偽造《周官》才出現的,目的是抑制孔子。康有為總結說,“抑《儀禮》為《士禮》”是劉歆偽造經書的手段,也是后果,而劉歆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周禮》提升周公的地位。因此,康有為將《儀禮》尊稱為《禮》,以此排斥《周禮》,甚至拒絕《周禮》之名。總之,下面說法在康有為那里純屬個案:“王安石為人,甚有氣節,甚有毅力,甚有血性。當時創行新法,條理頗備,然其得力在《周官》,故流毒鮮。至害蒼生,且以八股取士,淪落人才,皆劉歆所豐蔀,而謬妄至此。”(13)康有為:《康南海先生講學記·古今學術源流》,《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108頁。在這里,康有為盡管不忘抨擊劉歆“謬妄至此”,然而卻在贊揚王安石的同時肯定其“得力在《周官》”,這是康有為難得的對《周禮》即他所稱謂的《周官》的正面評價。

眾所周知,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爭具有兩個焦點:一是周公與孔子的關系,二是《周禮》之真偽。這兩點之間具有內在關聯,總之都與孔子的地位密切相關。原因在于,如果承認《周禮》為周公所作,便等于承認周公對于孔子的權威性。因而,康有為堅決反對周公作《禮》即《周官》之說。康有為不僅杜絕以《周禮》之名稱謂《周官》,而且不厭其煩地揭露《周官》是劉歆偽造的。對此,康有為不止一次地揭露說:“劉歆偽《周禮》,出《管子》《大戴禮》。”(14)康有為:《萬木草堂講義·百官公卿表》,《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303頁。“朱子謂《周禮》為周公作,亦為劉歆所蒙。”(15)康有為:《南海師承記·講宋元學派》,《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255頁。可見,在康有為的視界中,偽造經書是劉歆最大的罪行,而劉歆偽篡經書的證據和做法便是以古文經取代今文經。康有為以撥亂反正,揭露、揭開劉歆偽亂經書的真相為己任,故而將劉歆樹立為頭號敵人。《新學偽經考》便是這一目標的產物,也成為康有為平生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正如康有為在書中所言:

夫始于盜篡者,終于即真;始稱偽朝者,后為正統……習非成是之后,丹黃亂色,甘辛變味。孤鳴而正易之,吾亦知其難也。然提圣法于既墜,明“六經”于闇曶,劉歆之偽不黜,孔子之道不著,吾雖孤微,烏可以已!竊怪二千年來,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為瞀惑,無一人焉,發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出諸儒于云霧者,豈圣制赫闇有所待邪?……冀以起亡經,翼圣制,其于孔氏之道,庶幾御侮云爾。(16)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康有為全集》第1集,第355頁。

《周禮》是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爭議的焦點,康有為深知這一點,故而將對劉歆偽篡經書的揭露集中在《周禮》。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反復揭露說:

歆之精神全在《周官》,其偽作《古文書》《毛詩》《逸禮》《爾雅》,咸以輔翼之。(17)同上,第395頁。

蓋歆為偽經,無事不力與今學相反,總集其成,則存《周官》。今學全出于孔子,古學皆托于周公,蓋陽以周公居攝佐莽之篡,而陰以周公抑孔子之學,此歆之罪不容誅者也。(18)同上,第394頁。

為了徹底駁倒古文經學,康有為揭露古文經的出處,從源頭處質疑古文經的正當性和權威性。他擅長利用人們耳熟能詳的事實為自己的觀點提供辯護,古文經出自孔壁便是如此。例如,古文經學得名于古文經,而古文經出自孔壁,用漢代之前的古文寫成。康有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稱孔壁為虛,并從孔壁是虛進一步推出古文為贗,再由古文經為贗推出古文經出自西漢末年劉歆的偽造。經過康有為的這番論證和推演,既然古文經是假,那么,古文經學的正當性、合理性和權威性便無從談起。沿著這個思路,康有為進一步指出,由于劉歆的影響,東漢時的經學已經沒有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分,古文經學是受劉歆欺偽所致。由此說來,所謂古文經學恰恰是新學,即劉歆為了輔助王莽篡權而偽造的新學,即劉歆之學,簡稱歆學。劉歆篡經之后,中國學術淪落為新學,不惟漢代的“賈、馬、許、鄭之學”都是新學,即使包括朱熹在內的宋儒所尊述的經典也大多出于劉歆偽篡的偽經,而不是孔子所作的真經。在這個意義上,康有為甚至斷言“宋學不出歆學之一小支”。如此說來,劉歆偽篡經書的后果是致命的,扭轉劉歆造成的后果成為當務之急。于是,才有了梁啟超在《南海康先生傳》中有關康有為為了排斥宋學而排斥劉歆之學的揭露和評價。

在康有為看來,偽造經書、篡偽經典既表明了劉歆的最大罪惡,也對中國造成了災難性后果。因此,被劉歆偽篡的并不限于六經,但凡古文經皆是劉歆偽造,甚至被康有為奉若神明的“三史”也不能幸免。因此,他在引導學生讀《漢書》時,不忘提醒他們注意劉歆對《漢書》的染指,于是才有了這樣的回答:“《漢書》雖為劉歆偽撰,而考漢時事,舍此不得。”(19)康有為:《桂學答問》,《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21頁。

三、背離孔子大道

上述內容顯示,在康有為的視界中,劉歆對經書的偽篡后果極為嚴重,從《春秋》到《易》再到《周禮》,都是重災區。更有甚者,劉歆對經書的偽篡是全面而徹底的,幾乎所有的重要經典無一幸免。在這個意義上,他一再強調:“《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之序如此,無以《易》先《詩》者。顛倒之自《漢書·藝文志》始,蓋《藝文志》即劉歆《七略》也。”(20)康有為:《南海師承記·講史記儒林傳》,《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238頁。“《王制》之法,車甲屬之大司徒。謂屬之司馬,劉歆說也。”(21)康有為:《萬木草堂口說·漢書·藝文志》,《康有為全集》第2集,第189頁。對于康有為而言,如果說劉歆對六經次序的顛倒是對孔學理念的根本顛覆,那么,劉歆對《王制》之法的誤解則表明他對孔子之學的偽篡無孔不入。沿著這個思路,康有為抨擊劉歆之學背離了孔子大道,并且予以強烈譴責和鞭撻。

康有為指出,劉歆偽造的古文經湮沒了孔子的微言大義,故而背離了孔子大道。其中最直接的危害是,孔子的大同之學由此闇而不發,致使中國幾千年所傳始終擺脫不了小康之學的窠臼。依據康有為的說法,孔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所作的六經中,劉歆對六經的篡偽以假亂真,讓人難以窺見孔子思想的本義,從而誤導了后世對孔子大道的理解。對此,康有為如是說:“吾中國二千年來,凡漢、唐、宋、明,不別其治亂興衰,總總皆小康之世也。凡中國二千年儒先所言,自荀卿、劉歆、朱子之說,所言不別其真偽、精粗、美惡,總總皆小康之道也。其故則以群經諸傳所發明,皆三代之道,亦不離乎小康故也。”(22)康有為:《禮運注》敘,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5集,第553頁。康有為反復聲稱,孔子的微言大義隱藏在作為六經之首的《春秋》之中,《春秋》寓含孔子托古改制的微言大義。這意味著只有從三世三統的角度解讀《春秋》,才能窺見孔子大道。偏執于古文經學的劉歆不諳其中的奧秘,造成對孔子包括三世三統、大同之學在內所有微言大義的遮蔽,并由此導致對孔教的誤讀。從劉歆篡偽經書開始,無論漢唐還是宋明時期,無論治世還是亂世,從劉歆所在的西漢末年到近代的中國,幾千年所行皆小康之學而非大同之學。循著這個邏輯,康有為指責劉歆與荀子、朱熹一樣專傳孔子的小康之學,妨礙了孔子大同之道的流行。

康有為進一步揭露說,劉歆之所以釀成如此彌天大禍,造成孔子大同之學的闇而不發,是因為遵循古文經法解讀孔子所作的包括《春秋》在內的六經,最大的誤區在于不諳孔子的三世三統之義。基于這種認識和判斷,康有為聲稱:“若不通孔子三統、三世之義者,慎勿著筆也。蓋不通三統、三世之義而論經,則開口即錯,其極亦為劉歆、朱子之學而已,非偏謬則陿隘,不能包容宇宙,通變宜民,非止阻塞進化,晦盲大道,則為人所輕亦宜。”(23)康有為:《歐美學校圖記 英惡士弗大學校圖記》,《康有為全集》第8集,第120頁。

康有為連篇累牘地聲稱孔子大道本末遠近大小精粗無所不包,同時在這個前提下譴責孔子后學一再使孔子大道“割地”(24)“割地”為康有為術語,指的是使孔學的內容和范圍狹隘化。,曾子、荀子、劉歆和朱熹等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相比較而言,康有為認定,劉歆的罪行尤為不容寬恕。原因在于,如果說曾子、荀子等人尚只是側重修身而傳承孔子的小康之學,由此忽視了孔子的大同之學,那么,劉歆由于偽造古文經而將周公置于孔子之上,從根本上顛覆了孔子的地位而陷孔教于萬劫不復的境地。從動機上看,前者可謂無心之失,后者則屬有意之舉;從后果上看,前者只是遮蔽了孔子思想的一部分,后者則是對孔子思想的全盤顛倒。因而,康有為對于劉歆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甚至斷言:“自變亂于漢歆,佛、老于魏晉六朝,詞章于唐,心性于宋、明,于是先王教學之大,六通四辟,小大粗精,無乎不在者,廢墜亡滅二千年乎!無人得先王學術之全,治教之密,不獨無登峰造極者,既登麓而造趾者,蓋已寡矣。”(25)康有為:《教學通義·尊朱》,《康有為全集》第1集,第45頁。

四、導致中國在近代的衰微

依據康有為的說法,孔子主張三世進化,心系大同,早于西方二千年提出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劉歆從孔教內部敗壞孔子大道,既妨礙了董仲舒代表的公羊學的傳承,又葬送了董仲舒開創的孔教在西漢時期一統天下的輝煌。除此之外,劉歆之學作為荀學之一小支只傳小康而不傳大同,導致孔子自由、平等和大同思想的湮沒,也使近代中國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在康有為的視界中,六經皆孔子所作,地位、內容各不相同。《春秋》之所以對六經提綱挈領,是因為三世三統盡在其中。因此,《春秋》是解讀孔教的金鑰匙,今文經是解讀《春秋》以及孔子大道的不二法門。劉歆篡改經書,提倡古文經,從內部敗壞了孔教,與老子、韓非以及墨子等人從外部對孔教的敗壞一起使孔教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對此,康有為解釋說:

漢世家行孔學,君臣士庶,劬躬從化,《春秋》之義,深入人心。撥亂之道既昌,若推行至于隋、唐,應進化至升平之世。至今千載,中國可先大地而太平矣。不幸當秦、漢時,外則老子、韓非所傳刑名法術、君尊臣卑之說,既大行于歷朝,民賊得隱操其術以愚制吾民;內則新莽之時劉歆創造偽經,改《國語》為《左傳》,以大攻《公》《榖》,賈逵、鄭玄贊之。自晉之后,偽古學大行,《公》《榖》不得立學官,而大義乖;董、何無人傳師說,而微言絕。甚且束閣三傳,而抱究魯史為遺經;廢置于學,而嗤點《春秋》為“斷爛朝報”。此又變中之變,而《春秋》掃地絕矣!于是三世之說不誦于人間,太平之種永絕于中國;公理不明,仁術不昌,文明不進。(26)康有為:《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自序》,《康有為全集》第6集,第4頁。

按照康有為的說法,由于董仲舒的發明與漢武帝的扶持,孔學在西漢時一統天下,出現了“家行孔學”、《春秋》大義深入人心的大好局面。若能依此推演下去,中國在隋唐時期就應該進入升平世,到了近代便可能已經對大同世(太平世)捷足先登。不幸的是,西漢的孔學盛況只是曇花一現。究其原因,劉歆難辭其咎:從外部說,老子、韓非與孔子爭教;從內部說,劉歆偽造經書敗壞了孔教。劉歆改《國語》為《左傳》,并以《左傳》大力攻擊《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谷梁傳》。之后的賈逵、鄭玄緊隨其后,由此造成自晉代開始偽古文經大行。這樣一來,《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被排斥于學宮之外,離孔子大道漸行漸遠;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學后繼無人,孔子的微言大義闇而不發。更有甚者,“春秋三傳”被束之高閣,而以魯國史為遺經,甚至斥責《春秋》“斷爛朝報”。此風氣愈演愈烈,最終使《春秋》斯文掃地,《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就此歇絕。隨之而來的是,作為孔子微言大義的三世三統不誦于人間,作為三世說之最高境界的大同世即太平世也永絕于中國。在康有為看來,這是導致中國公理不明、仁義不昌的根源,由此造成的文明不進致使中國陷入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境地。

綜觀康有為的思想不難發現,劉歆是最早被提到的國學人物之一。從被康有為納入視野開始,劉歆就遭到他的極力鞭撻。換言之,康有為提起劉歆之日,也就是對劉歆展開猛烈批判之時。事實上,康有為對劉歆的抵制帶有某種必然性,因為他認定劉歆犯了不可饒恕的致命錯誤,給中國造成無法挽回的巨大災難。上述內容顯示,康有為認為,劉歆的破壞給孔教和中國造成了致命后果,因而將劉歆視為孔教的頭號敵人。作為康有為深惡痛絕的頭號敵人,劉歆遭到康有為的猛烈抨擊和極力鞭撻也就可以理解了。

猜你喜歡
孔子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你好,孔子
中國漫畫(2022年3期)2022-04-19 12:59:10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家教世界(2021年16期)2021-06-21 08:45:56
孔子愛書
快樂語文(2021年9期)2021-05-06 02:19:38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34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慘童年
孔子避雨處
孔子在哪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网欧美| 亚洲午夜综合网|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国产欧美网站| 久久综合色88| 九九九国产|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18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综合成人国产| 中文字幕 91|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一级全黄毛片|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欧美色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色在线|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欧美区一区|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91精品综合|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精品久久蜜桃| 欧美a级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毛片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91| 曰AV在线无码| 亚洲人成网18禁|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人人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香蕉精品在线|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9成人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www|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二三区|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日韩精品毛片|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