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黎勝
“雖說對疾病嚴重性、復雜性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看到片子時還是目瞪口呆。”今年60多歲的老沈,近10 年來總感覺腰腿酸痛,跑了不少醫院都沒解決問題。近日,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檢查后發現,其髖關節內竟有30 多顆“珍珠”———滑膜軟骨瘤,經過微創手術后,終于將遷延不愈的老毛病解決了。
老沈常年奔波于建筑工地,免不了磕磕碰碰、腰肌勞損,近10 年來,他右側腰腿時不時會酸痛,休息后會好一些。其間,老沈輾轉于多家醫院,醫生通過腰椎磁共振檢查,診斷其腰腿部疼痛為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之后,感到疼痛時,老沈就吃片藥,貼副膏藥,將就著過了一年又一年。
不想,最近半年,老沈感覺右側腰腿酸痛突然加重,發作頻繁,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退休后,他作為家里買菜燒飯的主力軍,每天要跑上跑下好幾趟,如今因病情加重上下樓越來越不方便,漸漸地,連行走也需要有人幫一把,服藥、貼膏藥基本不管用,難受得連覺都睡不好。
骨科專家詢問病史并查體后,覺得老沈的腰腿痛可能不僅僅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建議仔細查一查疼痛是否是由髖關節疾病所致。
這一查,果然發現了新問題,CT 顯示老沈右髖關節囊內存在多發的骨化游離體影,密密麻麻地長了很多小瘤,就像很多小“珍珠”散落在了關節囊里。至此,醫生認定,老沈不僅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其腰腿痛還有另一病因——— 滑膜軟骨瘤病。
老沈和家人看了片子,陡起一身雞皮疙瘩:“這么多顆粒卡在關節里,是不是要開大刀啊?帶個‘瘤字,是不是腫瘤啊?”“可采用微創方法,只需開幾個小孔就可以完成治療。”聽了專家解釋,老沈決定盡快接受手術。

浙江省人民醫院顧曉暉主任等專家為老沈進行了髖關節鏡下髖關節清理術+髖關節成形術。術中,醫生從他右髖關節囊內共取出30多顆大小不一的“珍珠”,術后次日老沈就能下地行走,經過后續的康復治療,他的右側髖關節基本恢復正常。
專家介紹,每個人的關節腔內都有疏松結締組織組成的滑膜,能分泌滑液,起到關節腔內的潤滑、營養和免疫調節作用。在一定原因下,滑膜會發生病變,形成軟骨結節,結節脫落后就變成游離的軟骨瘤。
滑膜軟骨瘤是一種少見的關節滑膜等軟組織的軟骨化生性病變,特征為外周大關節易受累,一般見于膝關節,髖關節較少見。軟骨瘤會越長越大,一旦到了關節縫隙里,卡住關節,這個關節就動不了了。臨床表現以關節疼痛、異物感多見,受累大關節的滑膜表現增生,形成多數帶蒂的突起,游離端的細胞化生為軟骨小體,這些小體與滑膜相連,但會隨時脫落,形成關節腔內游離體, 手術可見關節囊內帶蒂小骨塊,數個至數十個大小不等,呈灰白色,質硬。
滑膜軟骨瘤是一種良性瘤樣病變,但患者會有明顯疼痛、關節絞鎖等臨床癥狀,晚期甚至會破壞關節骨質,導致關節病廢,癥狀明顯的患者應進行早期手術治療。
編輯/ 朱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