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行健
自我市正式下發實施垃圾分類的通知以來,我們小區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也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一開始,我并不關注這件事,直到——
那天回家后,我像往常一樣下樓扔垃圾,卻發現樓下的垃圾桶沒了。我四處尋找,最終在鄰居的指引下,才在小區后門附近發現了一排垃圾桶,我趕緊走上前想把垃圾扔掉。
這時,有人攔住了我,是一個老伯伯。只見他滿臉皺紋,看起來飽經風霜,身穿一件藍馬甲,上面印著“垃圾分類”四個字。我頓時明白了,現在垃圾不能亂扔了。于是,我按照他的提示把垃圾分好類后,才扔進了不同的垃圾桶里。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經常遇見這位老伯伯。我早上上學走得早,每天出門都能看到他在垃圾桶旁值守。每當月上中天時,我也常看到他依然值守在垃圾桶旁,似乎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崗位。
有天夜里,我被雷聲吵醒,半夢半醒間竟想到了那位老伯伯,這么惡劣的天氣,看來明天早上應該見不到他了。可是第二天,我依舊見到了他,他一如既往地站在垃圾桶旁,手里打著一把舊傘,在風雨中默默堅守著。
周日出門扔垃圾的時候,我和他攀談了幾句,得知他每天的上班時間是早晨六點半到晚上九點,中午休息的時候就隨便吃一點自帶的午飯。我好奇地問他,大家都遵守垃圾分類的規定嗎?他說,大多數居民都遵守,但總有一部分人嫌麻煩,不愿意按規定扔垃圾,這時他就會勸說這些人,實在勸說無果,就只能親自把那些亂放的垃圾重新分類。
聽罷,我的敬意油然而生。老伯伯已經這把年紀了,還在為環境保護默默奉獻、不辭辛勞。可是有些人居然對此視而不見,僅僅為了自己方便,就隨意亂扔垃圾,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所幸,在老伯伯的督導和勸說之下,現在小區里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經習慣了垃圾分類。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把垃圾分類這件利國利民的事情真正落實好。
【江蘇南京市將軍山中學八年級(1)班】
點評
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小作者從身邊的真實經歷入手,描寫了一位最基層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從他的年齡、工作時長、工作環境,以及與他的交流入手,多方面地突出這份工作的不容易,自然地引出了本文的主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文質樸流暢,于細微處見精神,發人深省。
(指導老師: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