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富
山西省呂梁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 山西 呂梁 033000
伴隨我國城市化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對于城市內部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作為人們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市政設施,其在整個現代化城市的運營與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此,建設企業需協同政府部門,結合市政道路工程中各環節的施工要點,對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不斷地優化與改進,以此來確保市政道路工程能夠按期、按質完成工程建設目標。
市政道路建設工程是我國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也是城市規劃中為人們提供便捷交通的基礎設施。市政道路施工大致包括瀝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具體可結合實際情況擇優選擇[1]。圖1市政道路。

圖1 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由于市政工程大多是在城市交通上所開展的,在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保障交通的順暢,因此通常情況下會存在工期短、任務重的顯著特征,這便會增加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難度。其次,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通常是在市內的大街小巷進行施工,作業面狹窄且車與人流很難控制,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管理難度。最后,由于市政道路建設工程所處區域內的地下管線、地下通道的立體分布,以及城市內各類公共基礎設施的同步建設,也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的復雜性顯著加強,管理難度大幅度增加。
客觀來說,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在施工時,會涉及很多復雜的施工環節,同時也極易受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作業難以順利開展。具體包括以下內容:首先是地下管線。市政工程項目施工作業所處區域的地下管線通常比較復雜,若施工企業未提前做好充分的調研和勘察作業,則極易對地下管線造成損害而引發安全隱患。其次是惡劣天氣。諸如暴雨、暴雪類突發性惡劣天氣會導致施工作業被迫停滯,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慮到的問題,并針對突發性惡劣天氣對工程進度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市政道路工程能夠按期完成。最后是地下水位。市政道路施工企業在開展雨水、污水排水工程的施工作業時,若遇到施工現場地下水位偏高且土質較差的情況時,可通過井點或深井降水的方式,將地下水位下降至符合市政道路施工的標準,再組織施工團隊開挖溝槽,以此來保證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正常施工。針對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建設企業需提前進行充分的預測,并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和應對措施,以此來降低不確定因素對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2]。
市政道路工程設計技術人員需要深入到市政道路規劃路線的實際建設環境中,對項目施工現場展開實地勘測,并記錄相關數據信息,除對市政道路的地形、條件作出系統的分析研究之外,還必須綜合、全面地考察市政道路的交通流量,并以此為依據對市政道路的荷載量作出科學設計。其次是道路線形設計。目前比較常見的道路線形設計主要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是直線段的市政道路線形設計。市政道路若采用直線路段的設計,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駕駛疲勞的概率,繼而導致交通事故頻發。對此,建設企業應當合理設計市政道路中的直線路段,通過平曲線等道路線形進行過渡,以此來凸顯出市政道路線設計的人性化特征,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降低市政道路對周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結合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建設企業將直線段的設計長度控制在設計車速的20倍范圍內最為理想[3]。二是平曲線段的市政道路線形設計。設計人員在設計平曲線段路線時可以結合市政道路所處地區的地形與地物的實際變化情況來合理地調整平曲線路段的方向,以此來顯著提升市政道路設計的通暢性和連續性。設計人員需合理地將平曲線設計作為市政道路中直線路段轉向的過渡段,從而使得司乘人員能夠安全地駛過平曲線路段。三是豎曲線的市政道路線形設計。通常情況下,市政道路中的豎曲線半徑越大則越可為過往車輛提供良好的視距條件,反之,若豎曲線半徑過小則會導致市政道路出現視線盲區或者視線不連續等諸多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考慮,設計人員在開展市政道路線形設計時,需盡可能地保障豎曲線路段的半徑與長度達到相關標準,掃除市政道路中的視線盲區,提高交通運輸安全。四是市政道路線形中的線形組合設計。所謂線形組合,通常是指市政道路中縱斷面與平面線形的組合設計,該項設計是否合理將會對市政道路中的行車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設計人員在針對市政道路的進行線形組合設計時,應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小半徑圓與陡坡相重合、相鄰路段技術指標相差較大等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市政道路的線形組合,以此來提高行車人員的舒適性。再次是綜合管廊系統設計。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還需要深入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所在地,從“地質條件”、“水文環境”、“氣候變化”、“周圍生態環境”、“道路交通情況”以及“地下管線分布”多個方面展開綜合、全面的勘察調研工作,并結合勘察結果,合理設計市政道路的綜合管廊系統。在此基礎上,設計人員在設計市政道路綜合管廊系統時,設計人員需要針對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所涉及的通信、照明、燃氣等管線做好土建預留。綜合管廊系統的合理設計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建設管理的整體效率和質量,最大程度上減少市政道路開挖對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最后是道路排水設計。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排水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無論是市政道路中的邊坡還是路面,設計人員都需要做好排水系統的設計工作,為雨水的順利排出創造良好的條件,降低雨水對市政道路所造成的損害,延長道路使用年限。設計人員在設計市政道路排水系統時,應在市政道路的路塹頂部與路堤底部設置截水溝,以此來幫助道路邊坡有效排出積存的雨水,繼而進一步降低因雨水滲入路面而出現材料退化問題的概率,切實有效地提高邊坡的穩定性[4]。圖2道路工程。

圖2 道路工程
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對于提高市政公路工程建設質量而言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有效規避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及其管理工作中可能會發生的資源浪費、施工安全隱患、施工組織矛盾問題。對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企業在施工作業之前需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首先,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現場準備工作。一方面,控制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的交通。為避免施工路段出現交通堵塞的情況,建設企業需結合所處路段以往的交通流量,科學制定路網疏導方案。例如,建設企業可以采用兩級交通路網疏導的方式來降低交通堵塞的概率,其中一級路網為快速跨區疏導,利用主干道進行車輛分流。二級路網為片區微循環疏導,利用微循環道路來進行車輛分流。做好路網疏導工作可以為市政道路工程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減輕施工路段的交通壓力。針對作業面狹窄的問題,建設企業需協調好材料的周轉和堆放以及機械設備的布置和使用,以此來緩解施工作業面過于狹窄的壓力。同時還可以成立交通疏解管理小組來加強對施工路段人流的控制力度[5]。另一方面,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所涉及的用水和用電均需由建設企業的專項管理人員與當地負責人進行聯系,并為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就近提供電源和水源,沿著修建線路布設供水線路與供電線路,以便連通各施工作業點。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還可以在市政道路項目施工現場配備發電機組,以此來應對用電高峰期時突然斷電的情況,確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能夠順利實施。此外,建設企業還應及時地與其他部門取得聯系,針對施工路段的地下管線、地下通道以及其他公共基礎設施做好充分的調研,避免后續施工對其產生影響而導致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受阻。其次,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材料供應工作[6]。一方面,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所需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前均須經過質檢人員嚴格的審核,所有不符合設計標準的材料不得參與后續的工程建設。另一方面,管理人員還需結合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進度計劃來合理地編制材料需用計劃,同時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材料堆放點,并做好材料防護措施,防止材料受到損壞。再次,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技術準備工作。一方面,建設企業在開展技術交底以及圖紙會審工作之前,需要以總工程師為核心,協同市政道路項目中的其他技術人員對設計圖紙進行仔細審閱,找出設計圖紙中潛在的缺陷問題并及時解決。項目經理則應按照既定程序來完成技術交底工作,由項目經理向各施工班組進行交底,從而使得所有參建人員均能熟練掌握該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要點以及技術規范。另一方面,建設企業在針對市政道路工程開展測量放線作業之前,應與規劃局的負責人做好控制點測量的交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測量規范對其進行復測,以確保測量結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建設企業還可設置測量控制網,通過這種方式來進一步明確市政道路中線與施工紅線,為后續市政道路的事故作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其他準備工作。一方面,管理人員應當按照施工設計圖以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搭配設施工作業的臨時設施,并做好防火、防漏電等安全設施;另一方面,管理人員還應對所有參與市政道路施工作業的技術人員進行崗前安全教育[7]。圖3道路工程施工。

圖3 道路工程施工
首先,合理運用施工機械設備,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市政道路工程人力資源的投入,同時還可顯著提高道路施工作業的效率。對此建設企業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建設企業可定期檢查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是否能達到使用標準。若機械設備出現老化或損壞等問題,管理人員需對其出現問題的設備配件進行及時更換或維修,減少設備故障問題。另一方面,建設企業還應做好技術人員對先進機械設備的用前培訓,以此來提高技術人員對機械設備的應用能力,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建設企業還需要確立安全管理標準與評估規范,健全評估機制,并以此為依據對現場施工情況及安全管理措施進行作出評價。在此基礎上,相關主管部門需按照相關政府部門所頒布的各項政策來制定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手冊,并逐步完善安全責任管理體系,強化對施工現場的監督與管理。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應實施職責劃分制度,使建設企業能夠認清自身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所應承擔的安全責任,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最后,建筑企業還應做好對施工現場可能遇到的危險源的管理工作,具體措施如下:第一,所有參與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施工人員都應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以此來有效減少易燃易爆炸材料或高空拋物對施工人員所造成的傷害。第二,施工人員在開展腳手架搭拆作業時,應嚴格按照規定將腳手架的架體與建筑物進行拉結,并在規定位置設置安全網[8]。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不僅施工管理難度大,且極易受到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引發安全事故或者導致工期延誤。對此建設企業需積極完善工程設計管理,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前期準備,提高市政道路建設過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以此來為我國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的大幅度提升添加助力,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交通出行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