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愉 丁毅

“我們將按照數字平安建設的工作要求,抓緊推動風險閉環管控‘一件事改革試點,力爭年內上線10個以上應用場景,以平安重慶建設高分報表保障現代化新重慶高質量發展。”
8月14日上午,重慶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設指導處處長曾飛在召開的處室工作例會上,對如何落實平安重慶建設重點工作做出具體安排。
在曾飛看來,身為政法人,首要任務就是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讓平安可知、可感。
抓實專項督查
8月14日一大早,曾飛收到了來自某區的督查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反饋表,從提交的材料來看,原本存在安全隱患的校園一鍵式報警系統已全面升級改造。
“整體來看,該區能夠針對反饋的問題及時制定落實整改方案和措施,切實履行整改責任,做到了及時、有效,但仍需要針對類似問題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健全完善相關長效機制。”曾飛對此評價道。
2023年6月25日至6月30日,17個督導組奔赴全市10個市級部門和41個行政單元開展了平安重慶建設半年專項督查,曾飛負責此次督查的組織實施工作。
經明察暗訪64個區縣級部門、120個鎮街、109個村(社區)、43個派出所、67所學校、35家藥品及醫療場所、23個大型商業綜合體、20個交通運輸場所,走訪223名群眾,督導組累計發現各類突出問題隱患307項,并制成問題清單,點對點反饋給各單位。目前,督導組已陸續收到各單位的整改落實反饋情況。
“下一步,我們將組建5個督導組,前往在專項督查工作中發現問題較多的5個區縣開展‘駐扎式督查。督導組將在受督區縣工作一周,協助所在區縣深入查找短板漏洞,加強和改進相關工作。”曾飛說,“哪里的問題突出,督查就跟進到哪里。只要我們奔著問題去、跟著問題查、盯著問題改,情況一定會有所改觀。”
創建“平安報表”
“把平安建設工作的總體目標細化量化,并健全完善綜合考評體系,是我們從2022年底開始就一直在做的事情。”曾飛說。
為落實市委“大抓平安、抓大平安”的要求,2023年初,曾飛赴浙江調研,結合重慶實際,牽頭制定了“平安報表”,后廣泛征求意見,不斷調整優化,經過20余次大幅修改,讓評價指標從最初的108項縮減到18項,變得更加科學、簡潔、高效。
“制作‘平安報表1.0版本時,為把全市41個行政單元的情況測算出來,我們組建了一個六七人的專班,花費了整整一周時間,經過數萬次運算,才得出結果。”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設指導處一級調研員彭大綱介紹道,“后來,曾處長牽頭優化考評指標,逐步引入數字化技術,現如今,測算全市各區縣的評價結果只需要組建一個兩人專班,花費1天至2天時間便能完成。”
“計算評價結果需要非常嚴謹,但凡有一個數據算錯,對最后的結果都會產生很大影響。”曾飛說,“為提高工作效率和計算準確性,我們正在嘗試智能化改造,相信不久后,就能完全實現全自動運算。”
在優化評價指標的同時,曾飛還就評價導向和評分標準,與各區縣部門耐心溝通解釋。
“為什么我們公安破案率高,但是‘平安報表的評價分卻不高?”面對這樣的疑問,曾飛解釋道:“衡量公安工作績效的標準是多破案、破大案,但衡量平安建設工作成效的標準卻是少發案,理想狀態是不發案,兩者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相較于遠郊區縣,經濟活躍、人員密集的中心城區客觀上發案率會更高,因此,中心城區的評價分會相對較低。這需要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在破案打擊同時,降低發案率。”
筑牢制度“堤壩”
不僅是“平安報表”,2023年以來,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設指導處致力于推動平安建設制度機制系統化重塑、全流程再造,由曾飛帶領處室成員牽頭制定出臺了《2023年全市平安建設目標體系》《安全穩定風險閉環管控機制實施方案》《風險閉環管控“一件事”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平安重慶建設典型案事件(事故)復盤工作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搭建了“‘1辦法2細則+3級評審+‘平安報表+安全感調查”的平安建設考評體系。
“這類文件、辦法的制定,可以說是從無到有。”彭大綱說,“別小看這十幾頁紙,都是經過深入調研、反復溝通、多輪修改才得以形成的。”
曾飛明白,考評工作只有更科學,沒有最科學,優化完善考評體系永遠在路上。“讓評價體系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客觀一直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曾飛說:“我所追求的,就是以實干實績為平安重慶建設貢獻力量,讓平安以群眾可知可感可觸的方式實現,做平安的守護者、平安建設的推動者。”
曾飛
重慶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設指導處處長
當好守護者,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