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垣
廣州市市政實業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市政路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作為一種核心材料在工程中占據主導地位,直接影響著市政路橋的質量和力學性能。傳統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安全方面存在不足,易出現開裂現象,容易縮短道路橋梁使用壽命。而瀝青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施工技術出現道路橋梁施工中,有效彌補了傳統混凝土的缺陷,改善土質結構,同時也降低了裂縫現象的發生,延長道路橋梁使用年限,其應用范圍在逐漸擴大,本文以中山市古鎮快線(沙古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為例,對該工程中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進行深入探究。
現階段,瀝青混凝土路面廣泛用于全國范圍內的高等級市政路橋工程中,由此可見瀝青混凝土路具有顯著的優勢與價值[1]。如果能夠對面層施工技術進行合理地把控,在瀝青混凝土路面與水泥道路對比下,在環保、舒適、耐磨以及平整方面都具有顯著的特點[2]。對比水泥混凝土路,瀝青混凝土無養護期,具有路面施工工期短的優勢;瀝青混凝土路面無接縫切震動小,表面具有平整性的特點,能夠顯著提升行車的整體舒適性,該路面具有耐磨性,能夠避免車輛損耗,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不會出現揚塵且易清洗,充分降低對周圍環境所引起的污染問題[3]。但是,該項技術所具備的價值與優勢主要與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施工技術的應用情況有著密切的影響,起決定著瀝青混凝土路面是否能夠具有耐久性。
公路工程中,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基質瀝青主要以70#A級道路石油瀝青為主,該基質瀝青的技術需要充分滿足相應的標準與要求。
為了能夠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需要根據市政路橋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作為重要參考依據,起石料主要以卵石破碎料為主,其他優質石料為輔[4]。在具體工程中,所采用的石料技術指標需要充分滿足相關技術標準的具體需求[5]。在二次破碎粗集料時,需要通過專門的破碎機進行。在路面施工過程中,主要以兩種規格的集料進行設計應用,其級配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粗集料級配要求
在具體工程中,所應用的細集料需要確保始終保持干燥、清潔,切不可有任何雜質、風化,具有良好的級配,切技術標準需要充分達到表2所示的相關要求。細集料集配需要達到表3所示要求。

表2 細集料技術指標要求

表3 細集料級配要求
在實施拌和瀝青混凝土前期工作中,工程施工人員需要積極管理原材料,按照具體存放的各項需求合理開展分類堆放,需要分開放置集料、瀝青材料以及填料,不可混合,為便于后續材料林區,避免在該項環節中出現情況,可在相應的堆放區設置材料標識牌,以此清晰明確。與此同時,需要對攪拌設備的應用性能進行詳細檢測,對設備進行查看,避免發生故障問題,保證設備能夠在長期運行中安全、穩定,保證拌和作業的連貫性。在開展瀝青混凝土拌和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先進行材料配合比試驗,具體試驗可在戶外開闊地段或是實驗室實施進行,按照施工質量的各項需求試驗出最佳配合比,保證配置比例能夠達到科學、合理性,強化瀝青混凝土材料結構的硬度、強度,保證充分滿足路橋工程的建設質量需求。在此基礎上實施瀝青混凝土拌和作業時,需要嚴格根據配制比例、投放順序對各項原材料進行投放,通過利用專用的攪拌機均勻的進行攪拌,使各個材料能夠均勻混雜,使集料能夠被瀝青混合料緊實包裹,提升應用效果。在瀝青混凝土拌和環節中,需要對以下問題加大重視力度:(1)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質、礦料成分加大檢測力度,每日進行一次檢測,或是當瀝青混合料拌和數量達到50t的情況下開展檢驗。(2)在攪拌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攪拌時間以及溫度,提高瀝青混凝土的結構質量。根據瀝青的具體特點表現,在對其進行加熱時,其攪拌溫度需要>160℃,<170℃,溫度保持在兩者之間,因為無論溫度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對瀝青的應用性質造成不良影響。(3)在礦料加熱過程中,攪拌溫度需要控制在170~190℃的范圍內,在添加瀝青混合料的過程中,攪拌溫度需要<155℃,不可>170℃。在完成瀝青混凝土拌和工作后,出廠時,需要對溫度進行二次檢測,基本需要保持在160℃的溫度下,瀝青混凝土溫度過低會引發混合料結塊硬化的現象,對應用質量造成直接影響。(4)在對瀝青混凝土材料進行存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有效的保溫措施對溫度進行干預,控制混合料溫度,使其保持在合理溫度范圍內。通常,混凝土存儲時其溫度需要>140℃,同時需要嚴格控制存儲時間,不可超過6h。
在完成瀝青混凝土拌和作業后,看需要將其運輸到相應的施工地點進行投入應用。在該過程中,如果未對運輸技術要點進行嚴格落實,那么會嚴重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應用質量,從而對公路鋪設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對瀝青混合料進行運輸環節紅腫,施工人員需要對運輸距離、時間以及當地的溫度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對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制定科學且針對性的車輛運輸計劃,對運輸車輛數量進行合理配置,提升車輛運輸的銜接度,使瀝青混凝土材料能夠及時運輸到施工現場,防止攤鋪施工發生斷斷續續的情況出現,對攤鋪質量造成影響。通常,在運輸瀝青混凝土時需要選擇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進行,以此提升運輸量、運輸效率,減少瀝青混凝土材料會因為外界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實現一舉多得的目的。針對所有運輸車輛需要提前打掃干凈,保證車廂內無任何雜物、污漬,需要在車廂內部涂抹一定數量的防粘液,防止在車輛運輸過程中,在車廂內壁年和車輛運輸過程,做好保溫措施,在瀝青混凝土上方,覆蓋油布,保證瀝青混凝土的溫度能夠始終保持在150℃以上。以此更好的規避瀝青混凝土發生分層離析的情況。車輛到達施工現場后,在行駛到與攤鋪機位置距離20m左右時可掛空擋停車,利于便利瀝青混凝土攤鋪施工,節約混合料的裝卸時間,與此同時,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在開展車輛、溫度檢查工作中,一旦瀝青混凝土溫度難以滿足施工需求的情況下,或是發生結塊硬化的情況下,不可在施工建設中應用,需要將其作為廢料進行處理,在攤鋪環節中,只有瀝青混凝土溫度達標才能夠應用。在完成溫度檢查后,施工人員需要及時卸料開展攤鋪作業,以此保證鋪料作業的連續性。在瀝青混凝土運輸階段中,需要提前開展防雨措施,提前將各種鋪蓋材料、工具準備落實,防止交叉污染的情況。
在實施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對各項施工參數進行明確掌握與了解,主要包括攤鋪方式、溫度、速度以及準備工作等。嚴格按照攤鋪技術要點、標準開展相關作業,提升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的整體質量,避免路面出現斷層、接縫等問題。需要合理把控攤鋪溫度,其溫度需要>110℃、<130℃,最高溫度不可超出160℃。攤鋪設備前進時需要緩慢均速進行,連續不間斷的開展作業,在攤鋪過程中間不可停頓或是改變行駛速度,控制攤鋪速度保持在每分鐘2~6m,保證公路路面攤鋪的平整度,避免瀝青混凝土發生托痕、裂縫以及離析的現象。根據施工路段的具體情況對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方式進行明確,當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通過兩臺攤鋪機保持梯隊陣形的攤鋪方式,兩臺攤鋪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保持10~30cm的間距范圍,防止間隔過近對正常的施工作業造成影響。在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時,需要對以下問題加以注重:(1)在開展攤鋪作業前,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檢查后下承層質量,確保其質量合格才能夠開展攤鋪施工作業。與此同時,需要徹底清掃表面表層的雜物、垃圾,保證路面的整潔度。(2)施工個人呢元需要對路基的寬度、高度以及平整度水平進行二次核對,對路基中線進行明確定位,確保路緣石鋪貼工作,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礎。(3)攤鋪過程中,需要科學采用鋼絲基準線對施工路段進行調試,以此保證準確性,在調節器上放鋼絲,為攤鋪機的施工作業提供有效的引導。同時,需要對混合料的攤鋪高程進行合理控制,自動尋找基準裝置作為一個合理的選擇。(4)瀝青混凝土攤鋪過程匯總,可通過利用全幅攤鋪路面的方式,降低施工縱向接縫。當路橋路面寬度過大的情況下,可通過利用多臺攤鋪設備同時開展作業,前后兩臺攤鋪機保持一定的重疊軌跡,重疊寬度保證在5~10cm的范圍,避免發生路面短程的情況。(5)在攤鋪階段中,由于施工面層不同,相關人員需要加大施工要點的關注力度,因為在該方面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主路地面層施工階段中,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控制里側高程,外側高程可通過應用鋼絲基準線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實施主路頂面層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利用鋼絲基準線嚴格控制里外高程、路面坡度。(6)在攤鋪作業中,如果發生無法順利前進,存在一定限制的條件下,施工人員需要及時與管理人員進行交流、溝通,通過開展人工攤鋪的方式繼續進行施工,避免對攤鋪作業的連貫性造成影響。
在完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作業后,需要及時開展碾壓壓實處理,以此強化路面的表面平整度和密實度。公路的整體建設質量以及應用性能主要取決于了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質量,基于此,在開展路面碾壓時,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施工質量的需求以及標準對碾壓設備進行合理選擇,嚴格遵循碾壓步驟進行作業,需要對碾壓過程中的溫度進行合理控制,提升碾壓質量。在實施碾壓作業前,相關人員需要在碾壓設備鋼輪的上方涂抹一定量的油水,以此在碾壓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過程中就不會發生混合料粘附鋼輪的情況。在碾壓時,需要嚴格控制設備的行駛速度,盡可能保持在每小時1.5~2km,當路面密實度達到相應指標的情況下,可在原有的速度上加大碾壓速度。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流程還主要以三步為主,(1)初次碾壓。在最初碾壓時,初壓時保持溫度較高,通常控制在130~140℃的溫度下,在碾壓過程匯總,盡可能避免發生裂紋、推移的情況。通過利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的過程中,行駛速度需要保持均勻混滿,控制碾壓速度在每小時2~4km。在初次碾壓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初壓區域長度,保證能夠及時完成表面壓實作業,避免熱量大量流失。在碾壓過程中,鋼輪壓路機的驅動輪需要朝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間逐漸推進,一旦路段較高的情況下,需要從低處向高處進行推進,進行1~2次碾壓。完成初壓后,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檢查碾壓區域的平整度,保證質量達標。(2)復壓階段。在完成初壓后,需要及時進行復壓,確保施工連貫性,整體碾壓過程需要有效控制溫度,保持在90℃以上。整體碾壓次數4~6次。負壓的碾壓路段長度需要低于80m,首先,需要通過利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保持每小時3~5km的速度來回振動進行碾壓2次,然后在通過利用輪胎壓路機按照每小時3~6km的速度來回2次碾壓。通過采用振動壓路機、輪胎壓路機聯合應用,以此提升混凝土路面的整體壓實度水平,保證路面壓實度能夠達到95%以上。(3)終壓階段。通過雙鋼輪壓路機按照每小時3~6km的速度往返振動碾壓2此,該次碾壓能夠充分消除初壓、復壓兩個階段存在的輪胎印記,同時,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壓密實度。在完成碾壓作業后,施工人員需要對路面密實度進行及時檢測,針對施工質量不達標的區域,需要及時再次進行碾壓作業不斷提升密實度。
綜上所述,在目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瀝青混凝土的優勢和重要性,掌握施工技術的性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強度與持久力,確保整個工程施工順利開展,確保所開展的工程項目符合建筑工程的安全標準。同時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瀝青混凝土的使用能夠達到控制建設成本,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從而提高整個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水平與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