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可能覺得馬是一種“非典型寵物”,但是在古代,馬不單單只是坐騎,更是古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種動物。
秦始皇養馬,一養就是七匹,而且都是名貴品種。《古今注》中記載了秦始皇愛馬的名字,分別是追風、白兔、躡景、追電、飛翩、銅爵、晨鳧。大多是表示速度快的意思。據說秦始皇最愛的馬是追風,無他,只因追風跑得最快。
項羽也養馬,名騅。騅的本意,為毛色青白相雜的馬,看來用花色給坐騎命名,是自古就有的傳統。騅在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駿馬,當之無愧馬中頂流。而且,因主人而名垂青史,《史記》中也記載了騅的故事:項王駿馬名騅,常騎日行千里。及敗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以贈公。”
漢代依舊延續了養馬的風尚,《西京雜記》記錄了漢文帝的九匹寶馬之名——浮云、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騮(騮:古書上指黑鬣黑尾巴的紅馬)、祿螭驄(驄:毛色青白相間的馬)、龍子、嶙駒、絕塵,號九逸。不得不說,漢文帝不愧是天子,連給馬起名都是如此高貴脫俗、飄逸絕塵。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愛馬之人。隋唐之際,他騎著戰馬南征北戰,與馬結下很深的情感。李世民給馬起名的風格與秦始皇及漢文帝一脈相承,不過他更喜歡用馬外觀上的特征來起名。他的愛馬分別叫: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騧:黑嘴的黃馬)、白蹄烏。李世民非常喜愛自己的馬,于是他在為自己建昭陵時,便用青石雕刻了六匹屢立戰功的戰馬形象,這便是有名的“唐昭陵六駿石刻”。
(摘自《文史博覽》 豆夢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