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7 月12-18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16元/t,環比上行1元/t。
從環渤海6 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情況看,本期共采集樣本單位79 家,樣本數量為306 條。熱值5500kcal/kg(硫分:0.6%~1%)的現貨動力煤綜合價格為855 元/t,長協煤綜合價格為701 元/t,現貨動力煤與長協煤的計算比例為1∶9。從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 個規格品中,價格上漲的有4個,漲幅均為5元/t,其余規格品價格全部持平。
分析認為,當前市場對旺季預期與電煤庫存高企形勢制衡拉扯,沿海市場煤價偏向震蕩運行,并未呈現出明顯的趨勢性漲跌行情。而現階段,受坑口貨源供應預期略有收緊、港口市場可售貨盤有限、集港發運成本繼續走高等諸多利好因素提振,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價格指數出現震蕩上行。
一、“迎峰度夏”保供政策導向明確,貨源維持高供應。受主產區安檢形勢趨嚴影響,部分煤礦有減產停產情況,市場上對貨源供應存在收緊預期,坑口市場煤價整體呈現穩中偏強行情。但在今年社會高庫存背景以及“迎峰度夏”期間政策性保供導向明確的情況下,需求端普遍對高煤價持抵觸情緒,且進口通關政策寬松,下游對內貿及進口煤采購的靈活性增強,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將繼續維持寬松局面。
二、終端拉運動能偏弱,港口市場追漲情緒謹慎。在旺季保供政策推進下,長協貨源到港發運形勢較好,大秦線運量達到滿發狀態,同時下游高日耗帶動長協煤貨盤穩定兌現,但對高價市場煤持較強抵觸心理,增量采購拉運釋放意愿不足。目前秦唐港口錨地船舶數量維持在50艘左右水平,貨船比指標明顯偏離合理估值區間,“買方市場”格局明顯,下游議價能力顯著增強,使得在諸多利好因素支撐煤價上行階段,市場整體追漲情緒仍較為謹慎。
三、長協煤維持高履約兌現率,電煤庫存維持高位。南方高溫天氣推升居民端用電負荷,但在工業用電基礎支撐偏弱的情況下,沿海電煤日耗整體波動性較大,隨著長協煤貨源穩定兌現以及進口煤到岸補充,電廠庫存始終維持高位水平,“迎峰度夏”期間存煤保障充裕,對市場煤采購接貨心態明顯受到抑制。同時非電行業進入錯峰生產階段,且受限于行業利潤率水平下降,對市場貨源增量采購釋放不足。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7 月12-18日,海運煤炭運價震蕩上行。截至7 月18 日,運價指數收于598.28點,與7月11日相比上行37.82點,漲幅為6.75%。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7 月18 日與7 月11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2.2元/t,環比上行2.1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18.6元/t,環比上行1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20.6元/t,環比上行1.1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