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
熱點聚焦
小行星、北斗衛星技術、月球車、空間站、木星探測器、太空自發電劃船機、火星基地……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26個賽區,“2022-2023學年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選拔賽陸續舉行,這些大眾眼中“象牙塔尖”的航天科技,竟被一群中小學生自信“玩轉”,也令一眾科研工作者大為“折服”于下一代的“航天夢”。
“2022-2023學年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是由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主辦的教育部自然科學素養類競賽。
大賽設置了航天創意設計、太空探測、航天科學探究與創新三個競賽單元及載人航天主題專項賽,旨在促進航天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教育引導學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培養航天后備人才,服務航天事業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縱深剖析
1.崇尚科學,勇攀高峰。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有生力量。廣大青少年學生應該胸懷遠大理想,強化責任擔當,讓青春在為祖國和人民的竭誠奉獻中煥發光彩,做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者;按照“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認真學習科學知識,自覺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恪守尊重規律、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積極投身科學實踐,勇攀科技高峰,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參與者。青少年要培養科學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成長為有用之才。
2.敢于創新,不怕失敗。
青少年在學習、探索、創新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失敗;同時,青少年情感更豐富、意志不堅強,對待失敗異常敏感,情緒易出現大起大落,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失望、沮喪甚至頹廢的情緒中。事實充分證明,面對困難、挫折,沒有愈挫愈勇的精神,很難實現發展和創新。這要求青少年在科學創新的過程中,保持一種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任務驅動
中考作文命題通常與社會熱點緊密聯系在一起,緊扣時代脈搏。“崇尚科學,敢于創新”這一文題,將廣大青少年學生個人的學習行為同祖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成為創造強國相結合,符合我國教育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體現了“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傳統觀念,鼓勵青少年不但要搞好學習,而且要將自己的學習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在一起,崇尚科學、敢于創新,而且要不怕失敗,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
1.青少年崇尚科學、敢于創新,要熱愛科學。
歲月悠長,唯有熱愛才能讓我們不懼波瀾。只有眼底充滿星光,手中緊握夢想,對生活保持熱忱,未來才真正可期。青少年要崇尚科學、敢于創新,只有刻苦學習,將來才會無怨無悔地為科學事業作貢獻。
2.青少年崇尚科學、敢于創新,要培養創新思維。
青少年進行科學探究,不能完全重復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它要求我們要從小培養靈活的頭腦、多元的思維方式。學習語文時,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習數學時,我們可多找一些解題的方法;進行科學實驗時,我們可以試著多次改變一個小的實驗條件,獲得不同的實驗結果,即使結果錯誤或毫無結果,我們都能從中收獲不一樣的體驗和認知。
3.青少年崇尚科學、敢于創新,要腳踏實地去行動。
青少年正處于愛幻想、有熱情的階段。科學事業雖然也需要熱情,但更需要腳踏實地。學好基礎知識,我們可以快馬加鞭、事半功倍。即使我們進行的是很小的、低層次的科學探究,也需要我們腳踏實地,投入極大的細心和耐心,絕對不能好高騖遠、貪大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