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藝運 蔣文儀
更年期女性是骨質疏松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是體內激素水平下降,骨質遭到破壞增加,進而引發骨質疏松。對于更年期骨質疏松的患者,主要強調生活方式的調整,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等,同時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 其中,中醫在治療更年期骨質疏松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更年期女性易患骨質疏松癥的原因
《醫精經義》曰:“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主也;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足者則骨強”。 骨之強勁與脆弱是腎中精氣盛衰的重要標志,腎中精氣充盈,則骨髓生化有源,骨才能得到骨髓的滋養,骨礦含量正常而骨強健有力。女性進入更年期后,腎氣衰,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而致骨髓空虛,骨礦含量下降,因而易發生骨質疏松。
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的類型
中醫理論多將骨質疏松癥歸結為虛痹的范疇,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肝腎虧虛型。這是臨床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患者常出現雙下肢的痿軟無力,以及舌紅少苔、脈沉細弱等。針對這類患者,多以滋補肝腎為主要治療原則。
(2)氣滯血瘀型。多表現為肢體或脊柱有明顯的固定壓痛點,還會伴有局部疼痛、腫脹、肢體關節活動不利。
(3)氣血虧虛型。患者有氣血虧虛導致的不榮則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多以補氣養血、補氣活血為主要治療原則。
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的主要表現
(1)疼痛。患者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的癥狀,通常在翻身、起坐及長時間行走后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痙孿,甚至活動受限。
(2)乏力。容易乏力,簡單勞動后勞累加重,負重能力明顯下降。
(3)骨折。在輕微外力和簡單運動時可能發生骨折,且愈合時間較常人更長,在臨床上稱為脆性骨折。好發于胸腰椎,其次為髖部、前臂遠端,其他部位有肋骨、跖骨、骨盆等。
(4)脊柱變形。更年期女性有嚴重骨質疏松時,可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表現為變矮、駝背等。
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癥的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骨質疏松其病位在骨,其本在腎。腎虛、肝腎虧虛,筋脈失于充養、骨骼失養會發為本病。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應以補腎、益精、填髓、扶正、固本為治療原則。
中藥內服
從中醫角度來說,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癥大部分證型與腎虛有關系,因此藥物中大多數有補腎作用,同時要根據患者的脈象、舌象、身體整體狀況選擇。口服中藥可采取相應的益精填髓、補益肝腎的手段,如采用杜仲、黃芪等中藥配合治療。當然,這需要辨證論治,不能草率應用某一種或兩種中藥治療。
(1)補腎壯骨法。根據“腎主骨”的中醫學理論,腎虛是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的發病關鍵,故治療宜補腎壯骨。補益肝腎、填精壯骨的藥物可促進成骨細胞增殖,增加成骨細胞活性,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同時補充鈣離子,促進維生素D及骨膠原生成,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引起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軟、腿腳抽筋、不能持重等癥狀,臨床上常用的方子是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中醫主要是從補腎的方法來入手
(2)理氣健脾活血法。脾虛是更年期女性發生骨質疏松的促進因素。脾虛則腎精虧虛,骨骼失養,骨骼脆弱無力,故治療宜理氣活血、健脾調肝。對于脾胃功能差,伴全身乏力的患者,可用健脾益氣的方法;對于脾胃障礙,伴腹瀉、腹痛的患者,可用健脾止瀉的方法。
凡以疏理氣機為主要作用、治療氣滯或氣逆證的藥物,稱為理氣藥,又名行氣藥。性味多辛苦溫而芳香,可通過暢達氣機、消除氣滯而達到止痛之效。本類藥性易耗氣傷陰,故氣陰不足者慎用。常用藥物主要有陳皮、枳實、木香、香附、沉香、川棟子、薤白等。
凡以消化食積為主要作用,主治飲食積滯的藥物,稱為消食健脾藥。消食健脾藥多味甘性平,主歸脾胃二經,具消食化積,以及健脾開胃、和中之效。常用藥物主要有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等。
(3)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骼營養物質的輸送,改善更年期女性因骨質疏松癥導致的疼痛。本類藥物多辛苦咸,主歸肝腎經,善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止血生肌斂瘡。常用藥物主要有土鱉蟲、馬錢子、自然銅、骨碎補等。
(4)補氣養血法。凡以補益藥為主,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等作用,治療各種虛證的方劑,統稱為補益劑,屬“八法”中的“補法”。在煎服時,應慢火久煎,使藥力盡出。根據虛損的病證不同,應用不同的補益方劑。尤其是更年期骨質疏松患者,通過補益藥劑可改善癥狀,且最好是應用氣血雙補劑,適于氣血兩虛證。代表方劑主要有八珍湯、炙甘草湯等。
中藥外用
(1)中藥熏蒸。可更好地滲透到皮骨,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以及調理氣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止痛效果。以散寒、化瘀、止痛的藥物為主。如將蒼術、薏苡仁、紅花、川烏、威靈仙、艾葉、木瓜、牛膝和茯苓按比例配合,再用紗布包好,加水熏蒸。此外,中藥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環,對手腳冰涼有改善作用。
(2)中藥貼敷。是將藥物制作成貼片,貼在患病局部,使藥物的成分緩慢滲透,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有些更年期女性得了骨質疏松癥會出現痙攣,采用藥物敷貼也可以加以緩解。常用貼膏有通絡祛痛膏,單味中藥有淫羊藿、骨碎補、杜仲、蛇床子、補骨脂、熟地、牛膝等,都可制成中藥貼片。
飲食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豆腐湯、牛奶和雞蛋等;戒煙戒酒,保證作息規律,不要熬夜,堅持運動。
藥膳療法
(1)豬皮湯、鯉魚湯。適用于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癥、營養不良、貧血等。
(2)烏豆豬骨湯。將烏豆洗凈、泡軟,與豬骨同置鍋中,加水煮沸后,改文火慢熬至爛熟,調味后飲用,有補腎、活血、祛風、利濕之功效。適用于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風濕痹痛等。
(3)桑葚牛骨湯。將桑葚子洗凈,加酒、糖少許蒸制。將牛骨置鍋中水煮,見牛骨發白時撈出,并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子,開鍋后去浮沫,調味后即可飲用,有滋陰補血、益腎強筋之功效。適用于更年期女性骨質疏松癥。
運動療法
(1)有氧運動。如慢跑、快步走,以及簡單的廣播體操等,盡可能在保證安全情況下進行,可增加機體新陳代謝,促進骨質形成,改善骨質量。
(2)柔韌、平衡性運動。如打太極拳、跳交誼舞等,可增加關節活動度,有助于維護身體平衡,防止肌肉損傷。
(3)在醫生的指導下做相應的功能鍛煉,如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