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人認識西雙版納,對潑水節(jié)心生向往是從一篇小學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開始的。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為什么周總理要穿著傣族服裝參加潑水節(jié)呢?”鐘老師問道。
“這是為了表示對傣族人民的尊重,從中可以看出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入鄉(xiāng)隨俗。”樂樂舉手說道。教室里頓時響起了陣陣掌聲。
“1961年4月,周恩來總理一行從昆明飛到思茅(現普洱),然后轉乘汽車,顛簸了兩天才到景洪。當時瀾滄江大橋還沒建成,總理還需要乘坐輪渡,才能來到景洪市區(qū)。潑水節(jié)當天,周總理穿起傣族服裝,走進人群之中。一開始,群眾用枝葉蘸著銀缽里的清水,禮節(jié)性地灑在總理身上。周總理看見有些群眾用大盆潑水,便入鄉(xiāng)隨俗,高興地拿起大盆潑起來。眼見周總理這樣和藹可親,群眾不再拘束,紛紛用大盆向總理潑水。依照傣族習俗,水潑得越多,就表示彼此越親近,越尊重。”鐘老師繼續(xù)補充道,“假如現在我國的總理來到我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我們一起跳土家族的擺手舞,他會穿什么服裝呢?”
“琵琶襟上衣,藍色寬大的褲子,頭纏青絲頭帕。“小剛搶著說道。
“看來你不僅模仿了課文中描寫人物穿著打扮的方法,而且對土家族服飾也很了解喲。”鐘老師對小剛的回答連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