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市場看上去很新鮮的肉,怎么買到家就變樣了?”據報道,不少消費者都領教過生鮮攤位上一排排具有“美顏”效果的“生鮮燈”的厲害。在“生鮮燈”的照射下,生鮮肉類的色澤往往顯得格外紅潤鮮嫩,而消費者買回家發現這些肉類立即“現了原形”,但已經吃了啞巴虧。
使用“生鮮燈”,相當于開美顏,涉嫌欺詐,當然該叫停。如果放任“生鮮燈”大行其道,就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然而,據報道,記者搜索某網購平臺時發現,以“生鮮燈”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發現,系統推薦的某廣東中山賣家售賣的“生鮮燈”月銷2000+,在其頁面寫有“生鮮豬肉燈、冷鮮肉海鮮燈、鹵菜熟食店專用燈”等字樣。“生鮮燈”的生意如此火爆,我們不禁要問:“生鮮燈”都流向了何處?面對“生鮮燈”如此火爆的銷售狀況,相關平臺有無盡到應有的責任?一定來說,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禁令之后,相關平臺就該下架生鮮燈。但奇怪的是,這些“生鮮燈”依然賣得很好,連相關客服人員都不清楚有禁令。
(摘編自“人民網”2023年7月26日)
素材解讀
1.誠實守信,是合法經營之道。“生鮮燈”大行其道的背后,是商家的誠實守信問題。唯有誠實守信,才能經得起法律的檢驗與市場的考驗,為發展夯實基礎;唯有誠實守信,才能贏得客戶的信賴與同行的尊重,從而讓生意越做越大。誠實守信是最好的經營之道,精品的背后是良心。
2.強化依法監管,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守住食品安全,就是守住了人們的健康。各部門應緊守法律,對漠視人民健康的不法分子重拳出擊,以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樣,才能為人們的安全筑起牢固的防火墻。
適用話題
食品安全 誠實守信 社會良知 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