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楊小仙
摘要:目的 探討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應用于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74例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比較兩組血糖、胰島指標、血糖控制率、各項臨床指標和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的FBG、2h PG、HOMA-I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INS、2hINS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5 d以及出院時的隨機血糖<11.1 mmol/L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胰島素用量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社會、軀體、心理、角色等GQOLI-74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應用于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中的效果顯著,可有效保障血糖控制效果,縮短血糖達標時間及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規范化護理模式;運動療法;血糖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以持續高血糖狀態為主要特點,已成為我國重點防治的慢性病之一[1],如何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成為臨床治療該病的關鍵。對常規口服降糖藥物血糖控制不佳者,臨床多采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具有模擬胰島素生理性分泌的作用,能平穩控制血糖,減少血糖波動,縮短血糖達標時間[2]。但帶泵期間需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給予患者規范化的護理干預[3~4]。本研究旨在探討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應用于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74例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7例。對照組男14例,女23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0.43±2.66)歲;觀察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53.27±2.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診斷標準;常規降糖藥物效果不佳,需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未發生嚴重糖尿病并發癥;精神及認知狀態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合并嚴重軀體疾病;精神或認知功能障礙。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
常規安裝胰島素及指導使用方法,對患者進行統一宣教,要求其自行運動鍛煉。
1.2.2 觀察組使用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
(1)分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科室無宣傳活動場地,宣傳資料少;家屬對于宣教意識淡薄,缺乏理論知識,參與積極性低;患者記憶力較差、依從性較低、文化層次不同等;醫護人員未嚴格執行宣教流程、督察力度不夠、缺乏專業資質等[6]。
(2)制訂規范化護理規劃:根據胰島素泵治療要求及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將護理流程優化及細節化,將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人,加強護士長及護理人員之間的監督作用,由專門的護理人員管理胰島素泵等儀器[7]。
(3)胰島素泵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清洗消毒制度,確保胰島素泵電量充足、補充足夠胰島素;每日檢查胰島素泵運行情況,確保管道通暢,避免發生滲漏、堵塞等情況;攜泵期3 d后每日監測血糖3~4次,每隔5~7 d更換軟管,穿刺部位距離原穿刺點超過3 cm,每周調整1次胰島素劑量,并可視情況減少血糖監測次數[8]。
(4)規范化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運動計劃,告知其運動鍛煉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視;患者在院內以有氧運動為主,包括慢跑、太極、健身操、競走等,出院后可進行戶外運動,如爬山、騎自行車等;運動時間以餐后1 h為宜,每次30~60 min,2次/d,運動期間需要醫護人員或家屬陪同,指導患者學會自主調節呼吸,若發生身體不適,應立即終止運動[9]。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血糖及胰島功能指標:抽取空腹、餐后2 h血液標本各3 mL,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FBG、2hPG、INS、2hINS,計算HOMA-IR。
(2)比較兩組不同時間點隨機血糖<11.1 mmol/L占比。
(3)比較兩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和胰島素用量。
(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GQOLI-74量表進行評估,分為4個維度,每項最高25分,總分最高1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糖及胰島指標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的FBG、2hPG、HOMA-I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INS、2hINS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5 d以及出院時隨機血糖<11.1 mmol/L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臨床各指標比較
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胰島素用量低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GQOLI-74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的社會、軀體、心理、角色等GQOLI-74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2型糖尿病治療的核心在于控制血糖,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是新型治療手段,改變了以往皮下注射胰島素的弊端,可人工智能控制胰島素輸注量,模擬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不僅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縮短血糖達標時間,減少胰島素用量,還能控制血糖波動,避免低血糖的發生,降低體重增加風險[10]。但胰島素泵強化治療離不開患者的自我管理,需要患者完全掌握胰島素泵的使用方法,這與護理干預的作用有密切關聯。
規范化護理模式是一種高效、科學、規范的護理模式,通過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制定規范化護理策略,針對性指導患者掌握胰島素泵使用方法,確保其帶泵期間能科學規范的自我管理,加強血糖監測,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避免不良反應,從而保障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同時,對患者進行運動療法,給予其針對性的健康指導,促使患者重視運動鍛煉。運動療法一方面可改善機體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另一方面可增加葡萄糖在外周組織中的利用率,預防相關并發癥。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適度有氧運動,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則。通過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能協同增效,有效提高了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血糖的控制效果,將隨機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本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血糖、胰島指標、血糖控制率、各項臨床指標和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規范化護理模式聯合運動療法應用于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中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必林.規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4):104-105.
[2] 李燕,杜艷芳.護理干預對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臨床應用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8,32(4):91-92.
[3] 趙林林.規范化護理用于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效果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5):2214-2215.
[4] 馮嬌嬌.飲食護理聯合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11):59-61.
[5]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1):4-67.
[6] 李紅秀.規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0,33(4):158-159.
[7] 張咸勇.有氧運動訓練聯合飲食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21,37(5):71-74.
[8] 蔣師.規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1):52-53.
[9] 吳春玲.延續性護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9,33(14):2518-2520.
[10] 井翠,趙雅,王靜.基于跨理論模型的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1):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