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歡 楊馥霞 湯玲 王衛成 唐小剛
摘? ?要? ?介紹了紫斑牡丹的繁殖技術研究背景,砧木的選擇和培育,種子的采收和處理,紫斑牡丹嫁接時間、方法及修剪注意事項,嫁接苗的栽種和管理,為紫斑牡丹的生產繁育提供指導意見。
關鍵詞? ?紫斑牡丹;繁育;嫁接;砧木
紫斑牡丹又名甘肅牡丹、西北牡丹,紫斑牡丹品種群是中國第二大牡丹品種群,僅次于中原牡丹品種群。紫斑牡丹是我國特有的一級保護植物,易危物種,受威脅程度高。紫斑牡丹屬寒冷干燥生態型,抗逆性強,適宜低溫和干旱氣候。因其花瓣內基部有深紫色斑塊而得名,花瓣色彩差異大,有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觀賞價值極高。
甘肅紫斑牡丹植株高大,耐寒,耐旱,花色艷麗,籽實飽滿,芳香四溢,油脂可食用。主要分布于海拔1 500~2 500 m、年平均溫度5~12 ℃、絕對最低溫-28 ℃的山坡、草地和樹林下。在? ? -30 ℃低溫環境下,紫斑牡丹也可完成年生長周期。紫斑牡丹在半干旱、半濕潤地區也有相當強的適應度。當半干旱地區年降水量在350 mm以下、平均大氣濕度59%~62%能正常生長,在半濕潤地區年降水量450~600 mm、年均大氣濕度65%以上也沒有問題。研究表明,紫斑牡丹種子出油率高(20%~26%),并含有較高的α-亞麻酸(42%~49%),是優良的油用牡丹類型。因此發展紫斑牡丹產業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 ?研究背景
以紫斑牡丹為砧木的嫁接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牡丹品種保護和育種中。紫斑牡丹繁育方法有兩大類:有性繁殖(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分株、嫁接、壓條、扦插等)。其中,壓條、扦插、分株速度慢,成苗慢,種苗繁殖系數低,不適宜規模化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有學者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進行牡丹優良品種的快速繁殖已有一定研究,其培養技術已取得有效進展,但依然存在外植體表面污染率高、繁殖材料容易褐變、繁殖系數低、生長緩慢、組培苗移栽階段植株染病嚴重和死亡率高等? ? 問題。
嫁接是一種常用的繁育方法,它成本低,速度快,嫁接繁殖具有保留牡丹親本性狀、操作方便、繁殖系數較大等優點。利用嫁接可以補充紫斑牡丹繁殖技術的欠缺,保障成活率,能有效加快繁殖速度。
2? ?技術方法
2.1? ?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和溫度是關鍵。枝接時間一般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上旬嫁接成活率可達90%以上,白露前后嫁接成活率最高。過早嫁接容易“秋發”,過晚嫁接生根少,長勢弱,且成活率低。研究表明,氣溫 20~25 ℃、地溫為18~23 ℃(30 cm 深)時,有利于牡丹根物質積累和接口愈合,嫁接苗成活率較高。
2.2? ?砧木選擇? ?用芍藥根,或紫斑牡丹實生苗作砧木。芍藥取材方便,親合力強,嫁接苗成活率高且生長速度快。但芍藥為肉質根,容易受地下害蟲為害,嚴重時接穗會突然死去。芍藥為草本植物,嫁接后3~5年日漸老化,接穗下端便逐漸生根,此時應注意及時將芍藥根剪去。紫斑牡丹耐干燥、耐瘠薄土壤,采用2~3年生紫斑牡丹實生苗的根作為砧木,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規格一致,生長勢強,可直接定植。紫斑牡丹實生苗的根成為嫁接用砧木的首選。
2.3? ?收集種子? ?紫斑牡丹種子采收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紫斑牡丹結實率強,大部分品種均可結實,有的一朵花結實量能達到70余粒,當果莢由白色變為蟹青色或黃褐色、及將脫落時采收。種子 8~9成熟采收較好,不易過熟采收,果皮過干后不易吸收水份,影響發芽率。
采收后放到陰涼通風處,每隔2天翻動1次,防止發霉,果莢開裂后收集種子。播前可用50 ℃水浸泡24小時,或用95%酒精浸泡30分鐘軟化種皮。注意不要使種子表皮過于干燥,導致種子活力下降,影響種子萌發。紫斑牡丹從播種到開花需要6~8年。當年播種的種子發芽率超不過5%,到第2年達到85%? ?左右。
2.4? ?幼苗管理? ?幼苗管理主要為中耕除草、實時澆水,夏季氣溫過高時適當遮陽。兩年生幼苗可于秋季末移栽,行距50~70 cm,株距10~30 cm,第3年時幼苗生長加快,株高可達40~50 cm。
紫斑牡丹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可過濕。春季氣溫回升快,降水少,易發生春旱,要適當澆水。入冬前干旱時每月澆1次,氣候轉涼根據土壤水分情況少澆水或不澆水。每年施肥3次,早春萌芽施1次,入冬前施1次,以無機肥為主,11月入冬前施1次長效肥料,可以滿足紫斑牡丹全年生長發育的要求。
紫斑牡丹生長健壯,病蟲害較少。潮濕多雨地區,常見病害有白粉病、葉斑病、褐斑病、灼傷、根腐病及花葉病。及時清除病株、病葉,帶出園地焚燒,發病初期可用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噴施防治。蟲害有蠐螬、螻蛄、金針蟲等,用50%對硫磷、50%辛硫磷乳油50~100 g拌餌料3~? ?4 kg,撒于種溝。
2.5? ?修枝打葉? ?紫斑牡丹長一尺退八寸,需去除枯枝、病枝、弱枝,保留強健枝條,花朵凋謝后及時剪除殘花,秋冬季節清理殘葉。修剪時原則上每株留3個主枝,每個主枝留3個側枝,以后,每年陸續選留1~2個新芽作為枝干培養,使株叢逐年擴大、豐滿。
修剪時,要注意傷口齊、圓、平,不可剪成馬蹄形,要確保側枝和主枝不劈叉。從下往上去除葉片,避免傷到花芽。枝條不能留太密,要敢于修剪,保留更加疏朗外向的枝條,更有利于提升其營養的分配和觀賞價值。
2.6? ?選穗嫁接? ?選穗嫁接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植株高大旺盛、芽眼壯碩、抗病蟲害的品種。
2)選擇觀賞效果出眾重瓣的、籽粒出油率高的品種。
3)選擇多年生且木質化程度高的枝條,非木質化枝條嫁接成活率低。
4)剪切枝條原則。兼顧植株的通風、透光,結合牡丹樹形剪枝,先修剪根部萌發枝、重疊枝、背下枝,然后選取接穗;剪切時斜切,茬樁長度控制在0.5 cm以內;雨后不剪切,枝條上帶水分易病變;清除枝條上的葉子及葉柄。
5)接穗留2個飽滿芽,接穗底部和最近芽的距離2~2.5 cm,芽眼少、萌芽力弱的品種和個別芽間距過大的,留1個飽滿芽即可。
6)采穗時間。最佳采穗時間在8月上旬左右,做到隨時采穗隨時嫁接。
2.7? ?砧木修剪? ?選擇環境條件良好的地塊作為紫斑牡丹的砧木地,一般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可在種植前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紫斑牡丹非常耐旱,但為了保證嫁接的需要,在移栽后,應該及時灌溉,使植株恢復正常生長。也可依實際情況看天氣、地的干濕度、苗木的大小來定。夏季氣溫高時,應在早上或晚上進行。
2.8? ?嫁接方法? ?嫁接繁殖,以其使用的接穗、砧木和嫁接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裸根嵌接,就地劈接、單芽切接、單芽貼接和方塊芽接等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最簡便的裸根嵌接法,可以更好的保證成活率。將接穗下部2.5~3 cm處左右各削1刀,削成楔形,刀口要光滑,再將砧木頂端削平,沿頂端半徑自外向內切開1個長2.5~3 cm的切口,將接穗嵌入砧木內。砧木和接穗的維管形成層要對齊,接穗適當露白,利于萌發新的根系,用麻繩或糯米膠帶扎緊。
部分學者通過對紫斑牡丹實生苗及采種后接穗苗在不同激素濃度處理下進行激素誘導的實驗結果表明:在不同激素濃度處理下,接穗苗根系活力呈現不同程度下降或提高,但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而激素對接穗苗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當激素濃度為10 mg/L時,接穗萌發效果最佳。接穗的貯藏時間長短是影響砧木接穗的萌芽能力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9? ?嫁接后管理? ?嫁接成活后適當剪梢,促進新梢生長,成活生長的接穗新梢不能修剪,否則會造成砧穗營養競爭,導致砧木新梢徒長,要及時抹去砧木上萌發的枝條。做好防寒、抗旱工作,尤其要注意防止霜凍。接穗成活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除草、松土、追肥等。接穗新芽萌發后及時摘心整形,促進分枝整齊。在新梢生長期一定要保證水肥供應充足,防止新梢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