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季,仿佛是一個巨大的的淘寶市場,許許多多的求職者在這里叫賣著自己的價值。而我,作為985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本滿懷期待,以為自己“奇貨可居”,然而當我踏入社會,才發現現實遠比我預想的要殘酷。
剛畢業時,我曾進入中鐵十八局實習,當時被分配在工程部技術員的崗位,當我鉚足干勁來到自己的崗位時,第一天的工作內容就讓我大跌眼鏡——我的工作原來就是一整天舉著測繪用的棱鏡桿。我心有不忿,對同事說:“這個活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得很好,為什么讓我來做呢?”同事只是笑笑。之后的工作內容更是在我意料之外,我需要清點材料,運送混凝土的車需要我去帶路,下班吃過飯后還要加班填寫資料到深夜。好不容易洗去一身泥濘,入睡時,我看著上鋪的床板忍不住一遍遍地問自己:我多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這些嗎?
我辭職了。
再次踏上求職之路,我仍抱著一絲期待。再次面試時,面試官問我上一家單位的離職原因,我誠懇地說:“因為我認為他們交給我的工作基本都是體力活,那些事不需要一個大學生來做。”面試官用“我應該給這個年輕人上上課”的眼神看了看我,他說道:“怎么會學不到東西呢?任何崗位都有可以學的東西,每個畢業生都有必要從基層做起,把所有的流程都熟悉一遍,這樣你才有向上發展的資本。”我對這番話并不服氣,一時又不知如何辯駁,只能點頭稱是。當然,我也沒有通過面試。
我決心尋找一份能讓我發揮才能的“體面工作”。
競爭愈發激烈,我在投簡歷過程中屢屢碰壁,最終還是接到了一家企業的面試通知。驚喜的是,這家企業給的條件超乎我的想象,不僅待遇極其豐厚,從事的工作也很“體面”,更重要的是,面試官很欣賞我,他認為我適合這份工作。當時的我面色如常,心中卻已喜不自禁,導致竟然沒有多想:這家單位的辦公室里為什么空無一人也看不到任何文件。終于,面試官說道:“我們公司入職前需要做全面體檢,你得先交兩萬元的體檢費。”我并不是笨蛋,聽完這句話,已經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一顆心頓時跌入谷底。
那之后我又參加了數次面試,也參加了事業編考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在無數個失望的日子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和無助。我突然覺得,我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固執地不肯放下自己的驕傲,不肯脫掉那身象征著讀書人的長衫。
而那放不下的驕傲,真的值得驕傲嗎?我想起在第一家單位實習的時候,在和一名工人對于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進行一番爭辯后,我敗下陣來。我發現對于施工的細節,我竟沒有他懂得多。現在我才終于醒悟,書本上得來的終究是理論,要想在實際中運用自如,非得腳踏實地去實踐不可,這道理我早該懂的,只是那時的我太過自負。
浪費的時光已經追不回,所幸現在醒悟還不算太晚,歌手陳奕迅唱過“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滿街趕路人”,我既已迷途知返,那便更要腳踏實地,奮起直追。
我已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我知道,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在未來的日子里,我要勇敢地面對困境和挑戰,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當我脫下這件“長衫”,我也會脫下那份悲觀和頹廢,迎接人生新的篇章。
反焦慮指南:羅翔老師說,很多人都有干大事的心智,都不喜歡干小事,但是要學會尊重每一份工作,很多時候,人比的并不是高深的能力,而是基礎的能力。抓住主要矛盾,明確個人最重要的職業需求,也許你會發現,原本不起眼的諸多去向值得再次考量。
(周思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