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林


【摘要】? 目的? ? 探究對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使用益生菌制劑的效果。方法? ? 隨機將2018年3月—2020年8月瑞金市中醫院60例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常規治療)、觀察組(30例,常規治療+益生菌制劑治療)。對比2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率、胃腸道癥狀(腹脹、腹痛、腹瀉、便秘、反流)發生率、營養指標[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總蛋白(TP)、血紅蛋白(Hb)]、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WBC)、淋巴細胞計數(TLC)]水平。結果? ? 觀察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胃腸道癥狀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P<0.05);2組治療后前白蛋白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而治療前、治療后2組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2組治療后IL-6、CRP、WBC、TLC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 ? 對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使用益生菌制劑更有助于改善營養指標及胃腸道功能,預防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
【關鍵詞】? 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益生菌制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胃腸道癥狀
中圖分類號:R459.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4-002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4.009
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病情較嚴重,由于機械通氣、自身及外界因素等影響,常處于高代謝狀態,對蛋白質及能量的需求量較大[1]。但多數危重癥患者無法經口攝食,或無法自主進食獲得足夠的營養,治療期間易出現營養不良等問題,故為保證營養需求,常給予其營養支持干預。腸內營養是危重癥患者常用的營養支持措施,通過食物與腸黏膜直接接觸,提供營養物質,利于提高腸道的免疫防御能力,保護腸黏膜完整性,比腸外營養更符合生理需求[2]。同時,有研究顯示[3-4],ICU患者常需使用抗菌藥物,易擾亂腸道菌群,導致胃腸道微生態紊亂,若不及時干預患者可出現胃腸道癥狀或其他并發癥,故有必要加用其他療法。本次研究旨在觀察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使用益生菌制劑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隨機將瑞金市中醫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60例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觀察組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2.69±5.69)歲,男20例、女10例;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APACHEⅡ)評分17~30分,平均(22.24±2.36)分;體重46~92 kg,平均(65.29±6.76)kg;疾病構成:12例呼吸系統疾病,3例消化系統疾病,12例神經系統疾病,3例其他。對照組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52.72±5.62)歲,男20例、女10例;APACHEⅡ評分17~31分,平均(22.19±2.40)分;體重43~90 kg,平均(66.29±6.88)kg;疾病構成:10例呼吸系統疾病,2例消化系統疾病,15例神經系統疾病,3例其他。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可對比。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1)接受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者;(2)APACHEⅡ評分≥15分;(3)簽署知情協議;(4)預計生存期超過14 d。排除標準:(1)存在腸內營養禁忌證者;(2)胃腸功能衰竭;(3)合并內分泌代謝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4)精神障礙。
1.2? ? 方法? ? 對照組行常規治療,給予患者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基礎治療,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即結合患者基礎能量消耗計算每天熱量供應值,經鼻飼泵入腸內營養液(含碳水化合物55%、脂肪30%、蛋白質15%),第1天營養支持的速度為30 mL/h,共給予500 mL,結合患者腸道適應性逐天增加250~500 mL,直到達到全量。
觀察組患者行常規治療+益生菌制劑治療,常規治療同對照組,在每天腸內營養前半小時經鼻飼給予250 mL益生菌制劑(含有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低聚木糖醇等),每天2次,連續使用14 d。
注意事項:對于無體位特殊要求的患者,給予營養前抬高床頭30°~45°,避免誤吸;喂食前后,用溫水沖洗管道,避免堵塞;鼻飼液溫度保持在37 ℃左右。
1.3? ? 評估指標? ? (1)統計2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率、胃腸道癥狀發生率,胃腸道癥狀包括腹脹、腹痛、腹瀉、便秘、反流等。(2)比較2組治療前后營養指標,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總蛋白(TP)、血紅蛋白(Hb)。(3)比較2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WBC)、淋巴細胞計數(TLC)。
1.4? ? 統計學方法? ?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胃腸道癥狀發生率對比? ? 觀察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胃腸道癥狀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 2組營養指標對比? ? 2組治療后前白蛋白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更高(P<0.05);治療前、治療后2組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 ? 2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 2組治療前炎性因子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2組治療后IL-6、CRP、WBC、TLC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3。
3? ? 討論
營養支持為治療危重癥患者的常用措施,對保證營養供給及改善預后具有較好的作用[5-6]。其中腸內營養屬于常用營養支持方法,但較多研究顯示[7-8],危重癥患者在接受腸內營養期間較易出現胃腸道不適,表現為腹瀉、嘔吐、便秘、反流等,不僅增加了患者身心不適,還可能影響營養供給效果。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由于危重癥患者身體常處于高度應激狀態,分解代謝率明顯高于合成代謝率,從而導致機體出現負氮平衡、低蛋白血癥,進而致消化酶活性降低、腸道黏膜屏障受損等。加之大部分患者常需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等醫源性因素,可使機體抑菌殺菌能力下降,腸道細菌、毒素移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腸道菌群紊亂概率,最終導致腸道吸收障礙,引發其他感染性疾病,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9]。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其胃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抑制,會加劇機體營養代謝障礙,形成惡性循環。
益生菌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具有維持腸內菌群平衡、保護腸黏膜、促進和改善腸蠕動等作用[10]。益生菌制劑中的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能夠維持胃腸道菌群平衡,還可抑制有害菌異常發酵,進而阻止有害菌產生毒素,起到保護胃腸道黏膜的作用;且有研究證實[11],益生菌有助于誘導機體產生保護性細胞因子,如轉化生長因子β、白細胞介素-10等,從而有助于抑制炎性因子釋放,達到增強免疫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胃腸道癥狀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加用益生菌制劑有助于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改善胃腸道功能,從而減少腹瀉、便秘等癥狀發生。觀察組治療后前白蛋白水平較對照組更高(P<0.05),但2組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加用益生菌制劑后,患者的前白蛋白水平升高更明顯,但對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無顯著影響。出現上述現象很可能是由于前白蛋白的半衰期較短,而白蛋白、總蛋白、血紅蛋白的半衰期較長,因此,短時間內不易反映患者營養狀況。觀察組治療后IL-6、CRP、WBC、TLC水平均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加用益生菌制劑有助于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主要是由于益生菌制劑可在一定程度上協助樹突狀細胞生成殺死致病微生物的物質,并能刺激機體免疫機能,增加免疫力,從而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12]。
綜上所述,對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癥患者使用益生菌制劑治療更有助于改善營養指標及胃腸道功能,預防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
參考文獻
[1]? ? 馬陽紅.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聯合腸內營養對重癥腦出血患者胃腸功能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9):1474-1476.
[2]? ?KITA R,MIYATA H,SUGIMURA K,et al.Clinical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dur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the preserv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mas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Clinical Nutrition,2021,40(6):4380-4385.
[3]? ? 劉娟,張建立.氨基酸聯合益生菌治療重癥肺炎合并胃腸功能障礙患兒的效果及預后[J].中國實用醫刊,2018,45(2):118-121.
[4]? ? 沈東鋒,王黎恩,張玲瑋,等.高脂低糖結合益生菌添加腸內營養支持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胃腸黏膜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6):2717-2720.
[5]? ? 李倩,劉菁,韓丁,等.高活菌數益生菌發酵乳聯合腸內營養在顱腦損傷術后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2018,13(2):224-226.
[6]? ? 李學新,武建鳳,陳艷紅,等.腸內營養聯合益生菌對老年顱腦外傷患者營養狀況和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4):3465-3467.
[7]? ? 張赤,王焱林,杜朝暉,等.ICU顱腦損傷患者應用不同腸內營養及益生菌制劑的臨床效果[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8(2):283-288.
[8]? ? 田旭,劉曉玲,吳靜,等.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腸內營養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結局影響的Meta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8,43(2):210-217.
[9]? ? CHENG X,RU W,DU K,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neurolog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Scientific Reports,2019,9(1):16507.
[10]? ? 李媛媛,顏睿瑛,李冬純,等.含益生菌腸內營養干預對危重腦出血術后患者腸道菌群和炎癥狀態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9,25(3):572-577.
[11]? ? 張海洋,宋展,王鑫,等.益生菌、合生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20,37(3):473-476.
[12]? ? 丁丞章,蔣建華,張寶,等.益生菌制劑對行腸內營養支持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和營養狀況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9,26(4):455-458.
(收稿日期: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