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 杰
2022 年,有井有田的交易規模突破2.5 億元,而團隊僅有12人,人均銷售額超2000 萬元。這個水平的人效指標在零售行業極為罕見。2023 年上半年,團隊業績更是提升了50%。在各個行業普遍走弱的當下,有井有田是如何做到的?
先來看下這12 個人的構成。管理層4 個人,分別是董事長王守仁抓全面工作,總經理陳鋒管財務工作,客服經理1 名,倉配經理1名。采購隊伍8 個人,分屬6 個產品工作室。
工作室負責商品采銷的全過程,包括選品、供應商談判、文案素材、上架銷售、訂貨、質控等。產品工作室制度,是有井有田的核心機制。
工作室拿走絕大部分的利潤:每個工作室創造的銷售毛利,攤銷固定成本(倉配、辦公、管理等)后,工作室先拿走80%。余下的10%用來平衡團隊間的收益,由董事長分配。假設某工作室主做的品類由于季節等原因當月收入比較少,就可以從這10%里多給他們分配一些。最后剩下的10%歸公司。
工作室有招人的權限,但是工作室基本不會招人。6 個工作室中有4 個僅有1 人。水果工作室2個人,一個跑產地,一個盯鄭州萬邦市場。凍品工作室2 個人,一個負責海鮮水產,一個負責常規的肉類面點。
工作室負責商品采銷的全過程,更準確地說是每個商品都是一個人從頭跟到尾,確保商品的內部溝通成本為零,且商品關鍵信息不會因為內部溝通而減損。
產品工作室機制,確保了有井有田處理商品的效率。
1.專業度保障。采購人員的精力高度集中在一個品類上。
2.可快速形成較多的可售商品。目前每天上架商品1300 種左右,動銷商品600 多種,動銷商品一半為新品。
3.大單品培養機制。對于負責某一單品的工作室來說,加工好一個品能出更大的銷量,賺錢效率更高,工作室就有發掘潛力單品的積極性,愿意在潛力單品上下功夫。對于其他工作室來說,這個大單品收益的10%是大家共同分享的,大單品帶來的流量也可以惠及其他商品,所以其他工作室也樂意幫忙。這就形成了專人負責、大家合力出擊的良好氛圍。
4.現款+爆量的預期對供應商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有井有田的定制品牌蝦仁,2023 年周年促銷期間創造了236萬元的銷售額。這很可能是一個行業紀錄。

有了高效的商品處理流程,還必須有豐富的供應商資源才行。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為有井有田提供了便利條件。有井有田通過自己的機制設計,進一步強化了對供應商的吸引力。
1.現款結算。2022 年5 月19日,有井有田上線4 周年之際,創始人王守仁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對所有供應商現款結算,在行業內引發巨大反響。
2.帶動其他團購平臺銷售,幫助廠家打開社區團購市場。2021 年剛接觸到有井有田時,馬大姐糖果廠在社區團購渠道的銷售額為0 元。有井有田幫助馬大姐糖果廠完成了商品選型、銷售方案、樣板市場的全過程,除了有井有田自身銷售數百萬元之外,還帶動其他社區團購平臺銷售5000 多萬元。一年時間,馬大姐在社區團購渠道年銷售額從0 元增長到6000 萬元。
公司管理層集中精力做勢能,吸引大量供應商上門;采購工作室集中精力做轉化,把找上門的商品線索轉化為銷量;團隊高度配合、高效協作。在這種模式支持下,每天拜訪有井有田的供應商絡繹不絕。
好商品和低成本結合起來,就能產生更高的效率。社區團購主要的成本產生在倉配環節。王守仁經常講的一句話是“有沒有規模看流量,有沒有利潤看倉配”。有井有田的倉配成本僅為4.5%。在今年周年慶期間,2800 平方米的倉庫,每天出庫金額超過200 萬元。
1.自建倉庫+社會化物流。倉庫是自建的,給團長配送的車輛司機是社會化的。每天早晨,司機到有井有田倉庫提貨、送貨。
2.“摘果”和“播種”相結合。大單品按箱走,小零碎按筺走。大件商品在庫房內按照單品整箱陳列,線路司機到倉后,推上手推車,往手推車上放箱子,屬于摘果式分揀。小件商品在庫房內播種式分揀,每個提貨點一筐或者幾筐,該線路司機到倉后,直接搬筐。
有井有田模式屬于強供應鏈型,主要在“好商品+低成本”上發力,在團長獲取和團長服務上花的精力比較少。
這個模式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是:第一,鄭州本地商品資源比較豐富;第二,有井有田的行業號召力強,能吸引供應商上門,能吸引其他團購平臺跟著賣;第三,一支有戰斗力的采購隊伍;第四,老板舍得把利潤大頭分掉,有井有田激勵采銷團隊的方法值得同業參考。
用最高的效率組織商品,用最低的成本把商品交付給團長。把這兩句簡單的話做到極致,就是有井有田迅速發展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