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姝涵
回首,那是一段段蔥綠的時光——在溫暖的午后,泡一壺香茗,茶葉在水中浮沉,我在書海中遨游……
不知不覺間,《把欄桿拍遍》已經陪伴我許多年了。
那是一個秋日,落葉紛飛,我與這本書結緣。讀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一種無法言說的浩然之氣油然而生;讀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種孤獨和愁悶之情躍然紙上;讀韓愈,“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直擊我心。
一個春秋幡然而過,又是一年冬。再次捧起這本書,我讀到的不僅僅是一段曲折的人生。“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只能熱淚橫流”“長夜如磐,風雨如晦,相知有誰”“以心抗世,以筆喚天”。窗外,漫天飛雪,世界空曠蒼涼,詩詞中彌漫的遼闊無涯的哀傷和空寂被作者表達得淋漓盡致。我終于明白,逆境下造就新生,只有為了理想去奮斗,去創造,才不會虛度生命。此后,在面對一些困難或一些難以跨越的挫折時,我便總想著,何不再試一次呢?
春花落又開。又讀這本書,我看得更仔細了。一本書,就是幾個人、幾個朝代的故事。
合上書,抬眼看見射進室內的驅散春寒的陽光,方覺世上已千年。
每次翻開這本書,我都會有新的收獲。初讀,面對這本書,我僅僅了解了書中人物的故事;再讀,他們的行為所體現出的心境和胸懷漸漸浮出水面,“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唯有堅持,才能收獲成功;又讀,讀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多少人湮沒于歷史長河中,長存的是那些用生命拉動歷史車輪的人。
手中的書頁再次翻盡,像翩飛的蝴蝶,棲息在花叢中。我合上書,端起清茶,輕啜一口,枕著書香,進入了夢鄉。
夢里,回蕩著翰墨的幽香與詩意,閃耀著千年歷史的光輝。
【湖北武漢市吳家山第三中學九年級(14)班】
●點評
文中,小作者在對一本書“初讀”“再讀”“又讀”的過程中,陶醉于名家美妙詩意的語言,震撼于歷史人物崇高的品質,終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作文引議聯結,過渡自然,銜接緊密,層層遞進的嚴密結構反映出了小作者對閱讀的無盡熱愛,體現出了讀書對小作者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