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清
“黃橋燒餅黃又黃,黃黃的燒餅慰勞忙……”每當耳邊響起這旋律,我就會想起新四軍和黃橋燒餅的故事。上午九點半,我們一行人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為群燒餅店。
一進大門,我們就看到燒餅師傅從一個大圓缸里撈出一把醒好的面。他把面揉了又揉,又搓成了許多圓柱體。接著,將它們切成大小均等的劑子。再把劑子用搟面杖搟成圓形。緊接著將肉松餡兒放到胚子中間,快速收好口,再輕輕地搟成圓形。這時,師傅隨手抓起刷子蘸點油,瀟灑地在燒餅上來回游走,三秒過后,燒餅被均勻地涂抹上了一層油。他又從碗里抓起一把芝麻,往燒餅上一撒,看似很隨意,卻又那么有章法。最后,師傅們把成型的燒餅送至烤箱內,就等燒餅出爐啦!
黃橋燒餅出爐了。看,它們個個色澤金黃如蟹殼,噴香的味道在鼻間縈繞。我迫不及待地拿上燒餅,咬上一口,哇!酥脆又筋道,油香味沁人心脾。怪不得當年毛主席說:“黃橋燒餅好出名的喲!”
最后,進入體驗環節了。燒餅師傅不厭其煩地講解著,我們在師傅們耐心指導下,也有模有樣地做了幾個燒餅。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老師小評
小作者生動細致地描寫了黃橋燒餅的制作過程和自己的獨特體驗,不但給人味覺上美的感受,也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黃橋燒餅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
【作者系江蘇泰興市黃橋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