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部委,設立一個內設機構,引起這么大的關注和反響,多年來沒有見過。9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消息一經披露,立即成為網絡熱點。網友們無論是充分肯定,還是不以為然,乃至冷嘲熱諷,都暗含著深情、飽含著期待。
如此關注和反響,如此深情和期待,著實是因為這個“局”太大了。
“局”之大,首先在于它是設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個多月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緊接著,國家發展改革委或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推出了一系列配套舉措,此次成立專門機構,無疑是貫徹落實的更有力舉措。將民營經濟發展局設在作為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顯然能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從而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優的環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局”之大,還在于批復它的機構單位。批復機構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機構編制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寶貴資源,也是稀缺和緊要資源。在當前背景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一個局(還不是一個司),足見其成立之必要、之緊迫。
“局”之大,也在于它的職能職責。關于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職能職責,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講得很清楚。比如,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組織擬定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等等。我特別關注的是這樣一句話: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民營經濟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落地見效。沒錯,黨中央、國務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該出臺的都已經出臺了,關鍵是落地見效。能否更好更快地落地見效,是檢驗民營經濟發展局工作的一個重要標尺。
設了一個很大的局,是為了換來一個更大的“局”。這個“局”,就是民營企業競相涌現發展、生機活力迸發的可喜局面。這是一個萬眾期待的新局,也是完全有信心實現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