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江津區,蔡家鎮福德村3000畝曾經的撂荒地上,金黃的水稻豐收在望,綠油油的紅薯長勢喜人。福德村黨總支書記周興喜出望外:這些撂荒地經整治竟變成了豐收田。
在永川區,被譽為母親河的臨江河曾因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遭受嚴重污染,河水質量一度惡化,成為當地居民的“心病”。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后,臨江河從黑臭河變身為全國幸福河湖,清水碧波再度蕩漾。
在九龍坡區,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冷軋廠的2臺冷軋機,由于凈化效率低,大量的氣態軋制油及顆徑微小的液態軋制油霧被直接排入空中。回收再生項目投用后,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減少軋制油排放110噸,降低成本104萬元,綜合凈化效率達96%。
綠水青山相映美,巴山渝水氣象新。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最后一道關口,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處于獨特而重要的位置。8月16日,美麗重慶建設大會召開。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標落實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市域范例,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重慶力量。
近年來,重慶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連續6年保持Ⅱ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3年保持320天以上,水土流失面積5年減少12.5%,森林覆蓋率達到55%……
美麗重慶建設,從何處發力?重慶提出六個著力點——
著力深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力建設美麗幸福河湖,全力守護美麗藍天,全力筑就凈土家園;
著力實施限塑減廢協同治理攻堅戰,以超常規舉措推進開展垃圾分類治理,高標準建設全域“無廢城市”,深入開展“白色污染”減量行動,守護好人民群眾身邊的健康環境;
著力提升城鄉風貌整體大美,以繡花功夫建設山地特色生態之城,提質建設“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精心塑造最美岸線,加快創建巴渝和美鄉村,傳承弘揚巴山渝水生態文化,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
著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強化生物安全管理;
著力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發展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推進重點領域降碳,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綠色低碳科創高地,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著力推進生態治理系統重塑,建立健全數字生態環保體系構架,布局建設數字生態環保重大應用,夯實生態環境數據底座,構建多跨協同、量化閉環、系統集成的美麗重慶數字化治理體系。
美麗重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強化黨建統領,保持戰略定力,唯實爭先、久久為功,統籌各領域各方面資源,匯聚形成強大合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全市規劃自然資源系統將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決扛起重大政治責任,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整體謀劃國土空間布局,全力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扈萬泰表示,接下來將以“三區三線”為底板,科學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空間布局,落實耕地保護、生態保護、城鎮開發邊界等管控要求,統籌引領城市建設發展,加快推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推進兩江四岸整體規劃實施,精心塑造最美岸線,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打好三峽庫區危巖治理攻堅戰,持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把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轉化為具體行動,把美麗重慶建設的‘路線圖變成‘施工圖。”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邦平表示,他們將按照“迭代升級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等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開展塑料固廢污染治理,整體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品質,持續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著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數智化,切實強化美麗重慶建設保障。
“加強江河保護治理,是夯實美麗重慶生態底色的關鍵增量、重要內容。”重慶市水利局副局長任麗娟說,下一步,市水利局將以美麗重慶建設為統攬,深入實施第5號市級總河長令,全域開展幸福河湖建設,整體躍升“五水共治”能級,到2027年建成100條、2035年建成1000條具有區域特點、流域特色、重慶辨識度的幸福河湖,以河流的“幸福指數”助力提升重慶的“美麗指數”,努力交出美麗重慶建設“江河新篇”的高分報表。
美麗重慶,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