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雪峰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多發的泌尿系統疾病,沒有發作的時候患者可能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但它一旦發作所帶來的疼痛簡直讓人難以忍受,并且可能引發泌尿系統梗阻、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其實,腎結石可以從飲食習慣方面進行防治,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腎結石的飲食注意事項。
人們之所以患上腎結石,是由于泌尿系統中的化合物濃度過高所致,這些化合物與尿液中的碳酸鹽、草酸鹽結合,析出結晶,最終形成了結石。而泌尿系統中化合物濃度之所以這么高,歸根結底是由于身體補充的液體不足的緣故。
人們喝下去的水在經過胃腸的吸收后,進入到血液中,血液流經腎臟時,身體內的毒素、垃圾以及多余的水分,即可通過腎臟的代謝能力排出到體外。喝水不夠,排尿減少,尿液中的無機鹽就容易過于飽和,析出形成結晶。水喝得多了,尿液被稀釋不會過度飽和,就能防止形成結晶和腎結石。
國際公認的泌尿外科學界最權威的著作《坎貝爾-沃爾什泌尿外科學》中表示,正常人每日飲水量應該保持在2升左右,而結石患者如果每日飲水量達到2.5升,那腎結石的發作幾率會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不再復發。那么,應該喝哪種水呢?礦泉水、白開水、碳酸飲料、茶水、咖啡、果汁等都是水,是不是都可以呢?雖然這些液體都有補液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液體都能夠起到預防腎結石的作用,最好還是喝白開水。
1.白開水
多喝白開水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有效預防腎結石。不過,水有兩種,一種是軟水,另一種是硬水,兩種水鈣、鎂離子的含量是不一樣的,硬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較高,而軟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相對少一些。有說法稱“喝硬水會導致腎結石”,其實經過加熱后,水中的鈣、鎂離子會結成難溶于水的礦物鹽沉淀,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水垢。即使是不小心喝下了水垢,也會在進入胃腸后被分解,不能分解的部分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引發結石。也就是說,水燒開的過程就是一個讓硬水軟化的過程,燒開的硬水也可以喝。
2.礦泉水
有人覺得比起白開水,礦泉水更有營養。事實上,礦泉水中確實含有一些礦物質,如鋅、鋰、鉀等,適量補充礦物質對身體有益,但如果長期飲用礦泉水,則可能會導致體內的礦物質含量較高,反而增加腎結石的發病風險。
3.咖啡、茶水、碳酸飲料
咖啡、濃茶、可可等含有豐富的草酸,長期飲用會增加體內草酸鹽的濃度,很容易誘發草酸鹽結石。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物質會促進水分的排出,從而導致體內碳酸鹽、草酸鹽、鈣等礦物質濃度的升高,增加結石的風險。而且碳酸飲料中糖分含量較高,容易引發糖尿病,可見是有百害無一利。
1.盡量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
草酸的攝入會導致體內草酸鹽密度的升高,想要有效預防腎結石就應該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油菜、菠菜、西蘭花、蘆筍、冬筍、竹筍等,如果非常想吃這些食物,可以先用水焯一下,能夠去掉部分草酸。
2.少吃糖或含糖量高的食物
大量糖分會導致尿鈣濃度升高,增加含鈣結石形成的風險,因此應該盡量少吃糖或含糖量高的食物及飲料。
3.適量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健康有利,在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含量豐富,所以我們鼓勵多吃新鮮的蔬果,特殊人群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維生素C。但維生素C代謝后會生成草酸,長期過量服用會導致腎結石,需要注意。
4.適量補充維生素B6
維生素B6可減少尿中草酸鈣結晶的形成,降低結石的可能性,其在動物肝臟、谷粒、肉、魚、蛋類及花生中含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