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卓怡 秦銘

2017年5月,趙林(前排右一)參加武陵女子民兵集訓。
2023年5月8日,湖南常德。
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講服務隊正在街頭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適齡青年解讀新修訂的《征兵工作條例》,發放國防教育書籍……
這一幕,辦公事路過的趙林,恰好看在眼里。
“當年組建這么一支服務隊,雖然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緣于內心情結。”因為擔任過該服務隊的第一任指導員,趙林很是感慨,“現在看到服務隊的活動開展得越來越好,心里特別高興。”
趙林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由退役軍人創辦的國防教育文化公司工作過4年,“后來嫁給軍人、當了軍嫂,隨軍安置工作后又兼任街道武裝干事,都和國防事業有關”。
2003年11月,趙林與常德軍分區干部熊海波結婚。2004年春,她南下常德,與丈夫團聚。
2007年5月,趙林被安置到武陵區丹陽街道黨政辦工作,同時兼任街道武裝干事。有一次,趙林看到一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獨自來街道辦理準生證,熱心的她立即主動上前幫忙。交談中,趙林發現對方也是軍嫂。因為自己是軍嫂,就更加理解軍嫂的不易。幫著辦完手續后,趙林又特意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對方,并告訴她:“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打電話。”
“她生完孩子沒多久,來辦理隨軍手續,我又幫著跑腿,把所需要的材料都準備好后送給她。”趙林說,“想著她一個人抱著孩子跑來跑去辦手續,挺心疼的。”
“嫂子幫軍屬和退役軍人答疑解惑、辦事跑腿,耐心又細心。”趙林的熱心腸,讓同在街道辦工作的退役女兵唐鴻毅格外關注,“我就想著,一定得和這么熱心的人聯手干點事。”
一名軍嫂、一名退役女兵,從此攜手走上了志愿服務之路。趙林拉來幾位熟識的軍嫂,唐鴻毅招呼來幾名退役女兵,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起幫助軍烈屬和困難群眾,組織看望抗戰老兵和失獨家庭,在街頭、社區、校園宣講黨的政策方針,化解鄰里矛盾糾紛……
漸漸地,這支自發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受到了軍地領導的重視。2017年3月,常德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講服務隊正式成立,唐鴻毅任隊長,趙林任指導員。
如今,這支服務隊已發展到30人,隊員涵蓋退役女兵、烈士子女、優秀軍嫂和社區工作者等。在常德沅水抗洪演習第一線,有她們進行戰場鼓動、后勤保障的身影;在地震演練現場,有她們保護孩子、攙扶老人前行的身姿;在全市各個紅色地標,有她們做紅色微宣講的場景……
抗戰老兵周鳳岐的家,是隊員們常去的地方。春節前夕,隊員們會到周老家中幫著打掃衛生,貼春聯、剪窗花……周老過生日的時候,隊員們還會帶著自家孩子來給他祝壽。每當他們離開時,老人總是戀戀不舍,步履蹣跚著一送再送,嘴里一個勁地重復道:“有空常來,常來啊!”
已是耄耋之年,周鳳岐的記憶力大不如前,除了能記住自己的家人,對大多數人轉身即忘,卻能記得“趙林”“唐鴻毅”這些服務隊隊員的面孔。
2018年5月,趙林的婆婆要做心臟支架手術,公公的肺部出現了問題,女兒要參加會考,剛滿1歲的兒子日夜離不開媽媽……熊海波因為工作忙碌無法分擔,趙林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常常是出了家門就奔醫院,出了醫院又趕往單位,“家里的事要管,本職工作要干,志愿服務要按計劃進行,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2019年9月,服務隊在一所小學開展互動式國防教育。活動間隙,武陵區人武部政委劉貴平問起趙林對軍人的印象。她說,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軍人,是1998年家鄉岳陽遭遇特大洪災時,看到官兵在戰勝洪水后累得直接睡在大堤上,心里滿是震撼和崇敬……
“這就是種在你心底里的國防種子,它至今還影響著你。”劉貴平贊許道,“今天,你們在孩子們心里埋下的種子,將來也會發芽的。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之后,眼前的這些孩子中也會有人參軍入伍……”
據了解,武陵女子民兵志愿宣講服務隊自成立以來,已開展服務600多場次、累計服務時長達6300多個小時,服務對象近40萬人次,先后被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和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趙林多次被常德武陵區人武部表彰為征兵工作先進個人、軍事工作先進個人、國防教育先進個人,數十次被區委、區政府評為辦公室系統先進個人,獲評常德市“三八紅旗手”、武陵區“最美軍嫂”。服務隊中,唐鴻毅獲評湖南省“三八紅旗手”“優秀志愿服務者”,?另外3人獲評常德市“優秀民兵”、2人獲評武陵區“優秀軍嫂”。
2021年3月,因工作需要,趙林把服務隊的接力棒交到了更年輕的隊員手里。“雖然已經離開了服務隊,但我會一直關注它、支持它,也愿意為它的建設發展盡自己的應有之力。”趙林說。

2018年8月1日,趙林與周鳳岐共慶建軍節。
(作者單位:解放軍駐北京市老干部服務管理局某干休所)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