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錫源 周曉宇 曲波
【摘要】服務型政府建設本質是實現社會公共治理轉型,推進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因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工作應放到首位。本文主要從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建設目標、建設主體內容和試點建設工作建議幾個方面進行介紹和分析,指出了試點承擔單位在試點建設期應履行的具體工作安排和工作任務。
【關鍵詞】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綜合標準化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3.05.001
Suggestion on Pilot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LYU Xiyuan1, ZHOU Xiaoyu2, QU Bo1
(1.Liaoning Provincia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rtification Center〔Liaoni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Shenyang 110004, China; 2.Shenfu Reform and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Area Management Committee, Shenfu Demonstration Zone 110172, China)
Abstract: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ims to realize social public governance transition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so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comes to the first place. The paper gives out instruction and analysis to significance, construction object, construction subject contents and suggestion on pilot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Meantime,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s and tasks in construction period that undertakers should do are pointed out in the paper.
Key words: soci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service; standardized pilot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賀信中指出,標準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世界需要標準協同發展,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由此可見,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已然深入國民經濟統籌和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標準化建設工作突出的單位或機構,作為行業的引領者、領跑者和標桿性企業,必然將推動該行業或領域標準化建設工作積極向上,推動行業管理有序化,推動有關工作標準規范化,繼而推動社會標準化工作進程。標準化工作的基礎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作用也標志著標準化工作必將深入社會各行各業的基礎工作之中。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工作便是體現標準化工作在企業工作中重要性的具體體現。它將標準化工作應用和運用較好的試點單位經驗推廣開來,給更多的相關領域或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以參考、借鑒和學習。因此標準化試點的大力推行已經成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地方省市場監管局的一項工作職責和內容。
政府行政、市場綜合、社會關系,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必然聯系,因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作為建設之根本,包含服務型政府建設、基層政務標準化建設、政務服務公開化便捷化建設,是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9年《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實施細則》出臺后,開啟了我國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建設工作,各個省份相繼開展了省級的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因此,各個地方標準化服務機構提供的技術服務也從單一的標準制修訂工作拓展到為企業提供標準化試點建設服務工作。我國傳統的服務業主要指繼農業和工業后的第三產業,范圍較為廣泛。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分類,服務業的主要范圍涵蓋了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游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等11個大類。而通信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中的大部分服務事項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在我國國情下,已經逐漸轉化為獨立于服務業的新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類。近幾年為增進百姓在社會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已經正式提出。2020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也開始啟動,翌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出臺,內容涵蓋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有”,以及優軍服務保障、文化服務保障等“兩個保障”,共9個方面、22大類、80個服務項目,標志著國家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建設工作的細化和全面推進。
2013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細則(試行)》(國標委服務聯〔2013〕61號)出臺,真正開啟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的建設工作。文件中明確指出“為促進我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科學化、規范化,發揮標準化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作用,推動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工作的有序開展,培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品牌”。同時,文件中強調“采用綜合標準化方法,開展以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對標準實施進行監督為主要內容,以實現管理規范、服務質量良好、公眾滿意度高為目標,促進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性活動”。2017年國家標準委會同26部委共同印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發展規劃(2017—2020年)》,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對全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之所以能獨立于服務業試點,究其根由還是國家在加快經濟建設發展的同時,加大了社會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建設,進一步發揮了標準化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作用,提升了公眾對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滿意度。因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先試先行,輻射帶動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
另外,國家在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階段必然對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承擔單位應具備一定的公益屬性,即試點承擔單位多為公益事業單位或公共服務機構,其必須具備社會管理或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這也是與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的重要劃分依據。
截至2022年底,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已經正式立項了八批,前六批已經順利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驗收,第七批正在籌建末期。試點建設工作的可持續性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了基礎性工作和可借鑒性經驗。目前我省已經開展的標準化試點建設主要方向有: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機構養老、公共醫療、文化體育與旅游公共服務、公共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等。
按照2013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出臺文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細則(試行)》有關要求,從試點建設的成效來看,試點的建設指標項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標準體系建設應有80%以上覆蓋率,即標準體系中各單一標準制定范圍和內容,以及涉及的部門應盡可能覆蓋試點建設范圍,因為標準化試點承擔單位作為一個整體去完成試點建設,必然應具備體系建設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說,標準體系建設的內容要能夠覆蓋試點名稱范圍,全員性質的試點建設工作不能有太大缺失,應注重標準體系建設的全面性和規范性;第二方面是標準體系應有90%以上實施率,即試點標準體系建立后,體系內各標準應盡可能在試點內部全面實施應用,不能僅作為文件束之高閣,這也是標準化試點建設的重要環節,只有實施應用的標準才是真正需要制定的標準,換句話說,標準制定后需要有對象去實施和應用,標準才具備制定的意義,標準化是實踐工作轉化為理論工作的過程,同時,理論去指導實踐是標準化的一個更為重要的過程,即應注重標準體系建設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第三方面是試點體系建設工作應有90%以上測評滿意度,即通過試點承擔單位標準化建設工作后,應盡可能提升其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公眾滿意度,達到服務型、便捷型和創新型建設的要求,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一切過程都為結果服務,效果好才是好的結果,才能證明過程正確,因此,服務效果是反應服務過程的一項重要指標。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建設目標也是緊緊圍繞這三項指標開展有關工作。
標準化試點建設的另一個突出目標就是通過試點建設能夠達到的成效或成果,即在降本增效、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降本增效方面,主要包括在能耗、資源、公共交易等方面的成本降低,在服務流程、辦事環節、辦事效率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和優化。在品牌建設方面,主要包括社會影響力、輿論宣傳、工作模式創新等方面加強建設。在科技成果方面,主要包括參與國家標準化活動、承擔標準化科研項目、主要或參與標準研制、加入標準化組織等方面的參與度。
按照國標委出臺文件、細則和評分表有關內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建設期的兩年時間里,其建設主體內容可以分成不同的幾個重要建設階段。目前結合技術服務案例和工作服務效果,一般把標準化試點建設主體內容分為三個大階段,每個階段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承上啟下。
第一階段為標準體系建設階段(約12個月建設期),主要工作內容為搭建標準體系框架,編寫標準體系明細表和編制說明,收集國家和行業標準為引用標準,收集內部資料編寫為內部標準以及發布實施工作。該建設階段就是建設試點標準體系,標準編寫主體是各業務部門。試點標準體系建設的主要依據為GB/T 24421.2—2023《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標準體系構建》(舊版2009年),部分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發展較快的方向,如政務審批方向,試點標準體系建設主要依據為GB/T 32170.2—2015《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標準體系》。這個階段應注意保證標準體系的覆蓋率問題。
第二階段為標準體系實施與監督管理階段(約6個月建設期),主要工作內容為形成標準體系的實施計劃、監督檢查計劃,按照計劃逐步實施應用、監督考核,并形成有效的工作記錄。標準化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實施效果,因此在試點建設中該部分工作更是重點核心工作,其作用是標準體系如何應用于實際工作并指導實踐,也是對標準化工作效果的驗證。該階段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實施和監督工作并做好記錄。一般可編制實施應用和監督檢查的記錄表,按照工作進程完成記錄表的填寫記錄工作,必要的留存現場工作照片。工作承擔主體是試點承擔單位各有關部門和標準化辦公室。
第三階段為標準體系評價改進階段(約6個月建設期),主要工作內容為根據前期的實施應用和監督檢查過程中的反饋信息,修訂部分內部標準,開展自我評估和驗收申請。該階段主要工作任務是對標準體系的修改和完善,并為迎接試點的驗收工作準備材料。
伴隨著三個階段試點建設期,作為各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需要再安排相應的技術指導和建設進度管理工作,主要形式為中期評估和最終驗收,原則上分別安排在第一階段標準化工作建設完畢和第三階段標準化工作建設完畢后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估和驗收。評估和驗收的依據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評分表,專家組按照評估或驗收情況出具相應評估報告。在試點承擔單位通過最終驗收后,國標委網站將對各省有關試點單位驗收后的情況通報公告。
目前很多試點承擔單位在試點立項文件通知內容上理解不透徹,對試點建設目標和建設過程不清晰不明確,加之在標準化工作上深入程度不夠,對試點建設工作,如程序文件、工作記錄、進度安排等不是特別了解。也就是說大多數試點承擔單位只有部分標準化工作基礎,不具備完好的標準化建設技術能力,尤其針對試點建設期不同節點應該完成哪些具體工作任務不是很清晰透徹,因此細則中也提到鼓勵試點承擔單位委托或聯合標準化技術服務機構共同開展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各試點承擔單位在技術服務機構的帶動和幫扶下,營造全員標準化工作氛圍,全面建設試點工作內容,為今后標準化工作培養兼職標準化人才。
總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為全面推進試點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從國家到各省對該項工作都予以了一定的政策傾斜和資金補助,助推每一個試點承擔單位都能夠如期高質量開展和完成試點建設工作,為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發展規劃(2017—2020年)[EB/OL].(2018-02-07)[2023-07-21]. https://www. sac. gov. cn / xw / bzhyw / art / 2018 / art_a8e2ef36bfc6436194fa9fee5ac9be95.html.
[2]柳成洋,曹俐莉,李涵,等.中國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戰略布局與典型實踐(英文)[J].China Standardization,2013,58(1):56-59.
【作者簡介】
呂錫源,男,1970年出生,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學士,研究方向為標準。
周曉宇,男,1982年出生,沈撫示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科長,碩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
曲波,男,1979年出生,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
(編輯: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