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穎
糖尿病是社區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中國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糖尿病的控制情況很不理想。健康宣教是所有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是決定糖尿病管理成敗的關鍵。該如何做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我們常用的是糖尿病防治的“5駕馬車”。
要讓患者明白糖尿病規范化治療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吃飯、怎么運動、怎么監測,以及相應藥物的機制、治療方案。糖尿病患者如果僅僅靠吃藥來治療糖尿病,其他方面不注意,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動性,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糖尿病飲食控制的關鍵。糖尿病患者在平時的飲食生活中應正確減糖,糾正偏糖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脂類等營養元素的食物。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增加全谷物及雜豆類;合理控制攝入量,最簡單的辦法是一餐一拳頭大小的米飯。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食用含糖量低一點的水果,顏色種類要多樣。常吃魚、禽,蛋類和豬肉類適量,限制加工肉類,奶類、豆類每天都應適當進食。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同時要做到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建議先吃蔬菜,后吃主食。
運動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體重。糖尿病患者應選擇合適的運動,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運動方式以散步、慢跑、健身操、球類運動等有氧運動為主。建議餐后1小時運動,每日運動時長最好在20~30分鐘。運動前、后要監測血糖。運動過程中如果出現不適需立即停止運動,并適當休息,癥狀無緩解需就醫檢查。血糖>14~16mmol/L 、頻繁發作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和嚴重心、腦、眼、腎等慢性并發癥者暫不運動。
熟悉掌握自己所用降糖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吃藥的時間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嚴格聽從醫生的指導,不可自行加減藥物或亂用偏方。使用胰島素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準確執行醫囑,按時注射。在餐前30分鐘注射,注射后按時吃飯。②未開封的胰島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島素在常溫下(不超過25~30℃)可使用28~30天,無需放入冰箱,但應避免過冷、過熱、太陽直曬、劇烈晃動等。③注意注射部位的選擇與輪換。患者因血糖調節功能差,易伴發低血糖,須隨身攜帶糖塊。當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意識模糊等癥狀時,應立即補充糖分,如果沒有緩解,需立刻急診就醫。
患者日常一般可采用家用血糖儀自我監測指尖血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是評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標,初診糖尿病開始治療時每3個月檢測1次,達標后每年至少監測2次。每次就診時還需測量血壓,每年至少1次全面了解血脂及心、腎、神經、眼底等情況,用來評估并治療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五駕馬車”并駕齊驅才能使血糖控制平穩,更好地治療糖尿病,其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通過糖尿病的健康指導,提高患者自身治療的順從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實時監測糖尿病病情的發展情況,提高自身健康管理的能動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進一步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