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因原告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與被告存在借貸關系,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查明,2022年12月,席某向黃某微信轉賬5000元,被告黃某出具收條,載明“今收到席某5000元”。其后,席某要求黃某還款,遭到黃某拒絕,雙方由此涉訴。
庭審中,對于該筆款項,原告席某認為系出借給被告黃某的款項。但被告黃某辯稱,原告席某曾經向其借過錢,該筆款項是償還之前的部分借款,并提供證人證實了席某曾經向其借錢的事實。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告對其主張的事實提供的證據為微信轉賬憑證及收條,而被告也提交了相應的證據并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從現有證據來看,無法認定涉案款項究竟是原告向被告履行出借義務還是償還借款義務。原告席某應就雙方存在借貸關系承擔舉證責任,但其未能進一步舉示證據證實其訴求,亦未作出合理說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摘自《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