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玉
脊柱側彎是由脊柱兩側受力不均勻引起的一個或多個節段向一側彎曲或伴有椎體旋轉的一種脊柱三維畸形,其主要診斷標準為:患者脊柱發生側方彎曲并且正位X線片Cobb角大于10°。
按病因,脊柱側彎可分為先天性脊柱側彎、特發性脊柱側彎和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等,其中特發性脊柱側彎最為常見(約占80%)。青少年是脊柱側彎發病的主要群體,大多患者發病于其骨骼成熟之前。據報道,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發生率為 1%~3%,側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并以每年3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青少年脊柱側彎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健康問題。
現階段,誘發青少年脊柱側彎的主要因素在于不良坐姿、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課業任務繁重等。在相同因素影響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脊柱側彎,可能與女性肌肉力量較男性較弱,女性戶外運動時間較少、雌激素等因素有關。
脊柱側彎對兒童青少年造成的影響非常大。生理方面,容易導致患兒肩頸處及背部肌肉緊張,表現為肩部、腰背部持續性疼痛,嚴重者可能會壓迫椎管內神經,造成嚴重的運動障礙,甚至會引起心肺功能障礙;且側彎程度會隨著生長發育不斷變化,嚴重時甚至導致脊髓受壓和肢體癱瘓。而在心理方面,異常的體態常令患兒自卑、敏感、焦慮,甚至出現自殺傾向。
不明原因的脊柱側彎好發于青春發育期,尤其是10~16歲的兒童及青少年,而且往往病情會發展十分迅速,而一旦脊柱側彎嚴重到了需要手術治療的程度,則需要接受隨之帶來的高風險及高費用等。所以,脊柱側彎的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尤為重要。
青少年脊柱側彎起病隱匿,特別是輕度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外觀上也無明顯軀體畸形。而且,很多青少年喜歡穿的寬松衣服會遮擋其身體特征,無法看到脊柱的正常情況。當父母或老師看到異常癥狀時,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前往專科醫院檢查,以盡早確定其是否患有脊柱側彎。如:兩側肩膀高度不一致;女生在發育時出現雙乳發育不對稱;后背一側有隆起現象;腰部一側有皺褶;左邊一側髖部比右邊一側要高得多。一旦發現上述癥狀,可以先對其進行簡單的檢查,如摸一摸孩子脊柱的棘突,看看是不是在一條直線上;或者讓其立正站好后向前彎腰,注意觀察后背是否對稱。通過簡單的檢查,如果發現異常,如脊柱棘突不在一條直線上、后背不對稱等,應該盡快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篩選方法主要分傳統和新型兩種。國內外使用的傳統篩查方法主要有:體格檢查、Adams前屈實驗配合脊柱側彎儀、Moire測量法以及X線放射學檢查。新型方法有新型非放射攝影測量法、新型影像學測量法、計算機技術輔助測量法等。早期篩查對青少年脊柱側彎流行病學調查現狀具有重要意義,但篩查工作迫切需要公認的實施指南和高效的篩查方法。
那么,該如何預防青少年脊柱側彎呢?對于青少年,首先要堅持科學的身體鍛煉,增強脊柱兩側、前后肌群的力量;學習時應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選擇高度合適的桌椅,桌椅的高度要依據青少年身高變化及時進行相應調整。此外,把背包重量控制在背包者體重的10%以下,盡量采取雙肩背的背包方式,防止背包過重、背包方式錯誤造成青少年背部損傷和肌肉疲勞。與此同時,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一日三餐合理飲食,加強營養,注意適當補鈣。
脊柱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中國強!希望大家都來關注少年脊柱健康,為祖國的未來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