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龍
(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 747600)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土壤特性不同,當地的自然資源種類也不同。因此,在進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時,要將當地自然環境作為建設的基礎,要保證地質與環境不受影響。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開展不同的林業項目,最大程度上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保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生態工程要堅持生態系統學科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科學立體的生態系統建設準則,充分利用當地的光能等可再生資源,實現自然資源的循環利用,并構建以天然林為主體的生物群落。在進行生態工程時,要以多年生木本植物為主,爭取營造出天然林。天然林系統建設要從多個維度綜合考量,例如,要考慮時間、空間、氣候等,不同的天然林其維度也不同,因此,必須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天然林進行合理的架構。
林業生態工程技術的應用要堅持合理應用,集約管理的原則,要集中管理財力、人力、物力等資源,集約管理可以保證林業生態工程技術的高度應用,可以保證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都高度聯系互補。天然林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區域社會經濟特性等,因而天然林經營的功能和形式種類眾多。在進行林業生態工程技術構建天然林的時候,要綜合當地的造林經驗,將生態系統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這樣生態系統才可以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與價值。
天然林經營屬于林業生態工程的一種,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可以減少當地水土流失,避免資源浪費,保障當地居民的居住安全。天然林可以減少水土流失,大力發展甘肅天然林建設可以增強當地抗風、抗沙的能力,改善原有惡劣的自然環境。
近年,甘肅省經濟快速發展,而市場經濟也開始發生變革。企業在發展中從原來的追求快速發展演變成現在的追求穩定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生態工程要想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證其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持平,只追求經濟效益或生態效益都無法保證其協調發展,二者缺一不可。林業生態系統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產業的結構調整,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在地球及自然環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人類逐漸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人類為獲得經濟效益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遭到了自然環境的反噬。由于生態環境被破壞,導致自然災害不斷增多,使人類逐步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我國已充分意識到要結合實際情況重視林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及部分企業在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建設的同時,還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加大對自然環境保護理念的宣傳力度,使更多人積極主動地參與環境保護工作。
甘肅省在進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進程中,要重點引進先進的工程技術,堅持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林業生態工程質量。最近幾年,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也開始走向信息化,作為重要的生態資源工程,林業生態建設可以促進林業技術與設備的革新換代。有關部門要重視林業生態工程技術,積極引進并創新林業技術設備、育苗技術、品種改良技術等,創新森林生物藥劑,化學品等,保證林業生態工程的穩定發展。另外,還應考慮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成本,在保證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還應考慮項目的經濟效益。天然林項目可以延伸出其周邊的生態旅游業,特色基地等,實現當地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雙贏。
林業生態工程屬于基礎建設工程,關系國計民生,是一項長期工程,工程周期長,任務艱巨。但我國對林業生態工程的宣傳不到位,群眾并不了解林業生態工程,有些政府部門并沒有將林業生態工程納入其長期發展戰略計劃,沒有詳細的法規政策保護,沒有明確的法律明細,大大阻礙了林業生態工程的發展進程。另外,有些地區依舊存在亂砍亂伐、毀林造田的現狀,沒有形成林業生態全民共識。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和當地經濟發展有關,經濟稍落后地區其林業生態工程技術相對落后,資源配置不合理。有些縣級區沒有配置專業的人員,天然林經營中沒有專門的林業部門管理,依舊存在耕作現象。我國森林區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區域都規劃了林業站,有些地區雖然建設了林業站,但資源投入不足導致林業站無法發揮其職能。另外,林業站人員專業素質不強,無法對當地的天然林進行合理經營,導致天然林樹種比例失調、病蟲害嚴重等,森林結構過于簡單不利于其生態系統發展,也就無法發揮其防護林的作用。
封山育林是為了保護森林資源不被破壞,現今放牧燒火、耕種毀林、亂砍濫伐等現象依然存在,而封山育林則可以保護森林的生長發育,為生態系統提供可靠的環境,保證森林系統的自我修復。封山育林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封山,二是育林。封山是為了限制人類的活動范圍,育林是為了保護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經營質量。在進行封山時,林業管理員要防止牧民和牲畜進入自然林,在牲畜場活動區域種植帶刺灌木植物,還可以直接架設鐵絲網防止其進入,杜絕牧民和牲畜進入林區。另外,林業管理員還應在明顯區域設置警示語,加強林區出入口的活動管理,在入口位置設置卡點,嚴格核查進入人員身份信息。在進行育林時,林業管理員要加強自然林的管理,保證自然林生態系統的穩定,自然林會自行進行系統修復,此時,林業管理員應起到輔助作用,定期進行林區巡檢,加快自然林的恢復速度。林業管理員要建立管理體系,加強林區監控管理,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自然林沒有外界干擾,其恢復速度會加快。另外,在封山期間,林業管理員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封山期間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林區,此時是病蟲害治理的最佳時期,可以對植被進行適量的化學藥物驅蟲等,封山的同時保證育林質量。封山育林是林業生態工程技術的常用技術之一,封山育林可以提高自然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加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要加強自然林防護林建設,防護林可以維持當地自然環境穩定,有關部門應結合當地經濟水平制定合理的防護林建設規劃,要避免發生環境污染問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讓防護林發揮其根本價值。完善防護林體系需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林業部門應強化防護林質量,多方面、多維度進行防護林建設。甘肅省在建立天然林防護林時,要考慮省內經過的大型河流,例如,黃河流域,還要考慮當地的地勢條件。除此之外,還應考慮省內的經濟作物生產分布、交通運輸設施線路的布局、水力系統的分布等,防護林建設必須考慮這些因素,綜合性地進行防護林規劃,保證防護林可以對省內生態環境起到真正作用。林業生態工程是保障防護林體系正常運作的前提。防護林建設應考慮其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一方面,要保證其物種的完整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在水資源充足地區大力開展天然林經營,加大投入,保證天然林運營成效。
當地林業部門要完善自然林防護林管理體系,優化防護林建設布局,加大自然林建設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的投入。做好后方扶持工作,加大防護林建設管理力度。
林業部門還需從國內外的先進地區獲取防護林體系建設完善的經驗與技術,提高本地的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平。
林業部門需要提升防護林當中樹木種植的水平,提高樹木質量,做好選種、灌溉、施肥等工作,優化樹苗培育技術,保證選用樹木可以有效起到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等作用,充分發揮生態林業工程中的生態觀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在生態林經營中,還應加強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建設。我國很多地區都存在耕地過度開發的問題,例如,甘肅省,有些地區的土壤條件并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但大量被征用為耕地,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農作物生長不僅得不到促進,還會降低農作物的質量。自然林系統被破壞,土壤結構被破壞,長期下去,當地的土地資源將會發生不可逆轉的危害,不僅會危害當地的農業發展,還會影響畜牧業等產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對這類地區進行退耕還林還草管理,減少耕地面積,增加自然林覆蓋范圍。退耕還林還草的前提是不影響農民的自身利益,在進行退耕還林還草開發時,應提前測量耕地面積,檢查是否存在耕地浪費現象,有關部門應制訂合理的補償方案,制訂合理的退耕還林還草計劃,保證退耕還林還草工作朝著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難度較大,有關部門應做好種植戶的思想工作,向種植戶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思想和經濟補償等方面做好種植戶配合工作。可以由部門管理人員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調查,對于耕地被收回的種植戶進行統一講座培訓,改變種植戶原有的種植觀念,貫徹生態建設觀念,同時,將退耕還林的補償條款進行公式,并由種植戶提出建議,進行合理修改,獲得讓種植戶滿意的補助條件,從而保證其配合退耕還林工作。另外,有關部門要合理規劃還林工作與還草工作的進度,選擇合適的植物類型,確保植被可以健康成長,并對當地生態環境起到協調作用。對于已經完成退耕還林還草的區域,有關部門應配置專員進行統一管理,建立退耕后自然林的保護管理制度,確保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后續的順利進行,保證林業生態工程技術在自然林經營中的應用價值。
當地樹種在自然林運營中更易存活,其抗逆性、抗旱性與抗病蟲害能力更強。因此,在天然林運營中,應優選本地樹種,適量引進外來樹種,營造防護性能好的混交林。但有些地區一味追求美觀性與管理簡單性,將傳統的天然林改造為純林。天然林運營應遵守自然客觀規律,純林的自然災害抵抗能力弱,其經濟效益也不高,另外,純林無法充當防護林的作用,無法抵御病蟲害。因此,應合理配置植被資源,構建完善的混交天然林。
天然林運營保護對林業生態工程技術的要求很高,有關部門應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天然林保護計劃,保證林業生態工程技術在天然林運營中的合理性。林業管理部門應遵守森林撫育的基本原則,選擇合適的撫育技術,尤其是要保證自然林采伐的合理性,謹慎取留樹木,保證天然林生態群落的平衡性。林業管理部門應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天然林運營的質量與水平。近幾年,天然林成熟林區的儲備量減少,非成熟幼林的數量增加,在進行天然林運營時要合理調整成熟區與非成熟幼林區的采伐規劃,將幼林區作為重點培育對象,深入研發種植技術,引進先進的培育設備與技術,加快幼林的生長速度。另外,天然林運營中還應合理應用補植補造技術,以實際情況為基準,合理選擇補植補造方式,保證天然林群落的完整性。
綜上所述,甘肅省在進行天然林經營進程中,要合理恰當地選擇林業生態工程技術,使其發揮出生態保護的真正作用,維護當地生態平衡,做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發展。近年,甘肅省越來越重視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未來生態建設中,還應不斷調整生態產業結構,繼續解決歷史遺留生態問題,積極整合林業資源,合理規劃自然林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進一步促進甘肅省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