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武婷
摘? ?要? ?以月季未萌發的腋芽為外植體,利用組織培養技術誘導出無菌芽,然后進行增殖,復壯,生根,煉苗,移栽,能夠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品質穩定、無感染且保持母株優良特性的月季種苗,滿足市場需求,優化了月季組織培養快繁技術。
關鍵詞? ?月季;腋芽;組織培養
月季是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木本植物,觀賞期長,花色豐富,花朵碩大,帶有濃郁的香味。月季適應性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用途廣泛,在園林綠化、節日用花、城鄉道路旁、家庭小院等都有種植。月季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和壓條繁殖,月季枝條數量少,而且受季節影響,冬季修剪下來的枝條不能及時使用,要先沙藏保存,等到春季才可扦插,繁育周期長,生產成本增高。
利用組織培養方法繁育月季,全年都能生產,不受季節影響,能保持母株的優良性狀,又能在短期內生產出大批量無毒苗。月季的組織培養外植體主要有莖尖、芽尖、莖節、普通腋芽、腋芽分生組織等。現將腋芽分生組織快繁技術總結如下。
1? ?準備階段
準備實驗所用的工具、器具,制備出適宜的培養基并經高壓滅菌備用,配置出實驗用的化學消毒劑(當天配制,當天用完),準備一臺體視顯微鏡。
2? ?外植體的選擇及清洗
1)選擇。一般在晴天中午11:00或下午? 3:00前采取(忌陰雨天采取)。選取生長旺盛、沒有病蟲害、品質優良、變異小的豐花月季,當年新抽嫩枝頂尖部位(長約4 cm)。剪取外植體時工具和手必須消毒,以防感染。最好在沒有開花的月季植株上選取。
2)清洗。采回的外植體進行修整,剪掉葉片、葉柄、莖刺等不需要的部分,在自來水下沖洗10~15分鐘,再用洗衣粉或洗潔精仔細刷洗,用流水沖洗干凈。
3? ?消毒
外植體清洗干凈后,放在消毒過的超凈工作臺上,用無菌的脫脂棉擦拭1遍外植體表面。
75%酒精消毒1分鐘,用無菌水沖洗1次;有效氯2%的NaClO溶液消毒20分鐘,用無菌水沖洗3次。最后加入0.1 mg/L Vc浸泡20分鐘。
4? ?接種及培養條件
刀用酒精燈灼燒滅菌,解剖刀、鑷子的先端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再用酒精燈灼燒滅菌,置于刀架上冷卻,待用。用鑷子夾住蘸有酒精的脫脂棉點著,對接種盤里外進行灼燒滅菌,滅菌好的接種盤放上濾紙。
把消毒好的外植體放在濾紙上,吸干表面水分,然后放在體視顯微鏡下,在葉腋處拔出分生組織(未萌發的腋芽)。接種到芽誘導培養基MS+2 mg/L 6-BA+0.5 mg/L GA3+30 g/L糖,瓊脂6.5 g/L,pH值5.7。每個試管接種1個分生組織,蓋上試管,試管上標明編號、日期、品種,培養基名稱,接種人員等,放入培養室進行培養。
培養室溫度25 ℃,光照時間16小時/天,光照強度800~1 000 lx,濕度50%。
接種1周后,在體視顯微鏡下觀察,有無污染(真菌、細菌)、死亡或干枯的分生組織,有則移出。每周在體視顯微鏡下觀察1次,4~6周后,只保留生長旺盛且健康的、仍保持綠色的分生組織。大約兩個月后,芽陸續長出,觀察芽的生長情況,是否有異常癥狀出現。
5? ?增殖培養
將健康的芽切割下來,轉接到增殖培養基MS+0.3 mg/L 6-BA+0.2 mg/L IAA+30 g/L糖,瓊脂4.7 g/L,pH值5.8。
增殖階段改為玻璃瓶,每瓶放3個芽,放置培養室培養,溫度25 ℃,光照時間12小時/天,光照強度1 500 lx。
接種3天后檢查芽感染情況,并及時清理。大約培養20天左右,萌發出2~3片葉子。兩個月后,月季芽長到一定高度,形成單個芽或多個芽簇狀。剪掉葉片,剪成 1.5 cm長帶有芽(1~2個)的莖段,進行繼代培養。每個月繼代1次,以后每月大約可以5倍的速度繁育,1年內就可以形成大量的植株。
檢查增殖過程中穩定性,對增殖進行評估, 4~6周進行1次為準。檢查是否芽過度分化、玻璃化、植株矮化、老齡化、植株發黃、褐化、壞死、喪失芽分化能力等問題。如果出現上述問題,則要進行培養基調整。
如果芽過度分化,應降低6-BA濃度,如減半添加;減少硝酸銨的添加量,可按1/4 的量使用;減少蔗糖添加量,可由30 g降到20 g;減少每個植株帶芽數量,從帶2~3個芽減少為只帶1個芽;增加瓊脂添加量。
如果老化,喪失芽分化能力,可增加6-BA濃度,增加蔗糖添加量,減少瓊脂用量,轉接時不要分株,整個植株一塊轉。
出現以上情況,嘗試重建一個穩定的增殖體系。
6? ?復壯培養
只有當增殖體系穩定,達到一定的數量時,才可進行壯苗培養。選取無病菌、 帶3~4片葉、長度約2 cm的芽,轉接到壯苗培養基MS+30 g/L糖, 瓊脂4.7 g/L,pH值5.8。壯苗和生根階段每瓶接種16個芽苗,剩余莖段,繼續接到繼代培養基中增殖培養。
轉接后放在光照12小時/天、光照強度? ? ?2 000 lx、溫度26 ℃、濕度50%的培養室進行培養。
7? ?生根培養
月季芽苗生長到一定高度時,選擇健壯無傷口、帶3~4片葉、長度約2 cm的芽(轉接時不要傷葉片或莖部)。用消毒過的剪刀剪下來,轉入生根培養基1/4MS+0.1 mg/L NAA+30 g/L糖,瓊脂4.7 g/L,pH值5.8。大約20天左右長出根來,根長約0.5 cm,3~4條,這時把瓶苗移到溫室進行馴化煉苗。
8? ?馴化及移栽
從培養室移到溫室的瓶苗,在移栽前必須進行馴化,需15~20天。先用遮陰網把瓶苗全部蓋住,白天溫度23~27 ℃,晚上20~23 ℃,濕度70%左右,使瓶苗逐漸適應溫室環境。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幼苗葉片由嫩綠色變深綠色,萌發新葉,莖變粗壯,幼苗整體長高,并生出新根,表明幼苗已經適應外界環境。選擇陰天或晴天早上移栽。
出瓶前1天,打開瓶塞,蓋上報紙,使瓶內濕度與溫室濕度接近,用高錳酸鉀對花盆、苗盤滅菌。準備好所需的基質,堆肥與珍珠巖按比例混合(60 ∶ 40),并用多菌靈消毒備用。
用鑷子從瓶里將幼苗取出,注意不要弄傷葉片和根部。剪掉黃葉,扔掉爛根的、死亡的、一條根的苗,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條數多的幼苗,用純凈水洗掉雜質和培養基,放入10%多菌靈溶液中消毒60秒。移栽至120 mm花盆中,基質要壓實一些,根系要充分展開,避免根部損傷,深度適中,以免造成幼苗爛根。
栽好后,按品種擺放在苗床上,標注品種、日期。幼苗移栽后不能直接澆水,先用噴霧器噴霧,打濕基質表面,注意噴霧太多容易造成幼苗腐爛,噴霧不及時,幼苗葉片發黃、萎蔫、干枯,甚至死亡。天晴溫度高時,要不定時查看幼苗生長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噴霧次數,光照強要適當遮陰。定期噴施殺菌劑,防止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