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銳
隨著物質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認識到體檢的重要性。但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部分人體檢過后,感覺當下沒有不適,忽視了后期的健康管理。即便有身體不適,也認為只是工作或生活壓力大所致,等出現更為明顯的癥狀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機會。那么,體檢后哪些人群該做健康管理?
體重超標的人群
肥胖已成為全球成年人最大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體重比正常超出10%以上者,患高血壓的概率高6倍,患心臟病的概率高1.5倍,患糖尿病的概率高5倍,患膽結石的概率高2.5倍,患關節炎的概率高6倍。
針對體重超標的人群,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健康管理:(1)盡快改變生活方式,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每周至少5 d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爬樓梯、騎自行車、登山等。(2)飲食清淡,多吃水果和蔬菜,減少高油、高脂食物的攝入,控制每日總能量的攝入,八分飽即可。(3)保持情緒愉悅,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散步、聽音樂等緩解壓力,同時還能提升減重效果和生活質量。(4)在減重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停滯期,機體能量的消耗降低,此時需調整運動模式和飲食習慣,促進體重繼續下降。
血脂偏高的人群
血脂高往往引發冠心病、腦卒中,尤其對中老年群體來說,還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視。一般來說,血脂水平中,正常人的總膽固醇應該低于5.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低于3.4 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高于1 mmol/L。一定要注意,如果總膽固醇水平為5.18 mmol/L,說明達臨界值。
針對血脂偏高的人群,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式進行健康管理:
(1)多運動鍛煉,有明顯的降血脂效果。且運動時血液循環會加快,能夠很好地改善血液黏稠度。
(2)清淡飲食。多吃水果和蔬菜,減少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類食物攝入。
(3)不要喝酒。酒精是造成血脂偏高重要的原因之一,甚至有可能會誘發酒精性脂肪肝。肝臟受損后,對脂肪的代謝降低,進一步升高血脂。
(4)保持充足的飲水。每天保證2000 mL,不要在口渴時才喝。
血糖偏高的人群
血糖偏高可能會誘發糖尿病,嚴重的還會損傷全身血管,引起眼底、外周神經、腎臟、甲狀腺、心腦血管等多處損傷。血糖偏高,大多是指血糖水平輕度升高,需要明確偏高的數值。一般空腹血糖高于6.1 mmol/L時,一定要加以重視。當空腹血糖高于5.6 mmol/L,餐后2 h血糖超過7.8 mmol/L時,屬于糖耐量異常,也要引起重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糖檢查前食用過大量甜食,也會出現血糖高的結果,所以第一次查出高血糖后不要過于擔心,為明確診斷,間隔一段時間再次檢查。針對血糖偏高的人群,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健康管理:
(1)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最好是有氧運動,時間控制在30 min,保持微微出汗即可,可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
(2)均衡飲食。不能暴飲暴食,多吃低熱量、低脂肪、低蛋白、高纖維的食物。
(3)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
(4)適當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對控制血糖非常有幫助。
血壓偏高的人群
高血壓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出現血壓測量偏高時,如果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物時,兩次以上測非同日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則為高血壓。在國外,已經將高壓120~139 mmHg歸為高血壓前期。血壓測量偏高時,可能與一過性血壓升高、原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等因素有關。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區間范圍內的人群,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患上高血壓。如果癥狀較輕,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來進行健康管理。
(1)每天保持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1周不少于5次。
(2)過度緊張或勞累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因此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以避免血壓的波動。
(3)健康飲食,以清淡為主,特別要限制鹽的攝入,每日控制在3~5 g,蔬菜和水果的比例要適當提高。
當然,如果血壓偏離正常范圍太多,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
尿酸高的人群
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物,一旦血尿酸升高,就很有可能發生痛風。一般而言,正常男性血尿酸值范圍為150~420 μmol/L,女性為95~350 μmol/L。血尿酸過高,尿酸鹽會四處游走,沉積并傷及相應器官,如結晶沉積于血管,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沉積于腎組織,可引發間質性腎炎;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引起痛風。針對血尿酸偏高的人群,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健康管理。
(1)每天運動1~2 h,但切記不能劇烈運動,要以慢走為主。
(2)控制飲食。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遠離嘌呤含量高的動物內臟、海鮮、蘑菇、豆類、啤酒、肉湯等。
(3)多喝白開水。一來有利于溶解體內的各種有害物質并排出體外;二來可以稀釋體內濃度較高的尿酸。
(4)不要接觸酒精。
(5)每天脂肪或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40~50 g。
血紅蛋白偏低的人群
在體檢報告中,通過觀察血紅蛋白指標可以判斷是否貧血。血紅蛋白偏低,可理解為輕度貧血。成年男性正常范圍120~160 g/L,成年女性是110~150 g/L,低于下限即為貧血。貧血不是一種病,是一種癥狀,關鍵是要查出貧血背后的疾病。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經全面檢查確定是缺鐵所致,可適當進行食補。針對血紅蛋白偏低的人群,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健康管理:
(1)如果在進行血常規檢查后,有輕度或重度貧血,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2)血紅蛋白正常值范圍內偏低,且沒有不適癥狀時,可以通過食補的方式調理體內的血紅蛋白數量,如多補充一些含鐵的豬肉、肝臟等食物。
(3)服用一些鈣、鐵、鋅補劑,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鈣,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保證神經系統肌肉和心臟功能的正常運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體檢處于健康臨界點的人需要進行健康管理規劃。尤其是以上六類人群,一旦體檢中發現結果異常,要引起重視,及時進行健康管理,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