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新征程,江山壯麗,氣象萬千。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
3月4日至13日,5000多名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扎實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奏響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時代樂章。
春潮澎湃起,揚帆正當時。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號召——
“團結奮斗,開拓創新,在新征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績,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鼓足干勁、勇毅前行,凝聚起磅礴力量,必將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標定方位共赴征程
——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共同行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著新的奮斗目標進發
這是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歷史性時刻——
2023年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響徹人民大會堂,充分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聲。
莊嚴的一刻,嶄新的起點。
站在新的起點上回望,新時代十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如此波瀾壯闊——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以來的5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極為關鍵的一年,如期安全順利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動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全年經濟增長3%,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
置身歷史的洪流,感知時代的偉力。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長期堅持在農村調研,見證了廣袤中華大地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全面小康到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非凡跨越。
“偉大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趙皖平堅定地說。
站在新的起點上眺望,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如此恢宏浩蕩——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踏上新征程的時代號角。
前程遠大,擊鼓催征。
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員,審議審查或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預算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兩高報告、立法法修正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隨著各項議程完成,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確立的行動指南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
非同尋常的全國兩會,標定新征程新方位——
立足新的時代方位,全國兩會勾畫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階段性施工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人代會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修改后的立法法明確“保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式現代化是重要聚焦點。
舉旗定向,綱舉目張。
黨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一個多月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認識不斷深化,推動實踐不斷豐富。從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到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從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就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目標。
“減少對傳統產業的過分依賴,才能華麗轉身。”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焦云所在企業的發展重心從煤炭開采、煉焦向石墨烯轉變,贏得市場競爭力。他表示,要以黨的二十大確定的路線圖為指引,以全國兩會描繪的施工圖為方向,把企業推向現代化發展軌道。
著眼新的實踐方位,全國兩會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以“四個必須”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系統闡述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戰略基點、必然要求、最終目的。
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后,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代表說:“我們要發揮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作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努力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登高望遠,把握大勢。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冷偉青委員表示:“國家戰略指引企業的發展策略,目前我們所服務的產業鏈迎來國產替代的黃金時期,訂單狀況良好,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抓住戰略機遇的基礎和底氣。”
瞄準新的目標方位,全國兩會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部署安排。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2023年一系列主要預期目標已明確設定。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意義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
放眼全年,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代表認為,中國經濟具有迎難而上、爬坡過坎的能力,一直在克服困難中發展進步,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完全能夠抵御短期波動,贏得長遠發展。
展望未來,全國政協委員孫東生信心滿滿:“今天的中國充滿生機活力,明天的中國奮斗成就夢想。我們滿懷豪情,腳踏實地,共赴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踏上新征程、闊步春風里,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持守正創新,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勇于攻堅克難,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