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全亮 李會會 張帥 楊景晁
中圖分類號:S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085(2023)09-0035-03
1? 山東肉禽產業基本情況
山東是全國家禽養殖生產大省,肉禽產業在全國占有絕對優勢,在保障畜產品供給、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山東肉禽產業由肉雞、肉鴨兩大板塊組成。
1.1? 肉雞產業基本情況
山東是全國白羽肉雞養殖第一大省,商品肉雞年均出欄占全國40%左右。據山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省活雞出欄21.69億只;年末活雞存欄6.55億只,其中肉雞存欄4.24億只,肉雞存欄和出欄量均居全國第一位。肉雞標準化養殖程度,養殖機械化水平保持在90%,肉雞規模化養殖比重達96%,省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達到5 400多個,其中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492家,位居全國首位。養殖全程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一人可飼養幾萬只肉雞,飼養38 d左右即可出欄,多數養殖場料肉比已降低到1.5:1,多層立體養殖單位建筑面積年飼養量可達180只/m2,飼料轉化效率、生產效率、土地利用效率國內領先。據行業專家測算,2022年全省省肉雞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 831億元,其中一產產值457億元,二產產值1219億元,三產產值155億元。2023年,山東省申報的膠東肉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獲農業農村部批復,中央財政資金預算支持2億元,建設周期三年。
1.2? ?肉鴨產業基本情況
山東是全國水禽產業第一大省,肉鴨產業是水禽的主體部分。山東肉鴨產業相對肉雞產業發展起步晚,肉鴨產業積極借鑒肉雞產業成熟的養殖模式和產業化經營模式,用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發展起步到產業化經營的巨大飛躍。據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監測,2022年全省商品肉鴨出欄21.18億只,占全國一半;產值550億元、占全國45.72%。山東省肉鴨產業鏈條覆蓋良種繁育、商品養殖、投入品供給、設施裝備、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配送等環節。受市場引導和環保政策影響,小、散戶退出加快,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勢頭迅猛,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涌現,規模經營比重快速提升,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0%左右,現在多數新建鴨場年出欄肉鴨在百萬只以上。近年來多層立體養殖技術、畜禽舍空氣能取暖技術、水質控制及水線清洗技術、數智化生產管理技術等新技術得到大范圍推廣應用,提升了養殖、生產、環控、廢棄物處理等多個環節的技術水平,飼料轉化率、生產效率、死淘率以及生產單位動物蛋白的用藥成本大幅減低,肉鴨38 d出欄,體重達3 kg以上,料肉比1.8左右,一人可飼養幾萬只鴨子,養殖水平高的鴨場單只鴨用藥成本基本控制在0.6元左右。
2? 山東肉雞產業運行形勢
2.1? 肉雞價格情況
據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統計,2023年4月份白羽肉雞毛雞交易價格為10.24元/kg,5月份為9.34元/kg,6月份為8.64元/kg,二季度毛雞交易價格平均在9.40元/kg,而2022年均價為9.04元/kg,同比提高4%。從整體看,2023年二季度毛雞價格走勢下滑,受消費低迷影響,庫存居高不下;雖市場毛雞出欄較少、開工率下滑,毛雞價格依然弱勢。4月份養殖端平均盈利2.5元/只,5月份在保本線上下浮動,6月份養殖端平均盈利1.5元/只。雞苗平均報價4.2元/只,同比提高40%。
2.2? ?2023年二季度肉雞價格成因分析
一季度主要受雞源供應緊張影響,市場雞苗供應量少,支撐了二季度前期的毛雞價格。但產品走貨偏差,尤其是五一節假日以后,旅游“窮游”產品帶動性不足,屠宰庫存逐步增加,屠宰場減產、停產等情況依舊比較常見;二是二季度飼料價格由跌轉漲,養殖成本繼續增加,補欄雞苗高價位,推高了毛雞成本。
2.3? 2023年二季度養殖成本及盈利情況
2023年二季度規模企業養殖總成本為23.4元/只,同比增加5%;雞苗價格上漲,平均成本為3.7元/只,同比提高5%,占養殖總成本的15.8%;飼料成本維持不變,大約為16.9元/只,占養殖總成本的72%。2023年二季度商品肉雞養殖基本處于盈利狀態,盈利0~2.5元/只,但養殖微利。
2.4? ?2023年三季度雞苗行情分析
2023年二季度的雞苗量呈現增加趨勢,同比增加12.7%左右。4月中旬開始,苗雞數量連續上漲,原因主要是疫情因素進行換羽后新開產導致2023年二季度雞量突增;4月下旬至5月底,種雞加速淘汰;6月份,孵化場規避行情延遲上孵,苗量略有下滑。預測三季度新開產種雞增多,苗量會增加。2023年二季度產品走貨積極性不高,終端消費對養殖端補欄有抑制作用。毛豬價格三季度震蕩反彈,反彈力度不大,推測三季度毛雞價格在成本線上下震蕩。總體預計7月份苗價落至低點后反彈,8~9月份苗價為上漲走勢,平均苗價格處于成本線以上,預計三季度雞苗均價3.0~3.5元/只。
3? 山東肉鴨產業運行形勢
3.1? 肉鴨價格情況
對山東省肉鴨養殖龍頭企業毛鴨銷售價格進行調查分析,顯示2023年4月份白羽肉鴨毛鴨價格為10.14元/kg,5月份在9.46元/kg,6月份在9.12元/kg,二季度毛鴨交易價格平均在9.57元/kg,2022年同期均價8.24元/kg,同比增加16.1%。從整體看,2023年二季度市場毛鴨價格受飼料價格下滑、產品售價上漲承壓等因素影響,養殖利潤同比增加;二季度自4月份開始,屠宰產品滯銷、價格迅速回落,導致毛鴨成交量降低,價格走低。二季度多數時候毛鴨價格低于合同回收價,同時受季節氣候、飼料高位以及高于同期鴨苗價格的影響,二季度市場毛鴨價格整體在低位運行。4月份大鴨屠宰時整體回收成本高,且正值產品滯銷,虧損嚴重;5~6月份回收成本降低,產品價格穩中小幅震蕩,整體處于保本線上下水平,合同養殖利潤為2.5~4.5元/只。小鴨屠宰時產品出貨及價格節奏控制較好,二季度除去4月中上旬虧損嚴重,其他時段均處于保本或盈利水平,養殖利潤約每只2~3.5元。
3.2? 2023年二季度肉鴨價格成因分析
二季度受鴨苗價格斷崖式下滑,導致4月份產品終端以觀望為主,成交量少,產品價格大幅回調,從而用于屠宰的市場毛鴨收購數量減少,市場毛鴨價格進入快速下滑期,且后續5~6月也逐月下降;同時考慮到天氣轉熱導致肉鴨養殖風險及成本相應增加的情況,市場毛鴨補欄量開始減少。整體上,二季度市場毛鴨價格多數時段低于合同回收價格。
3.3? 2023年肉鴨養殖成本及盈利情況
對山東肉鴨養殖龍頭企業養殖成本調查,顯示2023年二季度規模企業每只肉鴨養殖總成本約24.9元,同比增加13.2%,主要是苗價成本提高的原因,鴨苗平均售價3.6元/只,同比提高117%,占養殖總成本的14.6%;飼料成本環比下降,全期飼料成本為18.9元/只,同比增加6.2%,占養殖總成本的75.9%;其他養殖成本2.4元,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二季度商品肉鴨受飼料價格下滑因素影響,養殖企業多數處于盈利狀態,考慮到養殖及硬件水平差異,同時有合同及市場差異,盈利水平為2~6元不等。合同養殖利潤有保底,二季度利潤應在3元/只左右。
3.4? 2023年三季度鴨苗行情分析
2023年三季度商品鴨苗產量由種鴨存欄總量決定,整體較上半年增幅明顯,較二季度約增加20%左右。主要原因是自去年12月及今年一季度,種鴨存欄持續增加,且4月份業內部分苗企約有150萬~00萬淘汰種鴨進行技術性換羽,又為三季度增加部分產能。往年5~6月份鴨苗價格都處于弱勢期,今年5月均價3.58元/只、6月3.79元/只,遠高于同期,更拔高了苗企對第三季度苗價的預期,苗量增幅明顯。
從2023年6月底的市場情況來看,產品價格處于拉漲承壓,投放回收成本與實際售價出現明顯倒掛,屠宰經營處于較高風險階段,對苗價不利。南方活禽價格上漲乏力,對區域內苗價支撐力度不足,導致南苗北銷,進一步加劇北方苗價壓力。產品形勢影響屠宰端對商品鴨苗的需求,減量投放,從而引發鴨苗價格的下滑。
三季度天氣依然較為炎熱,影響養殖戶的補欄密度、養殖成本及風險,對合同投放極為不利,進而影響苗價。根據以往經驗判斷,此情況會在8月中旬之后逐步開始改善。
總體來看,三季度苗量增幅明顯,主要還是取決于屠宰產品對成本的支撐力度,需等7月中下旬看產品上漲形勢。就目前形勢來看,對苗價利空因素更是大于利好,從而判斷7~8月份苗價在成本以下運行,9月份有望保本,整體三季度鴨苗均價預計2.2~2.6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