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麗陽

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雖然音樂不是萬能的,但它一定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法寶。沒有音樂,或許就缺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我的音樂人生路要從媽媽的講述開始。聽媽媽說,我在她肚子里的時候,她就發現了我的音樂天賦,表現為聽到音樂就要“作亂”,媽媽每次想要和我互動時會按下錄音機的按鈕,但一會兒功夫就要關掉,因為我手舞足蹈的行為著實讓她覺得煩惱。
上了幼兒園,因為我的出色表現,每次表演都是“C位”,老師逐漸也離不開我了,就連生病也會特意給我留位置……就這樣,童年時期的我在音樂中獲得了自信。媽媽征詢了我的意見,讓我上了培訓班正式開始學習舞蹈和聲樂。媽媽告訴我,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不要半途而廢,她尊重我的愛好,同時也把控我的傲嬌情緒。媽媽認為,興趣愛好可以促使我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在未來的日子總會遇到不順與困難,這時,音樂一定可以發揮它特有的作用幫助我渡過難關。
上小學后,我成了學校的藝術小達人,各種演出和比賽接踵而至,因為喜歡,我很是樂在其中,沒成想卻累壞了父母,但他們沒有表現出一點兒不耐煩,總是不停地鼓勵我,讓我學習和興趣要兼顧,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這樣的,孩子快樂他們就快樂。大概他們也沒想到,這樣的堅持居然讓音樂成為了我后來的專業,我愛上了我的專業。現在想想,這樣從興趣培養到成為專業的轉換過程也逐漸成就了我的性格。如今的我做什么事都很踏實認真,不會半途而廢。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十年有余,我仍不忘初心,組建了自己的合唱團,學生和家長都很喜歡我,我也找到了自己新的價值。
說到這十多年的教學經歷,有幾個孩子帶給了我感動且記憶深刻。
盛超是我剛回國那年輔導的一個學生。我每接手一個學生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你為什么要學習聲樂?”他當時的回答很獨特:“我剛中考結束,想突破自我,就打算‘解決’自己最不擅長的部分。”這個回答讓我著實愣了一會兒,我的大腦飛轉,初中畢業生有這樣的想法真的很罕見。我想著還是先考驗他一下,看他說的不擅長到底是什么程度。我聽完他“五音不全”的演唱后,真的很想勸退他,可當我看到了他的目光——那么的堅定而期待,便瞬間改變了想法,我決定和他一起迎接這個挑戰。我下足功夫,制訂了一套針對他的學習方案:學習歌曲不是主要目的,要通過學唱歌讓他真正感受到每個音符的生命,掌握屬于他自己的演唱歌曲的方法。正式學習前,我和盛超談話,與他約法三章:第一,要完全信任我,不許中途打退堂鼓;第二,每次的課后作業必須完成;第三,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
對我來說,學生的信任是最大的肯定。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共同努力,每次上課,他從不讓我失望。最大的感動是他高一教師節發給我的那條像信一樣的消息。他告訴我,他突破了自己,找到了自信,再也不怕張嘴唱歌了;他明白了勇往直前就能跨過坎坷,辦法總比困難多……
小羽是我當老師第一年遇到的學生,她在音樂上非常執著,也成功考上了音樂學院;另一個學生小美,在我的鼓勵和“逼迫”下,如愿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還有一些關于音樂的影視劇作品,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以音樂為題材的法國影片,曾斬獲法國電影最高榮譽——凱撒獎,還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電影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是一位古典吉他手,畢業于巴黎師范音樂學院,我想也是因為這樣,電影被拍得非常靈動有趣。影片男主馬修是一位落魄潦倒的音樂家,在一所寄宿學校任教,這里的孩子是大家眼中的“問題兒童”,校長認為管理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采取暴力手段。針對這個情況,馬修組建了一個合唱團,漸漸為孩子們打開了心靈的窗戶。影片中孩子們的歌聲格外深情,令人動容。孩子們是需要關愛的,希望得到周圍人的信任和關愛,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中心:音樂所帶來的心靈上的感動,比高壓管束更加深入人心。
音樂劇《音樂之聲》,由音樂劇大師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漢姆斯特恩根據《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編。1965年,美國音樂片巨匠羅伯特·懷斯將《音樂之聲》搬上電影大銀幕,電影榮獲了第38 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配樂等五項大獎。影片中的家庭女教師瑪利亞通過音樂讓孩子們獲得了最純粹的童年,同時融化了上校冰冷的心,最后上校帶領他的孩子們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合唱一曲《雪絨花》,感人至深。
影片《麥兜當當伴我心》中,校長以音樂啟迪孩子,堅持用音樂的力量感動大家。當春田花花幼稚園出現史無前例的經濟困難時,校長發現了麥兜等小朋友的音樂天賦,可惜合唱團并沒有為學校一解燃眉之急。正在校長準備解散幼兒園時,合唱團受邀參加了最后一場演出。這場演出其實是一位歌唱家的葬禮,這位歌唱家也是他們的校友。葬禮上,校友生前錄下的遺言,讓大家再一次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和人生的真諦。
事實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在音樂中吸收能量并得到心靈的治愈。美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家庭美育可以起到最基礎的作用,家庭美育潤物無聲,如日常環境、氣氛、情感等都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孩子音樂思維的培養,不功利,只為音樂能對孩子性格形成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在于熏陶,因為音樂更能使孩子在愉悅的情感共鳴中獲得知識,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習慣,從而使身心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家長朋友們,讓孩子走進音樂吧!音樂能給孩子美的影響,讓他們成為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和儀表美的人,同時音樂也將成為孩子今后人生的快樂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