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生產要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南網儲能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通過思想認識、責任落實、風險防控、應急管理、黨建引領等五個方面的到位,持續提升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水平,有力發揮公司在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專業化支撐作用。
堅持思想認識到位,不斷強化“一破除兩樹立”意識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產提了哪些要求,南網儲能公司需要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南網儲能公司組織黨員員工深入參與專題學習研討,進一步增強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要求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通過“一破除兩樹立(堅決破除“事故不可避免”論,堅持樹立底線思維,堅持樹立系統思維)”,擰緊全員安全生產思想上的“總開關”。堅決破除“事故不可避免”論,安全是管出來、抓出來的,管和不管、抓和不抓大不一樣,抓粗抓細有很大差別,堅持“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的安全理念,強化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堅持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堅持樹立系統思維,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運用系統思維、系統方法思考謀劃和統籌推進各專業、各環節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堅持責任落實到位,全面壓緊“三管三必須”責任鏈條
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南網儲能公司牢牢抓緊安全生產責任制這個“牛鼻子”,以明責、抓責、督責推動“三管三必須”有效落實到位。明責方面,建立公司本部領導責任、部門監督責任、各單位主體責任“三位一體”責任體系,全面修訂完善領導班子及各部門安全生產職責及到位衡量標準,實現全覆蓋。抓責方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突出“重基層、強基礎”導向,要求各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安全管理全過程中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推進,做到守土盡責。督責方面,近期以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為主要內容,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持續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巡查倒逼責任落實,對安全生產職責和到位標準落實不力的予以嚴肅問責,對失職導致安全事故的予以嚴厲追責。
堅持風險防控到位,切實發揮“三個方面”的抓手作用
深入識別南網儲能公司當前“基建施工和生產檢修作業人身風險突出、主設備風險隱患管控難度大、電化學儲能方面存在風險隱患”的高風險特征,加強風險的源頭防范、排查治理、重點管控。持之以恒深化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把握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思想與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要求的高度契合特點,持續把體系核心理念及科學方法應用到安全生產各領域、各層級,從“人、物、環、管”四方面抓好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措施的落地見效。抓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預防機制,強化基建、生產項目安全風險評估,嚴格把好設備、人員的準入關,強化新增風險隱患防控;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早發現、早整治。抓好工程承包商“等同管理”的重點,結合公司新建工程參建方和施工人員的“雙多”實際,大力加強承包商入場管理、安全管理、生產現場作業風險管控,嚴禁轉包和違法分包,嚴防群死群傷風險。
堅持應急管理到位,持續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大力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新理念,切實加強應急管理,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重視“災前防”,對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見微知著、果斷處置,對常規調峰電廠、抽蓄電站和電化學儲能站可能面臨的垮壩漫壩、水淹廠房、火災爆炸等重大災害風險做到心中有數、超前防控。發揮應急演練作用,完善應急處置相關工作方案、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做好應急裝備配備和物資儲備,確保關鍵時候頂得上、防得住、打得贏。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全面開展各類演練活動,確保一旦發生災害事故能夠快速反應、有效處置,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嚴防次生災害。
堅持黨建引領到位,有效推動黨建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
堅持和加強黨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推動黨建與安全生產工作深度融合,切實發揮黨建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引領保障作用。堅持黨組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作用,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研究決策安全生產重大事項,分析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分層分級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和責任落實,把安全生產監督作為政治監督重點。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常態化系統化推行“黨建+基建”工作機制,加強“黨建+修試”融合體系落地實踐, 推進“三基”建設與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度融合,堅持開展“黨員身邊無違章”等活動,全力守護工程建設、生產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強作風建設和執行力文化建設,培育固化安全生產領域聞令而動、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確保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剛性執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南網儲能公司將堅持統籌安全和發展,明思想、抓責任、控風險、強黨建,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確保安全、穩定、高效的良好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