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升,我國高校行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勝任力成為進行人事任免和績效評估的重要手段。實際上勝任力指的是,相關人員就任本崗位的過程之中,所體現出的高于市場水平的業務能力。就目前我高校發展狀況而言,高校的發展離不開校內行政管理層面的改革和創新,所以對高校行政管理相關的人員進行職業化的管理,進一步強調相關人員的勝任力,以及進一步提升我國高校的工作效率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行政意識之上。實際上,行政意識就是指,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之中,將自身的工作內容與行政工作的內容相結合,這同樣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開展中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最基本要求[1]。因此,開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之中,相關人員應當愿意做好相關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之中梳理學校的權威意識,進一步推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崗位意識之上。實際上就是指,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所在崗位職責的理解程度,以及對堅持在崗的自覺意識;并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之中,堅守崗位職責,認真完成工作任務。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但凡是在工作的過程之中涉及到崗位職責的事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要及時向上級匯報,耐心說明理由,并說明完成任務的實際期限。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遇上超出自己工作范圍內的事情,也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協商解決問題,進一步促進學校相關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2]。
第三,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角色意識上。角色意識實際上就是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并在這個基礎之上,根據實際的工作內容,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高效性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并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之中體現出自己的創造能力。堅持不越權,不越級,不亂管的三不原則,進一步維持高校行政管理體系的流暢運行,減少實際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誤會,始終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將自己的崗位在整體的高校行政管理體系之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推動高校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行[3]。
第四,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大局意識上。在這個過程之中大局意識實際上指的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之中,解決實際問題和矛盾要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為核心開展一切工作。大局意識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之中,一切都要以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為出發點,圍繞著提升本校教育質量展開行政管理工作。
第五,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責任意識上。實際上責任意識指的是,在開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之中,相關工作人員將自己負責人的生活態度融入工作過程之中,是實現角色意識和崗位意識的前提。要求本校行政管理人員在面對工作過程中出現偏差和失誤時,勇敢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不推脫責任的覺悟和精神,并及時補救。
第六,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質量意識上。質量意識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之中有關工作人員對工作性質量的要求,實質上指的就是,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要求。想要在實際的行政管理工作之中確切落實這一點,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勝任力[4]。
第七,在職員制背景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可以體現在創新意識上。創新意識實際上指的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之中,不斷在已經有了的工作經驗上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不斷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促進高校行政管理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想要確切地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之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作為高校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管理力量組成,其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體現著高校治學態度是否嚴謹,在很大方面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高校教育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高校不斷提升招生數量,高校管理層面的人員數量和質量要求也隨之增加,在選拔完成之后,如何進行有效的人才管理,針對性的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是一個人十分重要的方面[5]。
想要進一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最關鍵的是將政府出臺的有關政策確切落實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之中,曾明確要求,要在實踐的過程之中不斷建立健全高校行政管理機制,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之中要全面實行職員制,最終要實現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全面崗位制。
在高校行政管理的過程之中實行崗位制,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指的是聘用合同制,實際上指的是在聘用員工的過程之中使用社會上的企業合同制,面向社會選取更加合適優秀的人才,打破在過去專注于某一個范圍內聘請人才的限制性,進一步引進更加優秀人才,淘汰在工作之中不作為的人員,改變過去人浮于事的狀況,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效率,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基于這種情況,高校進一步使用企業的合同制,引進先進的人才引進政策[6]。
打破傳統模式的限制性,合理安排人員晉升和辭退,制定科學合理的高校行政管理體系,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將合適的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發揮出高校行政管理的最大效能,不斷激勵相關工作人員努力工作。
在這個過程之中,可以實行分級考核制度,依據不同崗位對人才的不同要求,實行不同的管理制度,考核管理辦法和薪資待遇也有所不同,廢除行政上的官員制度,實行上下級制度。
除此之外,對于級別較高的高位實行輪崗制,避免出現山頭主義,在人員的晉升管理制度方面,要充分考察到相關人員在其專業領域之中的工作經歷,使用科學合理的考察方法,進行管理。在這個過程之中,可以參考社會上的企業管理制度進行管理。比如,在進行日常工作的考核過程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工作打卡,數字化工作交接等[7]。
在高校實際的行政管理過程之中,應當結合自身發展的特性和教育方向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行政管理考核體系,進一步優化晉升機制。引導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良性競爭。對考核標準進行量化,實行分層考核評價,不斷創新競爭機制,進一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對于個人來說,及時轉變發展理念,進一步認識自己在工作能力和職業價值觀方面的不足是十分困難且重要的,往往需要員工具有較大的勇氣,不斷在實踐的過程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從轉變個人思想的角度入手,進一步提升職業價值觀,從而促進個人勝任能力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之中的體現。
著名學者Herzberg 曾經就職業觀念下,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之中對人力的提升作用“雙因素理論”,該理論解釋了個人行為在工作之中作用的體現,他通過對相當一部分的實踐案例進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之中,存在維持因素和激勵因素兩個方面的原因影響著相關工作人員的執行力。尤其是激勵因素方面,科學合理的激勵可以有效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相關人員的勝任力。也正是通過該理論的相關研究,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人在高校行政管理之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重任,在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時,應當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將“人”的作用充分落實在行政管理過程之中,關注教職工和學生的心理健康發育狀態,進一步促進有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無論是進行什么樣的工作,職業道德在工作的過程之中,都體現出相當一部分的主觀能動性,使工作者在工作的過程之中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基于這種情況,在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之中,一直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為一切工作的開展核心,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進一步培養員工愛崗敬業精神,提升社會責任感,引導每一位員工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宣傳優秀員工愛崗敬業的工作事跡,積極引導和鼓勵工作人員向其學習,不斷提升員工的精神品質。
除此之外,在進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之中,還要注重對相對工作者的人文關懷,將習近平主席強調的“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在工作的過程之中,同事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在面對難題的時候,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同心協力應對困難,提升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集體歸屬感,始終將責任放在第一位[8]。
除了在工作過程中提高員工的職業價值觀之外,培養員工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也是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之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中的成功指的是激發需求和動機,進一步促使員工付諸行動最終實現工作目標的過程;失敗指的是,員工執行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沒有戰勝困難,導致任務失敗,進而產生一定負面情緒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同樣包含了因管理體系問題導致員工積極性遭受打擊的情況。成功和失敗看似是對立關系,但是在實際的高校行政管理體系之中,成功和失敗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員工在遭受挫折之后要及時調整心理狀態,以更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接下來的工作任務;在員工無法通過自身的調節走出消極情緒時,就需要高校行政管理體系通過相對應的管理方案幫助員工進行調節。
因此在進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之中,要制定合理的激勵和懲罰機制,幫助員工及時調整心態,更投入地進入工作狀態,進而提升員工在高校行政管理的過程中的勝任力。
綜上我們能夠得知,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工作,高校的招生人數逐年上升,這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想要進一步更好的在高校內開展行政管理工作,促進學校和學生以及相關教職工更好的發展,就要將高校行政管理進行職業化轉變。使用社會上企業的招聘合同制,對高校行政管理相關人員進行人才引進,進一步改進高校行政管理體系的運行機制,制定完善的晉升和淘汰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工作的過程中及時注意員工的心態變化,提供人文化的關懷,提升員工對本校行政管理部門的歸屬感,進一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勝任力。